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会已经开席近一个时辰,这还是齐王第一次问起王妃——阖府都知道王妃不中用了,谁也不敢在齐王跟前提她,方才其乐融融的气氛顿时烟消云散,只有乐伎仍旧不明就里地弹奏着。
高氏如何听不出他的口吻异样?诚惶诚恐地道:“回禀殿下,王妃身体不适,已经安置了。”
齐王将兕觥重重往案上一磕,酒浆顿时溅得到处都是:“你找人把她给我叫过来!”
高氏面露难色,就算这府里的中馈实际上由她掌管,可在身份上卫滢还是压了她一头,而且她那孤高清冷的性子......高氏还真没把握将她叫来。
她正盘算着如何开口,一向唯唯诺诺的世子却起身拜道:“还请父亲念在母亲近来病势沉重......”
话还未说完,齐王便从案上抄起兕觥掷了过去,因为有了醉意失了准头,没砸中世子的头,擦着他的肩膀落在了地上。
齐王睁着布满血丝的怒目,直勾勾地瞪着长子,呼哧呼哧喘着粗气,却是没有再提去叫王妃的话。
出了这档子事,席间的乐伎也不知所措起来,继续奏下去似乎不妥,又不敢贸然停下,犹豫之间曲调便凌乱了,齐王勃然作色:“奏的什么东西!来人!把这些贱婢杖杀!”
高氏知道他这是有些醉了,埋怨地瞟了儿子一眼,温言劝解道:“殿下息怒,大节下的不宜见血,姑且留着他们的贱命日后再发落吧......对了,高家前日献了几个乐伎来,里头有个琴伎倒是差强人意,技艺不至辱没了殿下的耳朵......”
齐王发了一通邪火,灵台稍微清明了一些,便就坡下驴地道:“既然你说好,想必是可以听听的,叫上来吧。”
高氏吩咐下去,不一会儿便有侍女将那琴伎带到。那女子约莫十五六岁,着一身白衣,抱着张桐木素琴,容色不算绝美,然而气质清冷,叫人一见便挪不开眼。
琴伎见了贵人也不怯场,容色淡淡地行了礼,将琴搁在案上,定了定神,缓缓地吐出一口气,沉着地奏起流水来。
齐王初时只觉那少女宠辱不惊的模样和眼角眉梢的神色有些莫名的熟悉,待那琴声一起,便如魔怔一般僵住了——那专注时微微颦眉的神态,那行云流水的琴音,都像极了年少时的王妃,流水正是卫滢最擅长的曲子。
齐王心里一动,旋即想起这乐伎是高家献来的,高谧那厮旁的本事没有,谗谄阿谀倒是无师自通。他向来不喜欢别人自作聪明妄图揣测他的心意,不过今夜他却不打算和高家那蠢物计较——这份礼送得实在太及时。
一曲奏罢,齐王将那女子叫到跟前,和颜悦色地问她年齿和名字,解下腰间的碧玉龙凤佩赏给她,向高氏使了个眼色。
当夜高氏便将那女子送到了齐王的寝殿中。
齐王恣意挞伐了大半宿——即便生得有几分相似,那也只不过是个供人取乐的下贱乐伎罢了,再怎么哭求哀嚎也引不起他半点怜惜。
一直到月斜星微之际,他才终于尽兴,疲惫又满足地闭上眼。
半睡半醒之际,突然有下人来禀:“殿下,不好了,王妃......”
齐王听到王妃两字一个激灵惊坐起来:“王妃怎么了?”
“王妃她......”那侍女惊恐道,“王妃她不行了!”
齐王愣了愣,轻轻将那侍女的话重复了一遍,一时间弄不明白话里的意思,茫然地看了一眼倒在榻边不知是死是活的琴伎,那似曾相识的面容像一道闪电劈中了他。
卫滢不行了?怎么会不行呢?是因为那药吗?可那僧人明明说过,这药只会让人迷失心智,绝不会有性命之虞......齐王心乱如麻,翻身下床披上氅衣便往殿外跑,他的寝殿距王妃的华光殿不算远,然而他心中惊惧,脚步虚浮,那条路仿佛永远也走不到头似的。
“王妃如何了?”他终于走到殿门,守门的两个婢子只知垂首呜呜低泣,竟连话都答不出。
齐王将他们往旁边一推,跌跌撞撞地往里冲。
他突然感到有些不对劲,他每次来华光殿,乳母张氏必定会迎出殿外,可他一路直冲进来却不见张氏的人影。
齐王当即想要转身,就在这时,华光殿沉重的铜门在他身后阖了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