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余条税舟,当然不可能全都是满载了黄金的宝船!否则的话,那也太过夸张的,这说法,只不过是略微的一些夸大,就如那坊间传闻的税舟中黄金多得让吃水极深的船舟都快要触底了一般。
实际上,真正的黄金,不过是数十箱之数,更多的,是一些‘宝物’,贡品,还有地方出产的一些特色。
这些东西当然都价值连城,可问题是,很多东西,实际上是有价无市的,因为寻常人拥有这些东西,根本没用,或者说,根本发挥不出它的价值出来。
就好像一贫农之家,给他一块有价无市,根本卖不出去的原玉石,有用么?说不定,人家最多当做一块脚垫,或是矮凳,而不是再花钱让人打磨,分割,雕琢,最终成为美玉。
当然,除了这些‘原料’之外,也有许多更为珍贵珍稀乃至珍奇之物,但这些东西说多不多,相比起那数十箱黄金的价值,估计也就差不多相等罢了。
至于遇到了那种万金难买心头好的,自然又要另说。
总之,这批税舟自然全身是宝,故而也值得每年都需要一支边军劲旅专门押送,且那每年一变的领军之人,更是拥有调动地方为己用的特权,一切沿途更是要为之让道便宜。
然,这些,却又是另一重障眼法,目的,是为了每四年混入其中的一本看似普通的铁书。
精金。
那是一种真正的万金难求的国之重器,这种材料从不出现在任何纸质书面之上,只有皇家秘密豢养的那群人,才知道其用途,用法,以及意义所在。
一克精金的价值,对于一国而言,便是一千金,甚至一万金都难求,而更难得的是,这东西,还十分难以寻觅,万千河山,都未必拥有一座矿脉,而每一座矿脉所产精金,不仅有限,还十分凶险,因为其所伴生的矿物,拥有非常致命的危害,寻常人只要与其接触得久了,身体自然便会受到严重腐蚀,轻者成为废人,重者直接身死,且死状极其凄惨,令人不忍直视。
而林岳镇附近,恰巧就有这么一座精金矿,在山冀国开国以来,便一直开采至今,从最初的每年可出产‘一书’,变成了每四年可出产‘一书’,可以说,那座矿脉,已经到了快要油尽灯枯之时了,而整座山冀国,除了此处之外,别处三地,已经彻底采空,再无出产一丝一毫。
故而,林岳镇才愈发的显得重要,至于山冀国周氏为何没有直接将这里化为禁地,则是害怕太过掩人耳目,反而有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作为,引来于此毗邻的水楝国以及同样与此不远的大云朝注意。
随着精金一物的耗尽,山冀国亦是愈发的力不从心,故而先帝才有些穷兵黩武的意思,不是他不知道国耗严重,而是他不得不这么做。
赢,就一切好说,也许可以在凌霄国内,找到新的矿脉!输,那也就无所谓了,毕竟到头来,也是一死。
当然,先帝估计如何都没想到,这林岳镇的矿脉出产虽少,却断断续续,总能吊着山冀国一口国祚,反而是自己先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如今新帝登基,却已经是一片河山崩毁之际了。
铁书具体作用如何,没人知晓,但这么多年,林长青坐在这个位置,隐隐约约却也有了一种直觉,那就是只要有这铁书,那么山冀国将亡未亡,便有可能继续吊着这口气而不死,那么他已经做出了选择,就能有更多的办法与机会,在这亡国之际,做些更多的东西与事情。
转机,往往便都是在这些看似绝境之中,慢慢地被有心人扳回的。
可现在,侯天三前来抢夺此物,那么其用意,也就不言而喻了,至于其身后之人,不出意外,只有三位,第一,便是当初那位‘大人’,真正手眼通天的人物,目的,也许是为了自保,也许是为了逃难,更有可能,是为了当上那万人之上的开国第一人!至于能有几天?几月?几年光景?又如何?无所谓了。
而第二,则是敌国,最大可能,当然是毗邻林岳镇的水楝国了,但凌霄国自然也不能排除,至于大云朝,亦不例外,哪怕大云朝幅员辽阔,但这东西,亦是万中无一,更何况,若能夺得此物,哪怕与拿捏住了山冀国的命门,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且,到时山冀国内乱,凌霄与水楝一同来争,届时大云朝便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且还是蚌鹤相争,它就成了看戏渔翁。
至于第三,那就是那站在王国深处,隐藏得最深的一群人了,至于他们的目的,想法,估计就不是一般人所能琢磨得出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