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饭桌上的不愉快(1 / 2)

“你不说话,没人拿你当哑巴。”董老爷子端起碗脸色不好的道。

这个儿子小时候虽然调皮捣蛋,但那时候是真的聪明,又知道讨好人,几个孩子中他最疼董元湖。

没想到时过境迁,如今真是越来越不像样子,你说一句他顶你一句,真是太不像话了。

对于董老爷子的脸色,董元湖才不在意呢,他麻利的端起碗,筷子所过之处风卷云残,同桌的董老爷子和董元河都本能的无视他。

董孙氏一坐上桌,发现另一桌董元湖也在,立即脸色就不好了。

“砰”

董孙氏端起碗重重的放在桌子上,任谁都看出她心情不好。

董元湖夹菜的手一顿,低着头啃着手里的饼子,这种情况也不是一次两次了,自己应该习惯,不是吗?

从有记忆起,他就不得董老爷子和董孙氏喜爱,董老爷子还好,顶多对他很疏离,但董孙氏不同,她几乎拿他当眼中钉肉中刺。

随意谩骂殴打是家常便饭,后来因为服徭役伤了腿,董孙氏则是更嫌弃他了。

他住在后院的破茅草屋里,大多时候都是在山上跑,回家也很少到董孙氏面前晃荡。

平日里都是什么能下肚就吃什么?饿极了山上的草根他都嚼。

因为董老爷子和董孙氏对他的态度,让家里其他兄弟晚辈等对他都不是很亲,他也不想讨人厌烦。

但好多天了,他每天山上吃些杂七杂八的根本不解饿,胃里饿得火烧火燎的疼,灶房董孙氏看的紧。

所有的粮食都被她锁在自己屋里,到饭点才拿出一点粮食来,做好留够大家吃的,其它的她全部拿回自己屋里锁起来。

他好几次进灶房都空空如也,干净的连老鼠都不带停留的。

董孙氏寒着脸,每个动作都用很大的力,时不时的发出声响。

董仙羽对家里的事还是略知一二的,知道董孙氏是不满二伯董元河上桌,私下扯了扯董孙氏的衣襟。

“赶快吃你的饭,这事你莫管。”董孙氏回头给董仙羽夹了一筷子的菜,语气温和道。

董仙羽也是没法,她难道还能为这事跟董孙氏干一架吗?这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过心里又多了一件事,她得改变董孙氏对二伯董元河的这种错误的态度,毕竟是董孙氏亲儿子,这么多年其实也挺可怜的。

董仙羽脑海中有些模糊的记忆,二伯父董元河向来不受董孙氏喜欢,这是这个家里每个人都知道的事,甚至整个村子里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说起这事,它向来是村里悠闲季节大家津津乐道之事。

只因当年董孙氏在怀着董元河期间,毫无顾忌地大吃海喝,各种补,导致胎儿在肚中越长越大。

最后到生产时难产,整整折腾了两天一夜,愣是将董孙氏折腾的去掉了半条命,这才等到董元河出生。

董孙氏为此伤了身体,一直将养着,直到几年以后才生下三子董元湖。

董孙氏一直对当年的事情耿耿于怀,对将她折磨到鬼门关跑了好几遭的董元河厌恶至极,觉得他命不好,还没出生就差点克死她。

对着董元河打骂那是家长便饭,小小年纪就让他担了家里大半活计不说,每天吃不饱穿不暖,稍有不顺心就赶他出家门。

没想到董元河也是命硬,来来回回被折腾了多年,都活的好好的,甚至连生病都极少。

后来有一年,南方发生水患,朝廷征徭役疏通水道,董孙氏二话不说就将刚成年的董元河送去服役。

修河道这种事情,董孙氏将其支出去就没想到对方能活着回来,谁知半年后,这董元河也算是命大,竟然活着回来了,只可惜却瘸了一条腿。

董孙氏本就对其厌恶,这下对方成残废了,那就更没话说了,更厌恶了,有时甚至就连家里饭都不让吃,也不给其留饭,大多时候都靠董元河自己想办法。

对于家里的吃食董孙氏向来捏的紧,从来不会轻易留露半分,就这样,董元河拖着一条断腿也未曾闲着,农忙时节他得下地干活,农闲时节他得进山打猎,所有成果都归了家里人,可是他自己却不属于家里人。

董孙氏厌恶他,董老爷子也不管他,家里其他人也都看碟下菜,没人帮他,而他自己打来的猎物,挣来的钱都被董孙氏一文不少的收走。

因此董元河三十多岁,近四十岁了,也没有娶妻,好人家的姑娘谁愿意嫁给他受董孙氏搓磨。

看中钱财的也没人愿意嫁给他,毕竟董元河挣得钱都被董孙氏收走了,董孙氏更不可能把已经装进口袋的钱掏出来给他娶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