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磨是怎样构造,又是怎么把豆子磨成豆腐的,李孟羲知晓的并不清楚,可他知道另一种更高效的磨豆子的方法。
想生产豆腐,肯定得先有豆浆,而生产豆浆的方法,除了用磨研磨,还有一种,用豆浆机。
豆浆机是一个桶,下边几个超级锋利的刀片,然后呜呜的转,把豆子给打成超级碎的粉末。
刀片不难,让刀片转起来,也不难,可让刀片以极高的转速转起来,似乎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李孟羲的设想是这样,用人力或者处畜力的方式把刀轴给转动起来,哪怕转的不够快,转的慢一点,只要花上足够多的时间,是不是也能把豆子给粉碎成豆浆。
问题在于,不知慢速刀片加工豆浆的速度跟石磨比,哪个更高。
如果过于缓慢的刀速还比不过石磨的效率,那就根本没必要做粉碎机。
豆腐产业,关乎能不能收回百姓手里的豆子,豆子又是战略物资,所以,研发粉碎机就是战略需要。
李孟羲开始做豆浆机了。
豆浆机其实就是粉碎机,关键部位,是刀片。
李孟羲回想着记忆中豆浆机刀片的形状,似乎,豆浆机的刀片是锯齿样的,刀片排列是成莲花状分布。
第一步,李孟羲召集匠人,令匠人们制作【螳螂刀】,之所以叫螳螂刀,这是因为粉碎机的刀片既有锯齿又是弯的,活像是螳螂的刀臂。
这又是一个稀奇古怪的任务。
匠人们对各种古怪任务早已见怪不怪了。
李孟羲为了便于匠人们理解,他特意用螳螂来结实刀形,匠人们还真去找螳螂了。
螳螂难寻,匠人们呼朋唤友一堆人出去找了,半日后,匠人们抓回了活螳螂多只。
有了螳螂,匠人以笨拙质朴的方式去认认真真的观察螳螂的刀臂,他们本着尽可能相像的目的,他们不仅模彷了螳螂臂的外形,连螳螂臂的倒齿角度和形状也给模彷了去。
又是复杂形状的造物,匠人怕锻不好,还是先选择用模具制造。
匠人们弄来上好黄泥,拿着小巧竹片一点点一个锯齿一个锯齿的精修着模具。
两日后,几十把完全一样的螳螂刀臂铸造完成。
当刀具送到李孟羲这里,李孟羲拿着刀具试了试,经匠人们细心打磨过的刀具非常锋利,至少切张纸砍个柴棍是完全没问题的。
李孟羲担忧的是铸铁的强度问题,不过再一想到,泡软的豆子一捏就碎,有个什么强度,铸铁的强度或许足够了。
有了刀具,下一步,着木匠们开始制作刀轴和桶具。
按着李孟羲的吩咐,木匠们把刀片在一根木轴底部以圆形结构,将之如同莲花形状一样安装成形。
然后,彷照石磨那样,刀轴下边有一个底盘,底盘上接一根推动的长杆,再在底盘上罩一个长木桶,第一个原型机完成了。
测试开始,一边是刀片粉碎机,一边是一个大石磨,两边同时开工,泡了两天的软豆子分别向石磨和粉碎机中加进去,石磨上套上牛之后,老牛开始转着圈拉磨了,粉碎机这里,牛也开始拉磨了。
石磨极其沉重,极其巨大,而粉碎机只是木头构造,轻巧的很,这因此,一开始就显出差别来,粉碎机这边的牛转圈的速度是一边石磨的两倍还要多。
李孟羲渐渐对粉碎机有信心起来。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渐渐的,石墨那里开始有白白的豆浆磨出来了。
看到这里,“停!”李孟羲暂时叫停。
他爬到粉碎机上去看,大木桶里的豆子一眼看去仍是完整的,伸手抓一把看,豆子都是完整的,一点划痕都没有。
李孟羲安慰自己,石磨的特性决定了,石磨产出快,但达到一定时间的时候,粉碎机会同时将大量豆子粉碎,到时粉碎机的效率会胜出。
磨豆子是个漫长又艰难的过程,测试持续了整整一个白日,到傍晚之时,石磨已经磨了七十多斤豆子,磨好了三大桶豆浆,而粉碎机这里,李孟羲过去查看,木桶里的豆子仍然是大体完好模样,随手抓起一把豆子,找了半天才找到一个有划痕的。
到这里,测试可以宣告结束了,粉碎机的效率不说不能跟石磨比,而是根本没办法跟石磨比。
(难道是,刀不够快?)李孟羲若有所思。
如果是刀速的问题,不管是人力还是畜力,人力畜力拽着刀轴嗷嗷叫的跑,就是跑的再快,也不过石磨转动速度的三五倍而已。
看今日的测试结果,刀片转了一天了,几乎没什么作用,就是再提高个三五倍转速,还是没作用。而要是说,换成超小型粉碎机,用手摇的,可手摇的速度只不过是把三五倍的速度变成三五十倍的速度而已,效率仍远不足,且,超小型粉碎机产能极不足,还得耗费大量匠力去制作,实在不是好方法。
当人力畜力皆不足以解决问题的时候,李孟羲想到了——水力。
畜力无法把磨盘转的呜呜叫,但水速够快的话,水速完全可以赋予磨盘巨大的转速。
连夜,李孟羲召集匠人制作好了水车,第二日,天一亮,李孟羲带着水车和粉碎机去找水了。
在巨鹿境内找到一条水量充足水速哗哗的小溪,匠人们在水边装好了水车,然后来问李孟羲往下干嘛。
往下,当然是把水车和粉碎机连起来,可,怎么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孟羲一下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了。
让水流把水车动起来这很容易,让粉碎机动起来,也容易。
可,水车是竖着转的,而磨盘也好,粉碎机也好,是平方在地上转的。
李孟羲抬头观察着眼前的大水车,水车顺着水流的方向,在水流冲刷之下,吱呀呀转动着。
看着看着,联动方法还没想到,李孟羲看着水车上挂着的一个个小桶甚是疑惑,他不明白,水车为什么要挂这些桶呢。
叫过边上的匠人问了一下,匠人们说是,水车转的时候,桶会把水带起来,转到高处,桶一斜,水撒到水槽里,就引到田里去了。
“奥!引水啊!”李孟羲恍然。
问题就在这里,现在是要用水车带动粉碎机,没有引水的必要,水车上带上冗余的水桶,多浪费能量啊。
“收工!”李孟羲暂时终止了测试,准备打道回府。
在解决水车和磨盘联动的问题之前,要先解决水车的问题,要先做出一种专用来提供动力的专用水车出来。
回到巨鹿,李孟羲花了好久时间去思考水车的构造,匠人们做的轮子一样的水车在李孟羲看来有些简陋,他想到了扇叶,想到了螺旋桨叶,似乎水轮机什么的,就是靠水流驱动叶片行驶的。
李孟羲直觉的觉得,螺旋桨叶能更好的利用水力。
问题又来了,螺旋桨的桨叶,是怎样形状来的?似乎是,斜的,弯的,朝一个方向固定着的。
螺旋页属于超级复杂的东西了,靠言语沟通靠画草图已不足以跟匠人们沟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