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美玲被万帆奇特的比喻逗笑了:“你这比喻不恰当,那咱们不也成山羊粑粑了吗?”
“我是说别人,当然不包括咱俩,咱们多纯洁呀!小丫头!还没告诉哥上集买啥呢?”
“这不再有半个月就开学了,我想到公社供销社买些学习用品,咱们这里供销社黄了,买学习用品都没有。”
这个小呆瓜,买学习用品等开学买不也来得及吗,供销社离中学满打满算也没超过二百米远,她这是急得哪门子呀?
云华公社供销社就在国道边上,离国道有二十米远的距离,云华乡的集市就在供销社前面和国道对面空闲的区域里。
万帆和谢美玲来到集市的时候已经是早晨八点,集市上现在正是上人的时候,从四面八方汇集过来的人熙熙攘攘。
九一年红崖县一个乡只有一个集市,每隔五天开一次,因此农闲时候上集闲逛和买东西的人多如牛毛。
九十年代正是国家人口鼎盛时期,集市上大姑娘小媳妇遍地都是,至于骚老爷们更是如过江之鲫。
万帆和谢美玲把自行车推到供销社边上贸易货栈一处墙根处,支好锁上,然后先走进了供销社。
供销社里的人与外面相比也是不遑多让。
这个时期供销社就已经不景气了,众多个体小店的出现受冲击最大的就是供销合作社,除了化肥农药等国家还没开放的商品外,供销社已经没有一点竞争力了。
大队级别的供销社已经纷纷缩减经验项目,有的已经关门大吉。
而公社级的供销社还有五年左右时间的苟延残喘,现在还能看到它一点虚假的繁荣。
一进供销社,谢美玲直奔具组,低头在柜台上寻寻觅觅。
“你都准备买什么东西?”万帆挨着谢美玲站着,从谢美玲身上散发出的淡淡香气让他有点目眩神迷。
“就是本和笔,再想买两本课外书,姐姐!把这几样东西拿给我看看。”
谢美玲的嘴很甜,管柜台里一个一脸波浪纹的中年女人叫姐,这让万帆想起他在京城管五十岁的大妈叫小姐的经历。
想笑没敢。
柜台里的服务员把谢美玲要的东西拿出来供她挑挑拣拣。
女人办事儿就是磨叽,买几个本还挑挑拣拣的,万帆在一边看着就有气。
“真磨叽,不用挑了,把所有的作业本一样来五本就完事儿。”万帆对着售货员道。
谢美玲一听急了,小声对万帆说:“哥!没那么多钱。”
“我有。”
“你有不是你的吗!”
“你都管我叫哥了还分什么你的我的,来一样五本。”
待售货员把所有叫本子的东西一样五本摞到柜台上万帆傻眼了,柜台上摞了一大片。
万帆没想到会有这么多。
除作业本备课本外,单是那种塑料皮的笔记本各种各样从小到大就十几样。
这用什么装呀?早知道在家带个书包来就好了。
万帆想了一下,回头就到了具组的另一个柜台,对着柜台里货柜上挂的书包一顿扫描。
“大姐!把那个画熊猫的粉色书包拿过来看看,要最大号的。”
这是柜台上挂的书包最好看的一个,虽然粉色有点暧昧。
这是帆布里外面挂粉色绒布面的书包,而且那熊猫和竹子竟然是绣上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