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李三郎首战建功,京城内亲人担忧(2 / 2)

“劳子恒兄记挂!并未受伤!只是此事还需子恒兄相帮瞒着小妹,不然只怕她会生气!”李三郎心存感激,他与端木玄相处多少都有些尴尬,可端木玄虽常吃醋,却是真心待他。他本也没想会出什么风头,只是战局瞬息万变,由不得他多想,等回到军帐之中,这才想起如此事传到司徒嫣耳中,只怕下一刻小妹就会杀到军中。

“此事只怕瞒不住,我刚接到要塞来报,刚才一仗,嫣儿易装带着赤雨在要塞上已然看到,只怕这会儿消息已经传至城内!”端木玄所料不错。司徒嫣对那个冲锋陷阵之人感兴趣,战毕自然会让赤雨去打听。

赤雨打听到那人是李三郎,也是一阵的后怕,可犹豫再三,仍把实情告诉了司徒嫣,“赤雨,你说那个骑马冲进敌阵的是我三哥,此话可当真?他可有受伤?不行,我得去军中看看!”

“小姐,属下不敢有所隐瞒夸大!”赤雨明白司徒嫣会担心吃惊,可却没想到她竟然要马上赶至军中查看。

“小姐,您别担心,据属下所知,李三少爷并未受伤!”赤雨虽然打听清楚了,可司徒嫣未亲眼所见,心中乃担心不已。两人正易装出府,就见李三郎骑着马往县衙而来。

“三哥!”司徒嫣忙从马上下来,走近一把拉过李三郎上下打量。

“小五,俺没事,好着呢!你看连衣裳都没破!”看出小妹着急,让她担心李三郎心有愧疚。

“三哥急着利功,我心中明白,我只要三哥答应我,无论发生何事,都要以自身安危为重!”司徒嫣知道,这是李三郎的选择,她无权干涉。唯一能做的就是为亲人祈祷。

“好,俺一定小心,子恒兄知小五担心,这才让俺来城内一趟,如今战事已起,军中庶务繁多,实在不易久留!”李三郎看过司徒嫣,心中记挂军事不能久留。

“赤雨,去灶房将我做的点心都装上给三哥带回去!”草药包早在战起之时,就已经交给了端木玄和李三郎,这会儿只是做了些药膳点心给他们去去火气补补元气。

“小五,你前几日送来的俺还没吃完呢!”李三郎不愿小妹为自己操劳。

“吃不完就分给别人,多结交些朋友,上了战场,也就多一分保障!”司徒嫣哪里管这些,将点心系在李三郎的马背上,这才挥着手看着他离开。

“小姐,您是不是也在担心少主?”赤雨觉得少主没有一起回城,多少有些遗憾。

“刚才三哥说玄哥去安抚伤兵,我知他安好就好!”此刻的司徒嫣才明白自己为何而担心,因为她心中早已住进了一个人,以前不知是因为事未临头。

“小姐,您不会还打算去军中吧?”赤雨有些不祥的预感。

“嗯,只是此事只怕兄长不会答应,玄哥也不会同意!再议吧!”司徒嫣不是不想上战场,别说是司徒谨和端木玄,只怕连李三郎也不会同意的。

北平县这边第一战小胜,文安县东方将军亲率十万大军迎敌,初战也只是试探。

边城战事一起,八百里加急军情一封封从边城送至京中。公孙府内院之中,公孙语临盆在即,可仍站在窗前遥望着远方,牵挂着自己的相公、亲人。

“大少奶奶,您脚肿的利害,站久了对身子不好!”身边的四大丫鬟白天黑夜的守着公孙语,就怕大少奶奶出了什么事,司徒大小姐会拿她们四人问罪。毕竟比起一向不管府内庶务的司徒谨,四人对司徒嫣可是畏惧万分。

“无妨的,嫣儿前些日子来信有说,生产前一定要多走动,不然容易难产!”公孙语一想到小姑司徒嫣每十天的一封家书,就一脸的幸福。有这样的小姑事事为着她这个大嫂着想,比起那些成日里看着婆婆脸色过日子的女人来说,她可算得上是京城之中最幸福的了。

“小姐,夫人过来看您,只怕这会儿已进院门了!”公孙语听闻母亲过来,忙关了窗走回床上。

公孙府内平静中透着紧张。而国公府更是内外院戒备森严。“主公,夫人请您回内院,有事相询!”墨冰站在书房门口回话。

“去告诉夫人,玄儿没事首战告捷,让她无需担心。我这里还有事就不进内院了!”凉仁公还有事要与幕僚相商,此时不便进内院。

“是!”墨冰领命退下。而国公府内院,国公夫人跪在佛像前,为着远在边城的儿子祈祷。

“乳娘这又打仗了,嗨!我只得玄儿一子,可皇上却偏要派他当这个将军,突厥人哪个不是吃着人肉长大的,也不知玄儿这一仗能否得胜而归?”

“夫人,世子爷吉人天相,又有您日夜为其烧香念佛的,断不会出什么事,他日得胜而归,您就等着一品诰命服加身吧!”

“一品诰命我倒不指望,只盼着玄儿能平安就好!我可是听说司徒府那丫头也跟着其兄长去了边城,她可千万别成了玄儿的拖累!”

“夫人放心,有老爷的铁血卫看着,就算那丫头想,这些个铁血卫也不会答应的!”

“乳娘,你说老爷是哪根筋不对,怎的偏给玄儿选了这么一个丫头为妻,虽说她被封为县主,可没有母家撑腰,只怕将来对玄儿也未必有所助益!”

“夫人,奴婢哪里懂这些,不过老爷常伴君侧,自然见识与别人不同,既然是皇上赐婚,那丫头又被封为县主,总算是没埋没了世子爷的名声,等将来嫁进府,您再好好调教一番也就是了!”

乳娘见国公夫人仍是眉头紧锁,就知她仍心有不甘,想了一下这才又接着说,“虽说这正选的嫡妻帮不上世子什么忙,等大婚之后,您再给世子爷选几房可心的妾侍也是一样的!”

“也只好如此了!”幸好这会儿司徒嫣还未嫁进国公府,不然听了这些只怕不气死,心里也不好过。这国公夫人也不知是不是脑子进了水,自己不喜丈夫纳妾,却一个劲儿的想给儿子纳妾,就不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