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南舜北齐的将士们都高兴,本以为做了俘虏,会丢了性命,没想到不但活的好好的,一天三餐,顿顿吃饱,还有肉。
比他们从军时的伙食还要好,而且军官从不打他们,不过若是怠工的话,那饭菜少一半,再消极怠工,那就别吃了,什么时候反省了,什么时候再吃饭!
那些将士们都不想离开大越,想继续修路。
可是,这么好的事,大越的官兵也喜欢啊!
不打战了,除了防守用兵之外,招募的兵,一大半是要解甲归田的,回家种地,他们一个月能挣六百文钱吗?
不能!
一年修十个月的路,那就是六两银子啊,够一家四口滋润的活一年了。
家里的地不多,媳妇儿子帮衬着就能干完了。
所以那些官兵都想修路,经过层层传话,名声终于传到了文远帝的耳朵里,文远帝很头疼,修路要钱啊!
文远帝很想修路,可是鉴于没钱,就把这难题丢给了镇南王。
镇南王接都没接,就把难题丢给了叶归越和四位将军。
好么,问题最后还是到了知晚这里,知晚差点吐血。
说白了,不就是要她掏钱修路。
哪怕只招收五万官兵,一个月下来,她也要掏十万两,当她是开钱庄的呢!
知晚这人偶尔吃亏,可是亏大了,她才不吃呢,既然修路是利国利民的好事,那些商人总要表示一番吧?
在水一方很挣钱,她承认,可是一个在水一方也比不上一个京都的商铺吧?
她掏八成,余下两成让京都大小商铺掏,尤其是那些经常运输粮食的商铺,更应该掏。
除了他们外,还有各地的商铺,那些商户捐多少修路,在水一方掏的银子是他们的四倍!
至于那些得了修路的好处,却不付出一丝一毫的商人,知晚也不逼他们,只说一句,这条路他们没有一分一毫的付出,要过路,便要交过路费。
这可是真正的此路是我开。
态度和强硬,不过那些商户也不傻,修路他们也收益,而且是很大的好处,掏银子掏的很爽快。
京都店铺林立,那些小摊贩,可没人去收钱,人家都是纯手工的,修路跟他们没关系。
一个店铺,年收入在百两之上基本上捐一两朝上,一千两之上捐二十两朝上,收入过万,捐三百两以上。
不过是毫毛而已,毕竟只捐这么一次。
大小商铺不下一千,还有官员和民间捐赠,林林总总也捐了二十万两。
光是京都一个地方,知晚就掏了八十万两,幸好不用一次性付完,不然她要变卖在水一方了。
真正的是全民修路。
一条宽四米有余的道路不用两年便修了个七七八八。
捐赠一直在,后来大路修完,还余下三十多万两,知晚一挥手,把水路也修了。
在各大水路上放船,组织水路运输,供人租赁,帮人运送货物,从中获取报酬。
让各地的资源调动起来。
买卖,就是买东卖西。
贫穷大多是因为手里的东西卖不出去,抱着金山不知道用,像那些果子,生长的地方多的烂地上做肥料,别处却有钱买不了。
时令的瓜果,知晚还特别研究了下,教大家怎么保存,做成罐头,研制酸果,极大的减少了百姓的损失。
道路方便了许多后,不少人都富足了起来。
知晚这个组织者,更是挣了个满铂,不过一大半都归了朝廷。
这都是几年后的事,而此刻的知晚正胎动,生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