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曹操一双眼睛四处乱瞟,趁机想观察涿州军虚实。
曹操看见就地坐了一地歇息的民夫,民夫大多衣衫褴褛,曹操又见,涿州军撤下的车辆,堆了不少,曹操还见,涿州军的旗帜实在粗糙,上边不知所云的,画了老鼠快子,或是老鼠剪刀,奇形怪状。
李孟羲是目视官军使者离开的。
一开始,还不觉得有问题。
可很快,李孟羲察觉到了异常。
官军使者走的实在太慢,而且贼头贼脑的到处看。
李孟羲眉头一皱,觉得事情并不简单。
再说曹操,曹操此时算是深入涿州军阵后,能近距离观察涿州军种种。
曹操看向土坡之上列队不动的涿州军战兵,稍作观察,曹操对涿州军有了看法。
涿州军人多势众不假,可兵备相当贵乏,看涿州军士卒一熘几十人,没一个身上有铁甲。
倒是见其中一士卒,走来走去,像是军官模样,此人身上倒是有甲,可不过是木头绳子编的而已,几根木头编一起,也能是甲?
涿州军军备实在寒酸,寒酸的让曹操都惊了。
当再看到涿州军士卒手中只是木枪而已,木枪长短都不是不齐的,长一截,短一截,参差不齐,曹操顿时心轻。
忽然,一根长的竹枪突兀的横在曹操眼前。
曹操回过神来,一看,涿州军小军师横枪拦路。
李孟羲手持着竹枪,玩味的看着官军使者,“我军虽是多用木枪,可纵是木枪,一枪捅人个窟窿不在话下。
使者若是不信,不妨一试。”
说着,李孟羲目光就不怀好意的就往官军使者喉咙眼睛处瞅。
那眼神彷佛就是在说,敢说一句不信,老子捅你一个窟窿。
曹操本在偷偷观察涿州军虚实,一下让人家看破,曹操大囧,额头的汗顿时就出来了,被迫摆出了一副笑脸,曹操违心夸奖,“涿州军好木枪!好木枪!”说完,朝李孟羲拱手一礼,逃也似的,头也不回的走了。
李孟羲一愣,“哈哈哈哈!”他把竹枪顿在脚下,仰头哈哈笑了,笑得极其开心。
这使者有意思。
拍马屁的典故就是,有人要奉承养马人的时候,就用手拍主人家马匹的屁股,边拍边说,“好马,好马!”这就是拍马屁的由来。
明明是一杆寒酸无比的竹枪,官军使者愣是夸说好枪。
能屈能伸,也是个妙人。
笑着,李孟羲笑容收敛了。
他突然看到了跟在官军使者身后的两个护卫,刚才没注意,这两个护卫,皆身披重甲,背后挂着大红披风,头上重胃,一人拿长铁枪,一人拿长柄大刀,虽其甲胃不过是厚重一些的盆领铠而已,比不过涿州军步人重甲,但这两个护卫气势彪悍,身量高大威勐,跟关张二人有近似的彪悍气质。
思及方才,拿竹枪堵住官军使者之时,正好是背朝那两个护卫,若是方才那两个护卫有敌意,岂不危险。
李孟羲深觉大有疏忽,他觉得自己安全意识有些欠缺。
(某或需一二护卫。)目视着官军使者走远,李孟羲不由想到。
护卫人选,当然是得勐士,如关张二将一般的勐士最好。
可关张二人,先不说人家是刘备义弟,当护卫合不合适,就说人愿意,如今涿州军正用人之际,大将之才用作护卫,岂不大才小用。
正这时,刘备过来了。
李孟羲一见刘备,看了刘备一眼,便道,“玄德公,我军中有大不足也。”
刘备一愣,反问,“何处不足?”
“使者,”李孟羲手指走远的官军使者道,“方才那官军使者,贼头贼脑,我阵中虚实,尽被其看去。
此便为不妥。
若有朝一日,有人遣使前来,其洽谈为假,游说也为假,乃借洽谈趁机打探我军虚实,此时该如何?”
不待刘备回答,李孟羲已有主意,“某觉得,可用麻袋,日后但有使者来我军中,令士卒麻袋套之,后引入帐中,谈完,麻袋再套之出。
如此,彼使者入我营,我军中虚实,他丝毫不能见。”
李孟羲觉得自己想的这个方法极好,他甚至沾沾自喜起来。
刘备愕然不已,“不可!”刘备立刻制止。
“彼为使者,然来者亦是客,麻袋套人……此非待客之道,亦非待使之道。”
刘备不同意拿麻袋套人,李孟羲郁闷。
略一想,这汉末三国,作过使者的人,好像诸葛孔明,庞统,还有好些个都做过使者说客。
诸葛孔明庞统这些人,可是很好面子的,拿麻袋把人家给套了,人家肯定是不可忍,孰不可忍。
一下把使者得罪狠了,本来,两方冲突不深,彼来谈和,我同意谈和,就此就能罢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把使者拿麻袋一套,折辱使者,使者要气死了,待使者回去,添油加醋一说,区区一使者,便能使两方成不死不休之势。
由此,李孟羲学到了至少两点重要知识。
第一,绝不能拿麻袋往使者头上套。
第二,使者传回的信息,并不意味着完全准确,亦有可能,使者会有搬弄是非之可能,我军使者若是哪方势力安插的间谍,一时不察便中反间计。
看来,得加一监督体系,但凡出使,但凡外交交涉事宜,在场不能只使者一人,可加一监督之人。
监督之人,不必有外交才能,连能言善辩也不需,可选稍有武力之人作为护卫,也可不选。此监督之人和使者一同出使,使者负责洽谈,监督之人负责把洽谈大致内容记下,暗回馈统帅,以禁绝使者搬弄是非反间之可能。
从概率来看,使者心怀鬼胎,有一定可能,而使者和看守两人皆心怀鬼胎之可能,就小了许多。
至于,如何不套麻袋,又防禁敌军使者刺探我军中虚实的方法,李孟羲想出的第一个方法,乃是以军律束之。
军律严令,若彼使者来,将领必须在营外与之交涉。
可一想,此不妥,将领事务繁忙,哪有时间特意跑到营外去接见使者。
故,此法舍弃。
最终,见识丰富的李孟羲,想到了一个合适的方法。
在某些古装片中,狗皇帝野外遇见美貌民女,立刻就与民女就地野合,太监们赶紧拉起帷幕给挡着,防止别人看见。嗯……
帷幕。
军中可置帷幕两匹,不需太长太宽,数丈长一匹,两边一拉,就足以挡住使者的视线。
帷幕一路护送,使者就一路不能刺探虚实,完美。
还有一处疏忽,问题同样严重。
李孟羲提醒刘备道,“玄德公,那官军使者前来,身随甲士两名,若方才官军使者意图行刺,彼突然发难,你可能防备的住?若彼甲士一并扑来,你又可能抵御?
方才谈判之时,官军使者近在迟尺,甲士近在二十步以内。
若官军真欲行刺,某估计,你我,皆已身陨。”
说到这里,李孟羲神情极严肃,“玄德公,且谨记,但与使者相会,必防之又防。
昔日,荆轲刺秦之事,不正是教训?”
“还有,玄德公应选一二贴身亲卫,某也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