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一来,粮不就买到了吗。
一个是张三将军买粮,粮没买到,还打了一仗,我军死伤无数。
一个是专业的外交官前去买粮,不仅买到了粮,买粮的价钱竟然还很便宜,而且神奇的是,买到的粮相当多,几千斤,足以解大军一时之急。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于大军而言,孰好孰劣,已有定数。
李孟羲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大军在外,外交工作,首忌张飞。
忌,忌讳的意思。
让张飞负责买粮之事,太吓人了。
需要一个专业的人,此人需要脸皮厚,不会别人骂一下就炸了,能忍辱,并泰然处之,唾面自干。
李孟羲想起,三国历史中,确实有这么一个人物,比较适合作为大军行军时采买的外交官。
此人便是——司马懿。
司马懿这家伙,诸葛孔明嘲讽他穿女装,都能穿的下,把诸葛孔明气的不行。
这厮女装能穿得,去买粮被骂两句,根本不会头脑发热就要屠城。
司马懿还真的很合适当个外交官的。
让司马懿当外交官,这个想法也就想想,不可能。
司马懿找不到,如司马懿脸皮一般厚的,也少有。
汉人尚武,比比皆是血性之士,一言不合,便拔刀相向。
入眼望去,皆血勇之士,要找出一个有足够的交涉和领导能力,并且如果被辱骂,被恶意以对,能处之泰然的人,好像军中找不到这么一个人物。
哪怕是李孟羲,李孟羲自认,要是被人骂了,不一定忍得住。
既然,隐忍之才难找,便只能以军律律之,立军规,规定但凡外出采买,不管当地势力如何辱骂和敌对我军,只要他不率先袭击,我军就应尽力避免冲突。
一番热烈讨论,只讨论的没有别的可讨论的,思维的多番碰撞,刘备收获颇多,李孟羲同样收获不菲。
“玄德公稍等,我把所议一一记下。”李孟羲拿出了笔,拿出了墨,从车后翻出了一卷布。
大军采买,应当归属后勤部分。
于是,李孟羲便抻开布卷,接着昨日写下的采买注意事项后面,继续写到。
【行军采买细则之二。
路遇乡人,交涉要则有三。
一者,遇乡人立驻马道中,勿使乡人惧我。
二者,使和善健谈之士,下马步趋上前交涉。
三者,交涉将毕,先拿钱予乡人,而后,问询是否可带往方圆村落以成交易。
如此三法并施,交涉可成。
大军行军在外,沿途补给,或为常态。
我军就外补给,不单为商事,更为外交重十。
外交第一当以不起冲突为要。
例,我军至城下问询,城上之人或有敌意,若事不可为,可一走了之。
亦可礼数周全,稍恳请之,若再不成,可去。
若城头骂我,禁回骂之,以免滋生事端。
外交之人才,以隐忍性沉稳,喜怒不形于色之人为优。】
这些写完,最后,李孟羲在最后补充了一句,【行军采买,出而交涉之事,当万分谨慎,不可交于张三将军。】
算是写完了。
但这时,刘备提起还有一点。
刘备说,若日后大军沿途采买,我军带钱财至城下,城头士卒得知我军来意,无法自己做主,必要回禀上官才能回复。
刘备问,人心不测,不知城中主官,是愿意卖粮于我,还是不愿,亦或是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因此迟迟未有回信。
我军未知城中主官意图,那该在城下等待多久。
刘备越来越“难缠”了,说刘备难缠,不是贬义,而是刘备不知怎么搞的,可能被李孟羲影响了,开始从稀奇古怪的角度考虑问题了。
李孟羲皱眉思索很久。
“城有大小,城头士卒知我来意,再去回禀上官。
若是乘马离去,半刻便足够一个来回。
纵是步行,一刻,也足够一个来回。
若一刻过去,可再问城头之卒,可有回信。
城头之卒若说无有回信,便可再等。
再一刻后,再问。
三刻之久,足够城中主官得晓消息,城中主官是卖粮或是不卖粮,应已思虑成熟,此时应有答复通传于我知晓。
而三刻之久,若无答复,此时便可料到,城中主官,正游移不定,迟迟难下决断。
彼即无意卖粮于我,我军再待许久,或许,其迫于我大军压力,会卖粮于我。
但,强人所难,岂不不美?
况且,采买车队若耽搁太久,若我大军走远,追之不及,却是不妙。
故,玄德公问我,于彼城之下,静待多久为宜,某以为,以三刻之久为佳。
逾此时,可去也。”
李孟羲缓缓答道。
刘备面带笑意,连连点头。
李孟羲所言,刘备极认可。
刘备问的问题,李孟羲是解决了。
李孟羲倒是又想到了一个新问题。
关于行军,以及采买队离队跑出很远去买东西。
如果,买东西耽搁时间长,大军就得停下来等着离队的采买队跟上来。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让大军不用停下,正常行军,而又让离队很远的采买队能够跟上呢。
答案是有的。
大军正常行军,而采买队能正常跟上,其关键在于,利用好速度差。
大军行军,各部分中,最慢的是什么。
答案是,步兵。
不管何人的军队,在汉末,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奢侈到全部都是骑兵,必然有步兵队。
大军整体的速度,被步军的行军速度限制了。
而只要,采买队速度比步军行军速度快,那么,哪怕离队较远,离队时间较长,依然能轻松追上不停步的大军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