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门面的销量、利润也一路看涨,程云淓开心得不行,又开始天天晚上在家数钱了。铜钱叮叮当当的响声真是世间最为美妙的仙乐。
“大钱嘈嘈如急雨,小钱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钱小钱落玉盘!”程云淓在一箱一箱的铜钱边虔诚地跳着舞。
几个娃也不知道阿姐乐个啥,反正一起闹起来就对了,也跟在阿姐身后小尾巴一样乱蹦乱跳、乱喊乱跳,开心极了。
罗大娘坐在一边跟草儿一起搓着羊绒线,笑着看着她们。
她知道程云淓的计划,等制皂业站稳脚跟之后,下一步的重点便是羊绒产品了。如今郭二郎已经在制作二娘子所设计的脚踏式的纺线机,可以将处理好的羊绒纺成粗细不同的羊绒线,再用两根长针织成围巾、手套、袜子、毛衣毛裤等等的。
程云淓在几年前就开始收集羊绒和羊毛了。一开始她并不懂得羊绒和羊毛都是什么季节从羊身上剃下来的,虽然她知道羊绒适合织成贴身衣物,不过羊绒似乎并不那么容易得到,但以前穿的毛衣、羊毛衫不就是“毛”而非“绒”?所以她收了一大屋子的羊毛。
等收来了她才发现,这个年代的羊毛跟前世现代社会的羊毛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这个时代的羊的产毛量还达不到现代社会的那些特意培育出来的长毛羊的水平,羊毛也又粗又短又硬。一般穷苦人家里御寒的都得用两层麻布裹着羊毛,才能当褥子或者被子铺盖起来,不扎人。
为了把羊毛处理得柔软能用,程云淓也是绞尽脑汁想了很多办法,还去胡儿街去请教了波斯那边做毛毡毯的师傅,只可惜人家觉得她是来偷师的,不肯告诉。
没办法,她只能自己又回去琢磨,后来发现,脱脂处理后的羊毛,用白醋和温水泡了之后,再反复捶打,羊毛的柔软度会大大增加,虽然达不到羊绒的程度,但织成帽子、手套还是可以接受的,织成羊毛衣裤穿在亵衣服之外,便不刺激皮肤,不扎扎,也不痒痒。
只可惜白叠花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被传入华夏,不然羊毛和棉的混纺也是又便宜又保暖的一个选择呀。
程云淓问过章屠户等养羊户才知道,羊绒是羊过冬时候长的那层御寒的绒毛,入春的时候剃掉便能采收。处理羊绒则比羊毛好多了,只是羊绒比较少,往往跟羊毛混在一起,需要分拣了才可以用。
程云淓也攒了一屋子的羊绒。“天皂地设”的门面开张之后,制皂坊都搬了过去,益和堂后街那个院子便空了下来。郭二郎的木工工坊用不到一整个院子,便拿了几间房间出来,让罗大娘雇了不少街头流浪的小孩子,每天两个包子一份盒饭,将羊绒和羊毛分拣出来。
这个年代没有棉花,有钱人家身上穿的衣服是丝绸精锻和绢布,穷人家则都是麻布,略微有点钱的人家穿的“桂布白似雪”的桂布也是桂林那边产的麻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