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着呢,做着呢!”
“一会儿就做好,军师搁我们这儿吃点?”
女兵们热情的欢迎李孟羲。
李孟羲看了一圈,“宁姐姐呢?”他问。
等了一会儿,张宁过来了,小砖也跟着张宁过来了。
李孟羲交代了张宁几句,“宁姐姐,女兵营劳烦你照看着,若有事儿,直接来找我。”
交代完,李孟羲招呼小弟道,“小砖,跟我回去吃饭。”
弟弟摇头,“俺搁这儿吃。”
“那行吧。”李孟羲笑笑走了。
没人欺负的了女兵,没人。张宁在这里,张宁在这里意味着,谁敢惹女兵,就是惹张宁,谁敢惹张宁,就是惹李某人,除非想找死,不然没人有这么大的狗胆。
不久后,饭做好了。
热粥,干饼子,一人再加一勺炒的又咸又油的马肉,于寻常人而言,油多就是美味,齁咸就是味足,李孟羲觉得美中不足的是,没有蔬菜。
蔬菜可是极其重要的玩意儿,长时间不吃蔬菜,抵抗力会下降,容易生病,进而造成减员。
蔬菜这种物资不同于别的物资的地方在于,蔬菜没办法保存,也没办法大规模采集储备。
巨鹿能大量稳定得到的蔬菜有且只有豆芽一种。
行军作战时,蔬菜得之更难,也就,只能在行军之时用黄豆或绿豆泡发豆芽,三五天吃那么一回。
出军这些时日以来,有一个未料问题,要泡发豆芽,得水,得往桶里装大桶的水,然后用车拉着走,以此方法,三四日时间方可泡发那么几桶豆芽,最后一分,一人就几根,此举浪费运力不说,产量还低,很是不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马肉做的实在是太腻太咸了,吃着齁咸的马肉时李孟羲就在想,有无可能做一些可以长久保存的蔬菜?比如,方便面里的那种干燥蔬菜,又比如,咸菜酸菜什么的罐装蔬菜。
从便携和保存角度来讲,干燥蔬菜无疑是最好的方法。
干燥蔬菜怎么制作来着,烘干?李孟羲若有所思。
李孟羲立刻停下了快子,把纸笔掏出来,就着火光刷刷把灵感写下。
刘备见状,也放下了快子,从篝火中抽起一根木头给李孟羲照亮。
李孟羲灵感迸发之间,想到了脱水蔬菜的技术,他写完,刘备好奇问写的什么,李孟羲略把所写说给了刘备听。
刘备没能听懂。刘备不很理解人为什么隔三差五非要吃点绿菜,倒是,干燥保存防腐这一点,刘备完全懂了。
刘备知道这是防疫原理,跟瘟疫一样,疫虫跟庄稼类似,得有合适温度,得有水,得有吃的,疫虫才能繁衍滋生。
把水,温度,吃的,任何一个除去,疫虫就不能滋生了。
脱水蔬菜,就是除水防止疫虫滋生,防止腐坏。
亏得李孟羲在那里讲半天,他都忘了,人刘备早就理解了瘟疫知识。
脱水蔬菜有超强的便挟性,蔬菜这种东西,百分之几十都是水,其他的储存蔬菜的技术,不管是酸菜泡菜还是什么,都无法除去水分,而脱水蔬菜,除去了几乎所有水分,这就意味着,重量和体积大幅度缩减,意味着一个士卒带一斤脱水蔬菜,等于带了一百斤蔬菜,一斤脱水蔬菜,能提供半年的维生素需要,太便利了。
——
刘备狼吞虎咽的就把饭吃完了,吃完之后,盛了热水把碗一冲,就着热水把碗里油水和那点粥一块喝了,算是把碗一并洗了。
吃完喝饱后,刘备就背着手站在那里,左瞅瞅,右瞅瞅。
看了很久,等看到士卒们都差不多吃完了,他这才下去巡营。
按宿营惯例,扎营之后,各什各伍应该聚一起学习文字,可总有那么些人不喜读书,偷偷摸摸的跟人瞎聊一气。
对于这种情况,关羽见了得训人,张飞见了直接打人,军法官见了,得记过,独刘备撞见了,什么处罚也没有。
刘备撞见那些偷懒的人,他走过去跟士卒闲谈一阵,末了会谆谆告戒,“我说弟兄们,咱卖命吃饭,能不图个将来,能不谋个后路?你不学点文墨,就升不得大官,是学字难还是跟人杀的血肉模湖的难,何不想想?”
