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一听巧真的话就笑了,连声道:“中,中。擀面条我可在行。”她知道巧真是在给她制造机会,以便给众人留下个好印象。
晌午做了捞面条,桂花很用心,面条擀的真没话说,巧真做了点臊子,弄了两个小菜,王家人都在这边吃了。
桂花擀的面条得到了一致的认可,众人都夸赞几句,说着让她安心的话,只有玉花脸有些黑,吃饭的时间也没做声,昨天巧真走后,周氏和大中也劝了她半天,她也想通了,兄弟的事怪不了人家桂花,是兄弟自己不是割东西,桂花也是受害者,所以她今天并没有撒泼,但她也没理桂花,让她接受桂花,还得日子呢。
说了会话,男人们先回去了,周氏和玉花留下了,玉花领着明子玩儿,周氏则陪着陈氏说着话。她是每天都要过来看看婆婆的,不然她不安心。
桂花也在旁边听着,她要融入进来,要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她要学着伺候陈氏,要从点滴做起。
巧真则继续去画她的图去了,屋内人多,用不上她。
日子平静的过着,桂花慢慢的融入进来,也没有原来那么拘谨不安了,处下来她发现每个人都很好,都很和善,她呆的也很开心,比原来开朗了不少,脸上也有了红润的颜色。
期间孙云也过来了好几次,她在家忙着做衣裳呢,除了婆婆和宝生的,她就给巧真做,她知道巧真不喜欢针线,所以她一直忙活着,希望多做点,在巧真出嫁前送过去。
大姐嫁过去外面的衣裳可以买,但里衣不用买,所以孙云做的基本都是里衣,她买了许多的棉布,一针一线的帮巧真做。宝生娘和宝生并没有阻拦,媳妇是个知道感恩的人,这样的人错不了。所以他们都随孙云做,宝生娘也替巧真缝了两牀被子,算是自己的心意。
众人忙忙碌碌的,日子过的好快,转眼就到了八月,八月初六是巧真的婚期,因为过了八月初十就该收秋了,那时间各家都要忙,根本没有空挡,所以得赶在初十前成亲,过了三日回门,就能撵上收秋。
镇子上的消息一直都有往这里送,镇国公还没有赶回来,好像是朝堂的事挺忙的,来信儿说尽量赶过来,可具体是哪天却不知道。
巧真家开始人不断了,迎来送往的都是添箱的,送的都不一样,但没有太薄的,巧真土窑那些工人家里都来了,送的都不错,算是感激巧真,巧真也都笑着收下了,这是人家的心意,她接受,往后再对干活的人好些就是。
巧真姥姥家里的也都送来了添箱的东西,出手都不小气,周氏也帮衬娘家,所以巧真的姥姥家日子也比原来好了很多,也愿意和这边来往。梅花家里也来了人,送的礼很厚,他们家人实在,不会亏待了巧真。而玉花娘家则没有来,人没来,礼儿没来,也没有捎个信儿,像是真断亲了一般。
巧娥送回了几套衣裳,是她自己做的,首饰一类的她没送,她知道大姐不稀罕这个。
周氏和梅花还有玉花给巧真缝了十二牀的被子,庄子里一般的都是四牀,好点的人家是六牀,八牀,十二牀很少见。
另外他们还给巧真买了首饰,周氏又拿了二十两银子让闺女压箱子,这是这两年王家赚的。
巧真没要,她知道娘是想补偿她,可这银子她真不需要,家里要办的事还多,娘手里也没多少钱,这些得留着办事,可压箱子是风俗,巧真收了一两。
巧红,三儿,声子,成子,都有礼物送给巧真,虽然不贵重,可那是他们的心意,巧真很感动。
看着自己的嫁妆,巧真眼眶湿润了,自己真的很富有,这些嫁妆加起来也许都没有一个钧瓷值钱,可那是众人对她的关心和爱护,价值无法比量。
好多衣裳啊,人人都知道自己不会做针线,都给自己做衣裳,自己这下可有得穿了。巧真柔柔的笑了。
还有两天就到日子了,这天一大早周氏就领着人来了,她领来的是一个婆子,这个婆子是专门给人开面的,手艺挺好,一般的人家都请不到她,这次巧真出嫁,周氏亲自去请来的。
巧真知道开面是什么意思的,她不想,把脸上的汗毛弄掉多疼啊。还是自然的好,无奈这是风俗,她得遵从,不然自己的娘不会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