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何等智谋,立时明白了李幕然的意思,“你心思缜密,不在我之下!”
得到诸葛亮的夸奖之后,李幕然有些飘了!在诸葛丞相面前说谋略,他还真是鲁班门前弄大斧!
【翌日·朝堂之上】
诸葛亮上疏说道,“臣本一南阳布衣,得先帝器重而相随左右,定下联吴抗曹之策,赤壁之战退强敌,夺取荆州以为安身之地,后取益州、得汉中,安南中,奠定帝王基业。奈何吕蒙背信,关云长败走麦城,荆州之地尽失于东吴,后白帝城先帝龙御归天,匡扶汉室之重担皆落到了臣的肩膀上。臣不辞辛苦,六出祁山,以期恢复中原,奈何黄忠、赵云等大将先后故去,军中无可用将才,兵疲民乏,以致功败垂成。幸天佑大汉,使臣得以延寿一季!如今我大汉兵强马壮,正值用兵之际,故特奏请陛下命臣领精兵十万,再出祁山伐魏,克复中原。”
诸葛亮话音刚落,安平王就跳了出来,“丞相适才也说了,先前六次北伐均无结果,可见天命不可为,丞相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为不智。”
谯周也站出来说道,“陛下,臣夜观天象,北方主星异常明亮,可见魏国气运正盛,若再兴兵讨伐,徒劳民伤财,无功而返。”
杨仪也跟着反对,“我军数次北伐,皆因秦岭天路难行,粮草不济而屡次北伐失败,今丞相又欲北伐,是重蹈覆辙,北伐不可行。”
遭到三人的连番反对,诸葛亮怒了,“事情成功与否,皆赖人为,昔日先帝兵不过千,将不过关、张、赵,当时可曾想到有如今的局面?今我大汉带甲数十万,良将近千,正宜北伐以实现先帝复兴汉室的夙愿,怎能因些许困难而废?陛下!李幕然出使吴国,约定蜀吴两国共同出兵,我军北出,吴军从荆州、合肥北上,三面攻伐魏国,此天赐良机,一旦舍弃,殊为可惜。”
姜维大踏步向前一步,大声说道,“陛下!丞相说得极是,今我大汉内政安稳,外又有吴国为援,正应乘势北伐!”
董允、费祎、蒋琬、邓芝等大臣也都纷纷表示支持北伐,一时间朝堂上争论声四起。
“这……”刘禅有些拿不定主意了,就在此时,刚被尊为太后不久的孙夫人突然从后宫转出,来到了殿前厉声喊道,“尔等休要再争辩!北伐之事,上应天时,下顺民意,谁若再敢言不宜北伐,且先试试我的宝剑锋利与否!”
孙太后这一声高呼,立时让安平王等人蔫了下去,这皇宫之中安平王谁都敢触怒,唯独不敢跟孙太后正面冲突。
既然孙太后支持北伐,刘禅便有了决断,“太后说得极是,朕理应继承先皇遗志,讨伐逆贼,克复中原!传旨!封丞相为平北大都督,总领三军,克日北伐!朝中文武大臣皆听丞相调遣,如有违令者斩!”
“老臣领旨!”
……
诸葛亮成功请旨北伐,回到相府后安排军政大事,朝中仍然以费祎、董允为侍中,总领朝堂之事,满宠总督御林军!自己率姜维、马岱、吴懿、廖化等人出师北伐。
同时,他又将扬武将军邓芝、玄都侯高翔、安乐侯吴班、汉中太守吕乂等人划拨给李幕然调遣。
但李幕然却拒绝了,在他看来,自己若管这一群老将,九成会被他们的不服管束和固执给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