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羲看着不明究竟的秦束,他叹了口气,嘴巴张了张,欲言又止。
这时,下边一个年轻士子忍不住了,他出声道,“军师都说了,术无止境,就算是公之于众打消众人疑虑,纵是加上这一点,又岂能尽善尽美了?又岂能说是没有一点疏漏了?”
秦束受此提醒,恍然大悟。
李孟羲笑着看着年轻的吏部士子,他朝年轻士子笑了笑,对一众吏部官员说道,“便是如此!执政也好,做其他事也好,不能说能做好做差不多就算了,得勇勐精进,精益求精,而不能固步自得。”
李孟羲所讲道理,让秦束等人大生受教之感,众人认真的朝李孟羲拱手一礼,口称受教。
之后,李孟羲问吏部众人,问,“那尔等觉得,照衣甲严肃、详核功勋、公之于众此三法,这三法之外,可还有不妥?”
不妥当然还有,求无止境,不妥永远会有。
吏部官员们便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一阵时间之后,吏部官员讨论出了第一个意见。他们以为,只秦束一个人去,不够盛大庄重,得多派几人以撑场面。
这的确是个有用建议。
李孟羲仍然笑着,继续问,“那,除此之外,还有无他?”
众人皆言,可能是还有。
众人继续讨论者,之后,又讨论得一处不妥,有人提到说既然是给人封官了,那人家的官服岂不得也归吏部管,要是得归吏部管,那吏部诸司署中,是不是得有一个专管官服的。
这个提议,也启发了李孟羲,李孟羲思索起来。
当秦束问,官服归不归吏部,李孟羲想了想,“服饰之事,可交【工业部】,由工业部制作,再移交吏部便是。
吏部若需官服支应,可一纸调令,请工业部协助。”
跟前边的官邸一样,官邸交给其他部搭建,比吏部自己处理方便的多。
至此,连加改进,授官流程更为完善了,李孟羲不满足于此,他继续追问,“如此,可还有不足?”
当然会还有。
吏部官员们继续讨论着。
之后,有人提了,印玺凭证的事,印玺凭证没有,过去封官,口说无凭。
……
再之后,有人提议,除凭证以外,是否得让对方也留个自己的凭证,写个字什么的,按个指头印也行。
……
又有人提,提秦束去封官,礼仪有不妥,哪能到玄德公那里还自称领命而来,应当是说有关某某人封官之事,特来打理。
……
有人提,衣服不对。众人说,身上铁甲铁胃又带剑的,不适合出入重地。
……
总之,吏部官员们集思广益之下,讨论连连,找到了很多没意识到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到最后,多达三十余条改进之后,讨论渐渐息声。
李孟羲笑问众人,问可还有不妥之处。
众人默默的思索着,半天无有思路。
秦束迟疑道,“可能是……无了。”
这时,下边的年轻士子又反驳,“此时想不到,是我等一时想不到,不是真就一点事儿没了。
军师不是说吗,术无止境,术再高,咱们做的再好,也绝非止境!”
