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积雪存水防旱灾,进山打猎收获多(2 / 2)

几个人拿出饼子用树枝穿了放在火上烤,山娃子的饼子是黑面的,村正和小羊儿的是苞谷面的,李大郎的饼子是黑面加苞谷面的,几人烤了一会儿才发现,大郎的饼子特别香。

“大郎,你这饼子里加了啥,闻着比叔这苞谷面的还香。”

“叔,这是小五包的菜肉饼子,俺也不知加了啥,小五带的多,给大家伙都带着份儿的,俺这烤好了就给叔偿偿。”

“那感情好,你们几个真有福气,丫头做饭好吃着呢,叔看着你们这些日子都长肉了。”

“嗯,俺长了不少呢,也比以前能吃。”

饼子烤好,先给了村正,再分给小羊儿和山娃子。

“香”小羊儿咬了一口,那松脆的面香和着肉香,吃了一口还想着下一口,别说一个饼子,就是十个八个的他也能吞得下。

“大郎你家啥时候还干活,记得叫上俺。只要管饭就成。”

“你是想让小五管你饭吧,想的美。俺还怕累着俺妹子呢。”几人笑闹了几句,把大郎背的饼子吃了个精光,明儿个晌午只能吃些干饼子,下午就能下山回家了。

“大郎你这鞋穿着暖和不?”山娃子看着李大郎的鞋很是羡慕,她娘也做了,可除了给他爹的,其它的都是要卖的,到现在他还没穿过呢。

“暖和!村正叔觉得呢。”村正脚上也穿着这样的棉鞋。

“咋不暖和,也就是你家小五才能想到这些个鬼主意。”村正今天也是第一次穿这个鞋,还是因为他和儿子要进山,昨天夜里媳妇连夜赶出来两双。

“俺娘昨儿个夜里给俺爹赶出来一双,俺的还没做呢。”几人又聊了一会儿就轮着歇下了。小羊儿从来不是多话的,大郎和山娃子也早就习惯了。

第二天是个晴天,又打了两只狐狸,一头野猪,有了这个大家伙,他们也不想在山上久呆了,将野猪双脚拿麻绳捆了,砍了根棍子抬着野猪往回走,下山前去看了套子和陷阱,都没有收获,反正有了这野猪,几人也算有了不小的收获。

快出山时,还打了两只野鸡。等大郎回到家时,看着院子里堆着的猎物二只兔子、三只山鸡、两只狐狸、一头野猪。连司徒嫣都不得不赞了一句,这古人打猎的功夫可比现代人强太多了,现代人要是没有猎枪,怕是连动物毛都沾不着。

野猪、狐狸要等到明儿个一早拉到县里去卖,野猪肉太硬,不如家猪肉嫩,所以她也没想着留,村正说卖了钱再按人头分,她也觉得好。至于狐狸她本来想将皮毛留下可又不会硝皮子也就没要。只山鸡村正做主一家一只的分了。司徒嫣看着三只野鸡尾巴上的毛特别漂亮,就跟村正商量想留下这些鸡毛。

“这有啥难的,这鸡就在你家里杀,鸡毛啊,内脏啊都留给你,这些东西拿回去你婶子也不会做,等你做好了,分给叔一碗就成。”

“好咧!”司徒嫣得了些鸡毛,高兴的一蹦三跳的进了灶房去烧水。

“这鬼丫头又不知琢磨什么鬼点子了,人家不要的东西,她都能给变出花样来。”村正笑骂了几句,和大郎几个先进了屋,这杀鸡退毛得烧水,这会儿他们身上凉,就先进屋去暖着了。

司徒嫣也没急,先烧了些姜水给几人送进了堂屋,这才开始烧水。二郎几个缠着大郎让他讲进山打猎的事。

等水烧好,司徒嫣的饭也做得了,混汤手擀面,用的是白麦面,揉面时她特别加了盐,咬着特别筋道,还在每个碗里都涡了个鸡蛋,这鸡蛋是她从戒指里拿出来的,反正李大郎几个对家里有啥吃的也不清楚,只觉得这家里的粮像吃不完一样,总不见少,有时问起,司徒嫣就说是让人帮着捎带的,也就糊弄过去了。

几人呼噜吧唧的吃的那叫一个响,反而是司徒嫣,只吃了几口就吃不下了。这顿饭吃的比平日里早些,她还不太饿,看着几人一会儿就见了底,忙去又给他们填了一碗。

“好吃。”司徒嫣将碗递给小羊儿,小羊儿不好意思的接过,半天也只憋出两个字。

“好吃就多吃点儿,锅里还有呢。”

“丫头,这白面金贵的很,这不年不节的太浪费了。”

“旺福叔,您带着俺大哥进山,那么辛苦,俺这也是孝敬您的,这东西虽贵,哪比得起您费心费力的照顾。这面还是上梁时买着用来蒸馍剩下的,不是特意去买的。”

“也不知你这小脑袋瓜子里都装的啥,平日里节省的连一文钱都不花,可一提到吃的,咋不见你这么省了。”

“人活一辈子,不就是为了这张嘴吗?人可以不做新衣,可以不睡新屋,但人总不能不吃饭吧,所以俺们家穿的再破,住的再差,可吃绝不马虎。”

“得,俺说不过你。”几人吃饱了,大郎留下休息,二郎帮着把野猪抬到村正家,三郎帮着背着狐狸和做好的鸡杂。

司徒嫣把自家的野鸡肉剔了下来,用鸡架子熬了汤加了些鸡肉丝给亮子家送去些,这才回屋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