把偷懒的人说的面红耳赤一脸尴尬,刘备拍拍那人肩膀,笑道,“咱堂堂七尺汉子,能比不过娃娃?就是娃娃们,一年多也能学他快两百字,别怕慢,积少成多,总有功成时,学就是!”
刘备离开时,这一丛篝火处,十个士卒再无任何一人偷懒闲谈了,全都认认真真的学字。
除战兵以外,匠营也不得闲。战兵需要学字,匠人更有学文化的必要。
在饭后的一个时辰之内,几乎所有人,都在学字。
一个时辰后,战兵们愿睡觉的回去睡觉,不愿睡觉的可以自便多学一会儿,匠营开始忙碌了。
巨鹿军行事惯例中,有【仓鼠战法】,既,囤积物资,留待后用。
扎营地附近区域,总少不了树木石头之类的物资。
夜间时,战兵休息,匠人们可利用夜间时间出去伐木采石以千方百计的尽可能利用所有能利用的时间去增加己方优势。
于夜,木工营,陶营,等诸营匠人出去了七七八八。
木工营伐木屯材,陶营找好位置就地挖泥湖窑,一个可用的小型土窑,往往得到后半夜才能湖成,往往忙碌一夜,甚至都用不上。
但这不意味没用了,此时用不上,过几日窑就干了,到时就能用上了。
等窑干了,可以就地烧制火罐,可就地烧制石灰,用处很多。
至于说,窑万一被敌军得到怎么办,巨鹿军朝前进军,窑留在后边,被敌军从后包抄毕竟是少数,就算被敌军撞见土窑,就算窑落到敌军手里,敌军懂不懂的用还是个问题。
敌军能知道收集石头用窑把石头烧成石灰防备瘟疫?敌军能知道烧小型的陶罐用于装桐油火攻?
敌军若知道这些,他自己就懂得早早的沿路囤积物资,根本就不需要夺巨鹿军的土窑。
夜里除匠人忙碌以外,还有一队特殊的钻井队。
有那么几个士卒,每扎营时负责拿着洛阳铲就地打洞,他们的目的倒不是真个要挖井,而是为了探水。
洛阳铲挖洞速度可是极快,从夜忙到第二日拔营,可把洞打到地下三丈以下去,在这个深度,如果有水,就已经能探到了,就是没水,从土壤信息也能判断出一些地下水的情况。
洛阳铲每到扎营时都要在扎营点这么一番忙碌,其目的是,以尽可能精确的知道扎营点地下的水源情况。
如果知道地下三丈以内有水,说明挖井见水容易,万一被敌军围困,知道地下见水容易就能从容的多。到那时,敌军以为我军处于绝地,我军却在营寨当中挖掘了水井挖出了水源,敌军判断失误,敌军主帅肯定会生出天意如此的感慨。
反之,如果洛阳铲探得三丈内无水,那就说明,地下水的位置太深,不好挖掘,那么守在原地大不利。
兵法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洛阳铲一器,可使我军能知地下水脉,此敌军所不能,只此一处,在关键之时,或就是胜败之机。
李孟羲去看了洛阳铲的工作进度,掏土很无聊,李孟羲看了一会儿就走了。
李孟羲并不怕洛阳铲这一队偷工减料什么的,因为有激赏体制在,对洛阳铲一队,每探到一回水,计大功一次,若未探到水,什么功劳也没有。
在此激赏体制下,洛阳铲队的工作被士卒们抢着来干,都不说偷工减料了,往往到拔营时,洛阳铲队都舍不得停下铲子。
在此激赏规则下,洛阳铲队跟赌徒一样,他们肯定觉得,再多探一铲子就能见水了,洛阳铲队的人比别人更清晰的理解什么叫行百步者半九十,什么就差临门一铲。
自巨鹿出军这段时日以来,直接探到水的次数不多,就两次,比例在十分之一左右。
这不经意间,渐渐完成了一份有用的水文地理数据,反正至少在自巨鹿往渔阳这一路上,地下水分布规律是,三丈以内的地下水,比例不足十分之一。
大概,南方比例好的多吧。
所以,大概南方少有被困的人马焦渴而死的时候,因为南方地下水太浅,被困住了,直接就地挖井,都渴不着。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返回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