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潜行(2 / 2)

筱雨呼了口气,道:“我们在这儿猜也猜不出个所以然来,倒不如等曹叔来与我们联络了,再听听他的意图。”

筱雨看向楚彧:“你注意到那侍臣的不对劲,他可有向你传递什么信息?”

楚彧摇头:“他注意到我在看他,便微微偏头躲开了我的视线,避过和我眼神对视。”

筱雨沉吟道:“看来他是觉得和我们相见的时机还不成熟……”

楚彧和筱雨都陷入了思考当中,康康却是莞尔一笑,道:“爹爹,妈妈,你们不要多想。现在我们所思考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猜测那侍臣便是北汉摄政王的基础上,要是并非如此呢?”

楚彧和筱雨便是一笑。

虽然只是猜测,但他们也算是基本上笃定了,那侍臣便是曹录。

康康这般说,多半只是为了让他们不要多费心神去想这件事情罢了。

这一支北汉使臣的待遇,远比之前那一批北汉使臣的待遇要好得多。西岭的群臣也愿意和他们结交往来,畅谈两邦的民俗风情的不同。

好吃好喝地招待了他们几日,正事总要提上来说。

北汉使臣表示,打算先与西岭交好,再谋求与大晋的长久和平。

北汉和西岭交界的地方并不多,反倒是和大晋有更多的地方接壤。以往也多半是北汉和大晋之间生出许多战事。

自从曹录当上了北汉的摄政王,“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了北汉的势力之后,便一直在推进北汉和大晋之间的和平。

不过,两邦虽然已经开始走上了相安无事的道路,但要长久和平,却并非易事。毕竟交战的次数太多,彼此之间也防范戒备,想要化干戈为玉帛,着实不易。

北汉使臣这一次出使西岭,一则是希望能够和西岭建立交情,有一个第三方的从旁协助,希望能够压制住大晋;二则也着实想借住西岭,提高北汉百姓们生活的所需条件,互通有无,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北汉使臣言道:“北汉牛羊肥美,马匹健壮,西岭若是有需要,北汉愿意向西岭提供牧场,输送牛羊马,助西岭农耕之便宜。反过来,北汉希望西岭能够向北汉输送粮食,在冬日时节,助北汉度过寒冬难关。”

这样的交易,康康当然乐见其成。

飞虎队的素质,康康并不怀疑。但西岭没有好马,这是让他头疼的事情。

步兵有了,康康想要建立一支强大的骑兵。

骑兵,马必不可少。北汉若能让牧场为他们提供马匹,这当然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情。

康康一口答应下来。

意见达成了一致,接下来就要在马匹和粮食的数量上,定下一个让双方都满意的数字。

康康未曾参与此事,毕竟这样的唇枪舌剑,他不适合亲自加入。

都有合作的意向,但都想要让己方更占便宜,争论谈判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不会少,要想达成一个让双方都敲得定的数字,少说也要等上几日。

也就在大家的目光都被这一场必得持续好几日的争论吸引过去的时候,那名被楚彧认定为必然是曹录的侍臣,总算是前来寻找了楚彧和筱雨,亮明了身份。

果然,人就是掩藏了自己已离开北汉,前来了西岭的北汉摄政王,曹录。

“楚将军,筱雨,好久不见了。”

曹录笑望着楚彧和筱雨,感慨道:“我脑海中还印着你们当初在海国时成亲、新婚燕尔的场景,没想到一眨眼,你们孩子都一堆了。”

筱雨脸上一红,反驳道:“曹叔这话可说得怪,哪有一堆?”

“一个西岭皇帝,一对双胞胎,一个掌上明珠,还帮人养了一个小女娃……还不是一堆?”曹录哈哈笑道:“你们真是好福气,儿女双全啊。”

楚彧已经屏退了殿中伺候的人,请了曹录坐。

“我就直觉是曹爷,果然。”

楚彧未曾唤曹钩子“摄政王”,这似乎让曹钩子很是满意。

“见到你们,就跟见着了家人似的。”曹钩子笑言道:“虽然如今说这样的话,也有些不合时宜了。”

的确,他们一个为北汉,一个为西岭,哪里还能称得上是家人?

“我瞒着人来,是有件事,想要和你们商量商量。”曹钩子严肃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