李孟羲闻言看向年轻士子,他点头笑了,“确是如此。执政来说,不必真的得一次做到滴水不漏,但得有累日精进的想法,不能止步不前。”
这便是李孟羲发现的吏部的大问题,吏部众人水平高低还在其次,但水平再低,能知道查漏补缺逐步改进的话,那哪怕吏部众人皆庸碌之辈,那日日精进,总归有一日能达到极高的执政水平。
李孟羲与汉末众人最大的区别出现了。
李孟羲身上有来自现代文明来自科技时代所具有的对科学对技术不懈追求术无止境的人文精神。这是生活在技术与科技时代的人所独具的精神内核。
那问,古代人,有无术无止境的追求?没有。
古代的匠人,只要能完成任务,只要技术能将就着用,就绝不会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往高技术上去攀升。
很有一些古代匠人掌握着高水平的技艺,但无有例外,古代的匠人也好,官员也好,一切之人,都是只要能把事情做成,根本不会去想下次有什么办法把事情做的更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非技术和科学时代,对技术乃至一切方法所具有的永远追求极致的思想和习惯,根本不会普遍存在。
就比如军中匠人们,铁匠们打了个刀,只要能交差,根本就不会寻思下次怎么能打的更好。
哪怕匠营现在有了激赏之法,很多匠人习惯使然,对技术的追求仍是惰性大于主动性。
又比如,之前造纸,第一版纸造出来,关羽说很好可以了,改进一下,第二版更好的纸造出来,关羽还说够好了,可以了,第三版第四版都是如此。
要是造纸术这件事交给关羽来做,那第一版纸已经比汉末常见的纸好太多了,满意于此,关羽就不会再对之多加改进了,造纸术也就止步于此了。
也就李孟羲,对造纸术对所有技术,对一切方法,都有着更进一步源源不断的追求,这因此,李孟羲所经手的技术,越来越好,他所过手的管理工作,如现在的匠营,从一开始的管理生疏,到现在管理成熟,还在继续提高。
吏部的大问题解决了,吏部众人日后当会不仅仅满足于只把事情做成,更会追求怎么把事情越做越好。
李孟羲适时对秦束等人道,“你们既然已知此道理,但其他各部当还不知此。
另,我方才去各部看了,我看了一圈,独你吏部有在搭建构架,其他各部,不尽人意。”
看着认真聆听的秦束和一众吏部官员,李孟羲挠了挠头,想了一下,“这样,”他道,“吏部既是为管官之官,那官员相关之一切,该由吏部来管。
我给你们吏部再加一职使,日后,官吏培训一事,也由尔吏部来。”
培训二字,稍为生僻,但秦束等人从字意上理解了个大概。
大概的意思是,政事该咋处理,还有公文改成从左往右写,还有执政不能固步自得,得日日精进,得知道术无止境。
这一切,当由吏部教会其他各部官员知晓。
之后,李孟羲看着已经眼熟了众多吏部官员,他笑了笑,对众人道,“和其他各部相比,尔吏部做的极好,足可为各部表率。
这样,为激励其他各部奋励向上,某想大赏吏部。”
吏部众人闻言大喜,连连称谢。
李孟羲眉头不由皱起,他想到了一事,“官员之赏罚诸事,也是吏部职责,诸部官员谁者有功,吏部就当赏励。
可,吏部有赏励之权,有此便利,若是吏部自夸自赏,岂不无人可制?”
李孟羲这么一说,秦束等人赶忙保证,说绝不会以权谋私。
李孟羲摸着下巴想了一下,“这样吧。”他道,“吏部有赏励之权,但无自赏之权,吏部官员之审查奖赏,当由我或玄德公来首肯。”
“如此,吏部便无有滥权之机。”
比起人,李孟羲更相信制衡。
还是分粥之法,吏部众人,掌分粥之权,为让吏部之人不多给自己盛粥,那方法能且只能是让盛粥的吏部,最后一个拿粥。
吏部为官吏之官,那,又谁来管吏部?李孟羲觉得需要一个更高级的管理机构。
可,问题又来了,那更高一级的机构,又该由谁审查和评估。
难道再在上边设一个,再高的机构吗?
可照这样一直套娃,总归是最后永远无法形成闭环,永远会有最高的一部分人不受制衡。
对,就是这个制衡。
李孟羲对政治的了解,就一个分粥问题,他懂的就一个制衡。
已经明悟,单纯的不停往高处架设机构,这没办法形成制衡闭环,那,除了不再添高假设,又该怎么制衡。
李孟羲陷入了沉思。
吏部众人见李孟羲眉头紧皱也不说话,只当李孟羲是在想事情,便都安安静静的,也不打扰。
李孟羲思绪在纷飞者,他想到,顶层权利者,和顶层权利者违反法度被制裁的事,他想到了后世一堆被抓进监狱被撤职的最高领导人总统首相之类。
李孟羲在那么一瞬间,他想明白了。
还是制衡,制衡中,有相互制衡,吏部可以管别人,同时,别人也可以查吏部有没有违法乱纪的事。
不用再设一个更高一级的架构了,吏部管诸部官员,而司法部管吏部,同时,那司法部掌管司法,谁又能管司法部了?
