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有不少朝臣, 谏议齐王殿下坐镇神都,但皇帝陛下并不纳谏, 道大哥英年早逝, 四弟为其在世的唯一同母兄弟, 当出入同行, 此去南征,兄弟齐心, 共为大殷江山而战。
依皇帝陛下如今这脾气,被私下授意谏议此事的朝臣们,在劝不动皇帝陛下后, 也不敢再多劝什么,纷纷熄了火, 就连太后娘娘在此事上, 都拦不住皇帝陛下,旁人还有何可作为呢,只是见之前疯疯癫癫、沉迷于炼香一事的皇帝陛下, 忽像振作了不少, 将一应朝事安排得妥妥当当,领军进发, 那意气风发的劲头, 瞧着颇有几分似是平定乱局、尚未登基之时,那时的皇帝陛下,尚不知妻子身亡一事,大权在手、江山将得, 可谓是北境第一得意人,哪里是后来御座上那个失意疯癫的鳏夫呢?!
……如今复又意气风发,陛下这是,终于……走出了丧妻之痛?
世人多不知此次南征内情,哪怕身居朝堂之高,唯有寥寥几人,知悉皇帝忽又振作的缘由,对此缘由,齐王宇文沨每见皇兄一扫先前颓丧,征心似箭,心中便忍不住感慨,一个大哥,一个二哥,此二人这等人物,却都难敌一袭石榴裙,所谓倾国倾城,并非虚言。
但,于他宇文沨,倾国倾城,唯色而已,色字,可赏焉,可玩焉,终归只是玩物罢了,真正该紧紧握于手中的,是至高无上的权势,倾国倾城虽好,但也有容颜老去、白发苍苍的一天,唯有权势,毕生紧握于掌心,才是永恒。
如此想着的同时,他也在心底,感谢这份倾国倾城,感谢因她的存在,从前他暗中可借此屡挑争斗,如今,也可以她为引,将北境的皇帝陛下,送上一条身败名裂的死路。
……从前再怎么疯疯癫癫、亦未误国的北殷皇帝,这一次,真要为一女子,成一昏君,昏聩而死,他特意命他随行,监管在身边,固有防他这弟弟,留守神都城褫权之意,但其实,在某方面来说,如此命他随行,也是称了他的意了。
……原本有一法子,不必如此大费周章,简单许多,却因妇人之仁,不得施展,迫得他不得不生造出萧观音身处南国之事,辅以种种“证据”,将此事传入二哥的密报网中,在征途上设好陷阱,引得二哥一步步踏入,将一切皆已布好、展望着大好未来的他,有时候,也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样一个旖旎难忘的春月夜,想起在淡蒙月色下,他曾遇见一白狐,曾捡起一只莹白的玉珠耳坠,想起他曾想着有朝一日,要将这只狐,圈养在金屋之中,叫此人间绝色,从此只为他一人所赏。
……但大哥行事,出乎他之所料,生前既不可得,死后共赴黄泉,曾经,毫无弱点的大哥,在他心中,几是坚不可摧,后来倾颓如山倒,叫他为之深深警醒,向权之人,不该为情|色所迷,他于心中,深深告诫自己,决不能再步大哥后尘。
……也应不会了,倾国倾城都已不再,天下间还有何人,可动移他心?!
散着黯淡星子的沉沉夜幕,倾压着灯火熹微的连绵营寨,于夜色中信步闲走的宇文沨,走至帝帐附近,见帐内灯火通明,皇兄的身影,黑沉沉地映在帐上,他人在帐中,负手踱来踱去,似难安眠。
……如此夜深未眠,想是在为不久后与妻子的团圆,欢喜到难有睡意,只那团圆,实为幻影,这般一想,他倒有几分可怜这兄长了……
……也不知,他这兄长,与他到底是否是一母同胞?
是也罢,否也罢,终归都与父王和大哥一般,打下万世基业,终为他宇文沨,做了嫁衣裳。
自北境崇宁县,被救劫至南国,约莫二十月的时光里,萧观音一直被拘在这方雅苑里,未曾离开,一日,已是初秋时节,庭中枫树略染红意,于室内弹罢一曲箜篌的她,曲罢,出神孤坐许久,方注意到地上落有一道人影,她侧身看去,见是站在室外的阿措,周身沐拢在暮光之中,不知是何时来的,已在此处望听了多久。
“你想出去走一走吗?”
在见她侧首看来后,他轻轻地问了她这句话,黄昏时的秋日暮光,澄澈地落在他的眸中,他唇际微弯,有淡淡笑意浮起,干净剔透,如秋阳下的一捧清澈泉水,日照见底,不含半点杂质。
自被拘在这处雅苑,萧观音一直未能踏足外出半步,每日所见,除了时不时过来的阿措,便只有那四五名苑内侍女,在如金的暮光中,第一次随阿措走出此地的萧观音,方知苑外竟有重兵重重把守,阿措说是带她出去走走,但却引她上了一辆马车,驾车的车夫,看着就不似普通人,而似兵卒,随着马车一同离开的,是一列列的便装卫兵,饶是萧观音对军国之事再不敏感,也能感受到这份极不寻常,之前她以为她被秘密拘在此地,只是阿措一个人的事,但这般看来,一直以来,都不是……
感觉有大事将要发生的萧观音,难抑心中惊惧与迷茫,看向与她同坐一车的阿措,这一唯一可为她释惑之人,但阿措并未为她解释什么,只是如当年在家中青莲居时,淡笑着对她道:“不怕”,那时,仍是哑侍女的阿措,一笔一画地,在她掌心写下了这两个字,时隔多年,他亲口对她说出,目光清澄,似仍是当年的少女,素日眼中,只有她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