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玫和叶洵在人群里看了个全程,人都散了,两人也踏着斜阳往前走,在街边买了两个烧饼,一路走一路吃,与镇上的寻常人似乎没什么不同。
将街市逛了一圈,两人回到客栈。叶洵特意要了上房,宽敞的卧室前面还有一个小间,丫鬟婆子待在外头候着,里头说话便不需太顾忌。姜玫手头慢慢地剥橘子皮,口中道:“我总觉得,那付主簿不像是好人。”
叶洵坐在旁边点头,道:“我也觉得。先前在江州,知府大人也同我说过些浔阳县的事,他虽没明说,我却听出了他的意思,说不定,这浔阳县那付主簿才是真正的大鱼。”
姜玫虽不至于因为知府大人说的,就毫不怀疑的相信,只是从今日所见来看,那付主簿确实不是个寻常人物。主簿这个官职是管理文书的,跟县令、县丞不同,不一定非要进士出身,有举人功名,再有人举荐,便可以由上一级官员任命。
付主簿是上一任江州知府任命的,比起被流放的罗县令和钟县丞,他在浔阳县做官的时间更长,听说也十分受当地人的爱戴。姜玫倒不是见不得一个主簿可能比叶洵这个县城还得民心,而是,付主簿今日在街上的所作所为,实在太不安好心了。
姜玫当时在场,亲自听了前后,要说付主簿踩着罗家想要树立自己的威信,姜玫觉得没什么问题,但踩着罗家的同时,挑动百姓不满官府、不满朝廷的判决是什么意思?姜玫细想,今日若非他们就在现场,只怕等将来叶洵上任了,处理县上的事务,百姓表现出不满或是不服,叶洵还不知根子从哪里来呢!
叶洵听姜玫这么说,细细一想,还真是那么回事,今日的事,本来是那姓罗的跟那妇人的冲突,让那付主簿一个搅和,那妇人得了好处,而那付主簿,得了百姓的敬重不说,还让许多人觉得对罗家判处不公。这案子是朝廷判的,如今百姓有了一种朝廷处事不公的印象,那么,将来他叶洵来办事,百姓会信任吗?
“看来,这浔阳县的县令还真不好做。”叶洵叹了一声,原本以为,这浔阳县既不是赋税大县,也不是交通重镇,这县令做起来应当也不难,如今看来,这小地方,还藏龙卧虎呢!
“那你要怎么做?”姜玫听叶洵这么说,倒有些好奇,以叶家的地位,叶洵就算做不好这一任,对将来影响也不会太大,不过叶洵一直想做些实事,应当不愿意就此认输才是。
“再看看吧!”叶洵不急着下结论,毕竟只见了一回,只听了知府大人提过一嘴,兄长教过他,凡事谋定而后动,既不可冤枉了别人,更不能挖坑埋了自己,“至于百姓的尊敬么,连小恩小惠都没有的口头尊重,其实一点用都没有。”
这么说也有理,姜玫点点头,倒是说起罗家人来,“我瞧着,罗家那少年,虽说莽撞了些,不仅没能讨到租子,还狠狠丢了脸面,但也有可取之处,夫君若是想查那付主簿,我觉得倒是可以从这里入手。”
“哦,什么可取之处?”叶洵多留心着付主簿,倒没怎么注意罗洪生。
“罗县令被贪污案牵连,却只是被流放,连亲侄子都没有牵连,可见应当罪责不重,或者有可能就是被牵连的。但就算如此,罗县令一走,罗家人在浔阳的日子应当也不好过,而即便如此,他也并不怨恨叔父,从这里来看,不管是出于对亲长的理解,还是自身修养过人,都算有可取之处。”姜玫简单分析道。
叶洵知道姜玫素来细心,听姜玫这么说,便想着等上任了,该留心一下罗家,先不说对付付主簿的话,总要有点防备才行。
替叶洵修缮府邸的是国公府的管事,叶洵信得过人,也存了私下看看浔阳县情况的心思,虽到了浔阳县,也没去留心府邸修缮的进度,夫妻俩就领着家仆,只当是游玩,将浔阳县城,连着周边的小镇都转了转,到九月十二,才前往县衙交接,而姜玫也领着人搬进了县令府。
府邸已经修缮一新,因为在南方,不必铺设地暖,工程便简单的多,叶荣是国公府得力的管事,处处都打点得妥帖,虽没有许多贵重的装饰,但看着舒适又典雅,姜玫点点头,道:“辛苦叶叔了!”
叶荣曾经跟随叶洵的父亲征战北疆,后来叶国公卸下兵权在京城做官,叶荣便也跟到了国公府做事,因此,虽主仆有别,叶家小辈也称一声叶叔。而叶荣跟随叶国公多年,也算看着叶洵兄妹长大,对叶洵兄妹三个,更有一份照拂之情,此番也是叶荣自请随叶洵离京。
叶荣笑得一脸褶子,道:“三奶奶满意就好,浔阳地方小,许多东西不好买,况且三爷做了县令,总不好太过招摇。”
这个姜玫赞同,他们出自勋贵,格外简朴人家也不信,但也不可太过招摇,尤其这边刚刚才出了贪腐的事。想到这里,姜玫又道:“叶叔来得早些,可有听过付主簿的事?”
叶荣知道叶洵夫妇前几日便到了,不过叶洵早就提过也先看看浔阳县的情形,所以叶荣也没有跟过去求见。而付主簿,叶荣来了这些时候,还时常四处买东西,自然有些了解,道:“这付主簿,可不是个寻常人。”
“这是怎么说?叶叔发现了不寻常吗?”姜玫本来只是随口一问,因为叶叔要四处采买,应当会听到不少传言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