她问道,“母亲,您是不是好些日子没回承恩侯府了?”
长宁侯夫人摇头,“倒也不是,前些日子,我娘家一位伯祖母病了,我跟你大嫂去了一次。怎么,突然问起了这个?”
唐氏忙说,“也没什么,我只是听大嫂说,您原本想要从陈家替少谚物色一个孙媳妇,是有这回事吗?”
长宁侯夫人点头,“少谚不是长子,娶回来的妻子将来不需要当侯府的家,只要姑娘品性好,为人良善,少谚又看得中意,就成了。”
她顿了顿,“所以,你父亲的意思是,不要从皇城中那些门第显赫又招摇的人家寻。这么看来,也只有陈家的姑娘合适一些。”
承恩侯府虽然因为陈皇后而承宠至今,有陛下的维护,但他们十分低调,除了二老爷还在朝中当差,其他几位老爷闲赋家中,少爷们走的也是读书科举的路子。
换言之,陈家门第是高,但手中却无甚权势。
唐氏连忙问道,“那可有看中的姑娘?”
长宁侯夫人取笑女儿,“怎么?替你家姑娘可惜了?”
当初女儿有意要将穆嫣嫁给少谚,她是没有意见的。
穆嫣这丫头懂医术,心底也良善,长得天香国色不说,还十分机智聪慧。
虽然出身安国公府,可她父亲没了,只有一个幼弟,自己还是外室所出的女儿,恰好符合了长宁侯府对唐少谚婚事的要求。
所以,她是乐见其成的。
没成想,女儿提出来的想法,后来又是女儿回来说不作数了。
好在没有明面上提起,不过算是一段小插曲,算不得什么。如今女儿忽然关心起少谚的亲事,她少不得要好好取笑一番的!
唐氏低声叹道,“我倒也不是觉得可惜,少谚和我家嫣儿彼此都没有那个意思,如今瞧来,他们做一对好兄妹倒反而自在也没什么不好。”
她嗔笑着冲着长宁侯夫人撒了回娇,“哎呀,母亲,我就不能纯粹是关心一下我侄儿?”
长宁侯夫人笑着说,“好啦好啦,不和你开玩笑。”
她正色说道,“你姨母那么出色的人儿,只可惜,她的侄儿们就没有给她调教出一个像样的姑娘来。这些丫头明明出身名门,可不知道为什么,身上却是一股子小家子气,唉!”
长宁侯夫人和故去的陈皇后是堂姐妹,如今繁衍开去,已经不是同一支了。
陈皇后家是承恩侯府的嫡脉,如今的承恩侯便是陈皇后的亲弟弟。她驾鹤西游前,曾嘱咐弟弟为人低调,莫要依仗着是皇亲国戚耀武扬威。
这原本是对的。
俗话说,人走茶凉。俗话又说,棒打出头鸟。低调一些总没有错。
可惜,承恩侯矫枉过正,居然将府里的孩子们一个个调教地畏畏缩缩,怕前怕后,毫无名门的气势。陈家这些女儿,更是扭扭捏捏,还比不得皇城一般官宦家的女儿。
唐氏突然问道,“难道就没有一个像姨母的吗?性子就不求了,容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