答桉是,以法制法。
以立法部的立法权,以法律条文约束司法部,司法部没有立法立规矩的权利,只能在法律制定下的范围内行使职权。
然后,司法,立法,相互制衡了,李孟羲顿时明悟了,立法,司法之后最后一个,是行政权。
司法权立法权行政权相互独立,相互制衡,这就是三权分立。
顺着这个思路,李孟羲再一想,他发现自己已经把【立法部】【司法部】划分到十三部当中了,他笑了。
回过神来,李孟羲对秦束等人道,“择日不如撞日,就今日吧,你们先准备准备,把所写所记誊抄一份,我去知会玄德公,待会过来,给你们吏部犒赏。”
说罢,李孟羲起身走了。
秦束把李孟羲送出帐外还要再送,李孟羲挥手制止了他。
待秦束回到帐篷,看着自己听到得赏一脸喜色的同僚们,秦束说到,“咱赶紧动手誊抄一遍,等会儿好张贴起来。”
刚当官啊,半日都没过啊,这可就有功得赏了,让吏部官员们兴奋的拿着笔找来纸劲头十足的誊抄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李孟羲回城主府,他太久没回,刘备等人已经把鱼做好在吃喝谈笑了。
李孟羲回来,给他留的那条鱼都放凉了。
落座,就着凉鱼,李孟羲拿着快子慢条斯理的吃着,他静静的看着刘备跟涿州士子们热络畅谈。
以李孟羲如今的情商,他略一想便明白了刘备为何设此一薄宴。
乃是,科举试后,涿州士子们一个没能中举,虽说科举取士,公道不倚,中不了榜只能是技不如人,可虽说如此,公道归公道,情理上有些不妥。
故,刘备特意设了薄宴,把涿州士子们一块叫了过来,很平常的吃着鱼喝着丸子汤说说笑笑的聊聊天,以此为安抚之举。
李孟羲安安静静的吃着鱼,没人打扰他,哪怕他就坐在刘备一旁,刘备也不主动找他说话。
此时不同寻常宴间,寻常宴间,吃宴只是顺带,重要的是要谈事情,谈事情就少不了李孟羲的参与;再者,此时是,李孟羲从外边刚回来,别人都差不多吃完了他才回来,又没啥大事,所以刘备就不主动找李孟羲说话,让李孟羲好好吃着。
谈笑声与李孟羲无关,李孟羲安安静静的吃着鱼,他此时发现了一个问题,后世之时,生活节奏快,吃一场饭一群人到饭店去,一个小时之内,饭就吃完了,饭局就结束了。
但若古时,一场宴席,半天都嫌少,一天才算正常。
所以,就如眼前的这盘糖醋鱼,凉的他喵的糖醋汁都凝固了,吃的很不爽。
从中,李孟羲意识到,精致的菜式似乎不适合古时宴席。
人古人弄一个小炉子,里边煮着肉,一吃半天还有热的,哪像炒菜,半个时辰不到,就成凉菜了。
可,问题便在这里,铁锅炒菜远超汉末寻常美食,若不用此高科技,太浪费,可若是用此,那日后一吃半天的宴席之上,吃到后边可全成凉的了。
稍加思索,李孟羲想明白了解决之法,解决之法便是,取长补短,宴间可以既有火炉煮肉,也可以加上如糖醋鱼之类的菜,这样到了后半段时间,鱼虽然凉了但可以夹到火炉里煮一煮,照样能吃。
事情解决了,李孟羲快子动的快了起来,忽然他又看到,门口值守的士卒不停的朝屋里看,他们目光汇聚之处,乃是……鱼?
李孟羲觉得,值守的士卒就是在馋鱼,屋里的人吃鱼吃的痛快,外边的士卒馋的不行。
此一幕,让李孟羲又回想到了一些不好的事,他眉头不由皱起。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