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婧中午放学,没想一进门定元已经在家里了,做好饭等着杨婧和杨扬,另定元欣慰的是,杨婧和杨扬并没有拿家里一分钱。
吃完杨婧终于憋不住,杨扬午休的时候杨婧就问定元:
“我都不知道姥姥生病了,你咋不去看?就剩那一个老人了,好歹进了医院尽了心,也不咯的荒!“
定元说:
“我咋没去看,刚生病的时候就去了!“
杨婧:“那你不去看着办丧事,咋跑回来?“
定元:“哼!你姥生病的时候我过去,人家跑了几圈出去,都没给你姥买上一片药,人家丫头说刚感冒,跑出去三趟!“
杨婧知道定元说的是李建国,可杨婧不谙世事,比较单纯,责问定元:
“你明知道没个儿子,让那三个女儿怎么办?大不了咱少吃点穿点,办了算了,这么多人送走了,也不缺一个,谁的德行谁积呢!“
定元听懂了杨婧的意思,是怪自己不去做事,定元无奈的说:
“你不知道他们的情况,我跟你那大姨爹去了,那李建国外面跑了三趟,还话里话外的意思说我们都有钱该我们出,他是上门女婿,按照规矩,就是半个儿子,我掺和,人家领的面子事情,还要说风凉话,我跟你大姨爹都不管!“
杨婧猜的也就是这个样子,不由得挺伤心的,桂兰和有山去世,好歹儿孙满堂的,虽没进什么好医院,没有请名贵的医生搞的轰轰烈烈,起码孙子孙女的,都围在跟前,不嫌弃的给擦给洗的,看着都让人觉得暖心,谁都有一死,起码是明明白白,辛苦了一辈子,临死没有落得无人收尸的落寞样子,算是对得起来这一世了。
定元看着杨婧落寞的样子,安慰杨婧说:
“你不懂,在农村,很多老人得病就是不去医院的,相当于风俗了,就这么个情况,也不是我们心眼小,没办法,落到那个人手里了,就得糟这下子罪,我也是尽力了!“
这下杨婧明白了,或许是自己在农村没待多久的原因,的确不知道是这样的情况,农村生活就靠那几亩地,又选择的花钱也是应该的,小的和老的,活着的和垂死的,不用教,大家都会选择。
桂香怎么送到了山里,怎么办的事情,杨婧没有参与,压根都没有看见,定元也是最后送人的时候又去了一早上,就像躲瘟神一样的逃着回来。
桂香的死,把一代人画上了句号。这个句号画的特别的圆,圈起来这里人们对生命的选择,对生的人的希望。
无论是定奇,是桂兰,是有山,都作为一个平凡人,用生命的结束阐述着自己的平凡,至于功劳,至于生前的荣耀,大概再也没有人说起某个工厂手工刻的大木牌子,谁也不记得老实巴交,一辈子只会伺候人,自己饿着也不扔孩子,更不会饿死家门前的一条狗,谁也不记得那个坐村头的木庄子上,打牌的老妇人!
西北的生活,就这样平淡无奇的改变着,村里浇灌的水渠慢慢干涸了,人们慢慢转移到了城里,边打工边种地,还有能睡的下三十人的大炕,逐渐废弃了,纷纷盖起了转瓦房,睡上了干净的盘热管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