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的桌上,沈嫣正笑吟吟的提起了这个话题:“……母亲,女儿想领着耀儿在京城住上一年半载,让他明年参加京城的乡试,不知方便不方便……”
沈老太太早已乐的呵呵直笑:“好好好,你肯回来住,我高兴的很呢!就这么说定了。”
齐氏不失时机的笑着附和:“这可真是再好不过了,老太太成日里惦记二姑奶奶,这次可算是心想事成了。住处是现成的,早已收拾的妥当,只管住进去就是了。”
沈嫣抿唇一笑:“有劳弟妹费心,今后可要多多打扰了。”如今沈府的当家主母是齐氏,沈嫣若想在这里住的安稳,自然要和齐氏相处的愉快才行。
沈霖爽朗的一笑:“二姐,快别说这些见外的话了。你肯回来小住,我们欢迎还来不及。耀哥儿跟着文哥儿他们一起进书房读书,至于夫子方面,你不用担心。我们沈府聘请的是夫子可都是有学问之人。实在不满意,就是为耀哥儿另请一个也可以。”
这个时候,上官钰不发话可不行了:“不用不用,沈府的夫子们都很好,哪里需要如此麻烦。”
心里不由得暗暗感叹,沈家多年如一日,不管什么时候,都维持着世家望族的风度和慷慨。对待寄宿的亲戚热情又体贴,真是令人心折!
沈霖哪里知道上官钰此刻心中的唏嘘感慨,不由得笑着说道:“那就先让耀哥儿跟着上一阵子课试试看。若是有不合意的,尽管直说就是了。”
齐氏也跟着表态:“就是就是,千万不要跟我们客气。”
沈老太太见儿子儿媳如此热情有礼,心里很是快慰,笑着对沈嫣说道:“我可早就盼着你回来住些日子了。我这把老骨头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总巴望着能和你们多多聚些日子……”
方氏最是嘴甜,忙笑着说道:“老太太长命百岁,今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沈嫣也笑着附和:“弟妹说的是,母亲心地仁厚,一定会健康长寿的。”
沈老太太听了这等好听话,自然心情愉快。笑眯眯的说道:“好好好,托你们的口福,我一定多活几年。怎么着也得看到重孙出世才是。”
方氏利索的接道:“这肯定没问题。再过几日,您的孙媳妇就过门了,不出一年,定然会生个白胖的重孙给您!”
众人都哈哈笑了起来。
上官钰一直极少说话,此刻忽然感叹道:“想当年,我从十二岁起便寄宿在沈家。若不是有老太太细心栽培我,哪里有我今日的光景。”不知想起了什么,眼底闪过一丝怅然和落寞。
沈老太太对着上官钰笑了笑:“那也是因为你用功好学之故。你十三岁中了童生,隔了一年考中了举人。再过两年,又在会试中大放光彩。在殿试中表现出色,被点中了探花郎。连我也没想到,你如此的有出息。”
再后来,上官钰做了杭州的知府,一上任便是这么多年。将杭州治理的井井有条。年年政绩都是甲等!
谁能想到,一时好心收留的文弱少年,竟然靠着聪慧勤奋便能平步青云?
上官钰连忙自谦了几句。
沈嫣柔情依依的看着沈霖,脑子里忽的浮现出当年那个少年伏案苦读的情景。
那个时候的上官钰,一无所有,衣食住宿都有靠着沈家。所以,他一直是谦卑的温和的,从不敢在学业上有丝毫懈怠。
因为他知道,他若想出人头地,必然要依靠科举。作为一个有抱负的男子,总不可能一辈子寄人篱下。
他的理想,他的愿望,他的抱负,他的美梦,都逼着他不断的努力努力再努力。
那个时候的沈嫣和沈湘,还是一对极为和睦友爱的好姐妹。闲来无事,沈湘经常亲手做些小点心,亲自送到上官钰面前。
每一次,沈嫣总是柔顺的跟在沈湘的身后,然后笑着看沈湘和上官钰扯些言不及义的闲话。看着沈湘明媚的眼中闪出美丽动人的神采,看着上官钰的脸上浮现温柔和怜爱。而她,是最好的观众和最守秘密的好妹妹……
往事如此美好,美好的让人不忍去回忆之后发生的一切!
沈嫣的眼里闪过一丝伤痛,旋即垂下眼睑,不愿意再去多想。
一切都成往事,想了徒惹心痛,不想也罢!
沈嫣的沉默并未惹来众人的注目,齐氏和方氏争相的哄沈老太太高兴,一桌子都乐呵的很,也热闹的很。
沈老太太和颜悦色的笑道:“平日里我一个人,冷冷清清的,住着这么大的一个院子,整日也懒得说上几句话。瞧瞧,嫣儿一回来,便这么热闹了。”
一想到未来的一年里,沈嫣都会陪伴着自己,沈老太太的高兴就别提了。
沈嫣忙打起精神,笑着陪沈老太太闲扯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