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行之在暗处, 指认完了人,一回头,看见个傻楞楞的吴明瑞。
景行之在暴怒和清醒切换毫无间隙,行事又条理清晰,吴明瑞哪还能什么都察觉不到。
吴明瑞眼眸垂下,道:“原来行之你没生气啊, 临危不乱, 还在观察太白楼大厅中其他人。”
“不。”景行之摇头,语气一本正经, “我很生气。”
“不过发泄了就好, 要是只顾着生气, 反而放过了要害我的人,那我就还要继续遭受无妄之灾,岂不是得生更多的气!多划不来!”
吴明瑞听完这一席话,心中颇为佩服, 面上带着感慨之色。
他再一回想自己表现, 肩膀顿时耷拉下来:“那也是行之好气量,不像我,我只知道着急。”
景行之定定看了他几瞬,然后低了头, 叹气:“明瑞兄……不觉得行之心机多就好了。”
景行之语气低落, 还低着头,显得比吴明瑞更情绪低落。
见好友忽然低头叹气,这般异常模样, 吴明瑞立马贴心地想道——是不是自己刚刚嫌弃自个儿的话,被好友听在耳中误会了,将那份自我嫌弃听成了疏离!
他怎么会疏离行之呢?只是觉得自己帮不上什么忙,只能无用地着急,实在无能。
“怎会!行之莫多心!”吴明瑞出声安抚好友,“听行之的意思,再看今日的情形,怕是真有人想对你动手,藏在暗中,做些鬼鬼祟祟害人的事。对付这种人,当然要多留个心眼!”
怕自己嘴拙,安抚不了好友的情绪,吴明瑞摸了摸后脑,干脆直白地道:“对坏人使心眼是保护自己,行之是什么人,我最清楚了。”
这下,轮到景行之懵了!
甚至他一颗厚脸皮的心里,都忍不住生出一丝丝愧疚来。
明瑞兄真是个好人啊,自己这个大坏蛋还哄他玩。
虽然景行之是为了让明瑞兄别自责没帮上忙的事,也是为了弥补未来可能会产生的朋友间的关系缝隙。但这一刻,景行之还是有了意外的负罪感。
怪只怪,明瑞兄是个真君子吧!而景行之自忖自己算不得小人,也不算君子,他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
景行之想通这点,抬头浅笑,露出白净整洁的牙齿,抬手抱拳道:“那多谢明瑞兄谅解了!先前得明瑞兄那般信我,小弟心中感动得很。”
景行之仔细算来,他心理年纪比吴明瑞还大。可两人相处间,吴明瑞是着实把他当弟弟待的,照顾之意十分明显。
景行之心道也许是古代人确实心理成熟得快,他们受着尊老爱幼的教育理念,所处的社会更是将这一点贯彻到方方面面,由此而言吴明瑞也是个“长者”。
这一声小弟,景行之真心实意。
吴明瑞听得心里一热,瞧着景行之尚留两分青涩的面孔,心里热血道:“行之说的什么话!你我二人可是同一舍房住过的兄弟!”
******
回到住处,景行之别过吴明瑞,先回了院子看柳方。
柳方许是上午逛累了,躺在床上阖眼睡着了。
景行之偷了个香,乖觉地去外间看书,不吵柳方睡觉。
一个时辰后,汪庄站在外间的窗户外,敲了敲窗框。
景行之朝他做了个“嘘”的手势,然后自己走到外面院子里。
“庄哥,你查出什么了?”景行之问道,顿了一下又补道,“和汉南府那回有关吗?我后来想想,发现我没得罪那姓屈的。”
程欢虽然想害自己,可程家和屈家不合,两家子弟自然说不上什么好交情会出手帮忙。所以屈家的人动手,肯定有原因或者好处!
当时看在那姓屈的人的爹不容易和银子的份上,景行之没在意,放过那人一马。可这回再遇事,他不免就联想到了之前遇到的陷害。
最关键的,这两回被害还有相通之处!这回动手的人,拿他去汉南府的事做文章,说明对方知道他去过汉南府;而两回一致的特点,便是动手的人目的一致,都想败坏他前途。
上回遇害的河堤,脸毁了人就毁了;这回则是更狠的诛心。
正值备考的紧要时候,如果心神动摇,注意力无法集中,看不进去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前途危矣!
如果景行之真是个单纯的少年郎,在太白楼被群口所责,怕是只会面红耳赤地生气辩驳,甚至就连阐述真相,也会被人强行误解。
众人误会后,自然免不了责骂鄙夷。少年郎委屈得要死,就会被打击得连书都看不进去,还提什么乡试,说什么前途。
再往后拖些时日,少年郎乡试没中,说话有什么人听。到时候景行之证明了清白也无用,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这就是诛心的狠处。
景行之脑子转得飞快,把思路给捋清楚了,心里升起一股恼意。
无缘无故就要毁他前途,一回不成再来一回,步步紧逼,好生歹毒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