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扎营。
李孟羲立去四下找人。
携行具所需的一切配件都齐了,民夫们编的树枝大篓,妇人们缝的能装下被褥衣物的袋子,都做好了。
其中,树枝篓收上来的时候,一个篓子按三斤粮食收的。
虽然说编篓子的工时也就三天,按草鞋的工时来算,草鞋一日工时,也就半斤粮,但是编篓子更劳累一点。
编两双草鞋,手不累,拿树枝弯折捋穿,编不一会儿就手疼。
故而,若按工时算,单位工时,编树枝篓的工资是编草鞋的两倍。
前边,李孟羲给草鞋定价时,一方面暗地查访,看编一双草鞋要花费多少时间,然后按工时,以每一天工时半斤粮食来给草鞋定价。
给树枝大篓定价时,李孟羲依然用一样的方法。
对树枝篓定价之前,李孟羲就去民夫营摸清了行情,因此,定下的价格刚刚合适。
携行具另一组成部分,防雨的袋子,是用废旧帐篷缝成的。
缝防雨袋的人找的是妇孺营一个绣娘,绣娘不是普通农妇,以前是给豪门大户做衣服绣针线活的。
人家靠针线手艺吃饭,能力自不消说。
树枝篓有了,防雨袋也有了。
李孟羲脚边放着一个大篓子,他手里拿着防雨袋,仔细看袋子的针脚。
防雨袋总体来说,跟一般的粮袋没有区别,都是上边束口,不过这个防雨袋子更宽一点。
找来一套战兵的装备,分别包括一个稿席,一个草席,一床两双薄被子,一个小粮袋,旧衣服三件,草鞋一双,碗一只,筷子一双,水袋一个,半身铁扎甲一副,环手刀一个,弓一副,箭筒一个,箭十三只。
这个兵是弓手。
李孟羲挠头看着一地的东西,他把被子衣服粮袋装防雨袋里。
被子叠的很瓷实,先放进防雨袋里,然后旧衣服叠好也放进去,然后就是小粮袋。
需要防雨的东西放入之后,把防雨袋口子扎紧,整个袋子丟树条篓里。
然后,李孟羲看着半人高的大篓子眉头直皱。
这篓子还没有背带。
暂时先用绳子穿过篓子的缝隙,穿到前边,系了两个背带。
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碗筷草鞋之类,一股脑丟到防雨袋上。
而后,李孟羲亲自背起篓子试试看效果如何。
篓子有点重,李孟羲个头也小,背着躬腰伸头,很滑稽。
东西是给战兵做的,战兵得奔袭,得背着携行具奔跑。
于是,李孟羲就背着大篓子,旁若无人的开始跑。
此时正扎营,扎营地出现了滑稽的一幕,一个小孩子,背着个巨大的篓子,吭哧吭哧的跑,观者无不忍笑。
跑了一会儿,李孟羲停了,他大致发现了一些问题。
第一,篓子形状不对劲。
这篓子是圆筒状的篓子,跟后背不贴合,咯的脊梁疼。
第二,篓子的背带不能简单穿个绳子就算了。一个是,绳子不好调节松紧,背篓就绑不紧,乱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