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离开后,离愁也被里面传出的香味深深吸引,忍不住走上前去。
在墙洞口嗅了半天,也没嗅出这令人直咽口水的到底是什么菜,问主子道,“大人,这厨房在做什么菜?怎么这么香?”
楚南辞扭头白了他一眼,心下想,你问我,我问谁去。
别说是离愁了,就是他也没吃过。
“走,进去看看。”楚南辞说着,推开院子的门,径直走了进去。
离愁当然得跟上,他虽不是吃货,但没有人能抵挡住这样的美味,刚吃过饭的他瞬间又觉得肚子空了一块。
两人刚走至门口,便听到里面有声音。
“姐,这段时间你都去哪儿了?怎么也不回来看看我和阿泽,你可知道姐你走后我们是怎么过来的吗?学堂的生意越来越好,招收的学员也越来越多,附近好些镇子上的人听说咱们学堂后,争先恐后跑来学习。你走后的这段时间,咱们学堂已经足足招收了快五百学员了。”
“五百学员了?”叶知秋感到很是惊讶。
虽然五百学员在新代几乎比不过任何一个学校,可在这个人人都赶着填饱肚子的时代,能有五百个孩子走进学堂学习,已经很难得了。
她知道,大部分的孩子并非真的是想来学习,而是冲着学堂的政策。
毕竟只要成绩好,好好学习,不但可以减免学费而且还可以挣钱,为家里分担。这可比外面做活轻松多了,而且像他们这种没力气个头小的根本就没人要。
不仅孩子可以挣钱,孩子的父母亲也可以跟着享受学堂的政策。
许多常年找不到活干的家长,听说只要把孩子送进学堂就可安排活计,便想也不想赶紧把孩子给送了来。
在粮食紧缺人人自危的当下,有活干就等于不会被饿死。再加上叶知秋离开学堂之前,针对学生家长所制定的其他惠民政策,让更多的家长不再将本该念书的孩子当成劳动力,而是心甘情愿送他们进学堂,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求生存。
有了学生还得有夫子。
少夫人曾说过,一个学堂想要发展得长远发展得越来越好,夫子尤为的重要。所以在寻找夫子这件事情上,春秀从不敢马虎。
为了寻找到厉害真正有学识的夫子,春秀四处打听,跑遍了周围相邻的好几个村镇。她虽然在少夫人的教导下识得些字,可到底是半罐水,上不得台面。
秉着对孩子们负责的态度,学堂新进的每一位夫子春秀都让老爷亲自过了目。经一番考试问答,老爷点头后,她才方敢将人带到孩子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