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大型古装正剧的剧组找上门来, 邀请王青青担任服装师并且表示要把剧组的戏服都交给颐绣堂制作。
平白无故送上门的肥肉让王青青有点儿懵, 制作或出租戏服的商家在演艺圈都有自己的关系网,这个圈子没人领路外人很难插足, 她跟演艺圈全无关系,怎么就突然有这好事儿找到了头上?
虽说有些摸不着头脑, 王青青还是热情地回复了对方,电话里联系过之后剧组派来了副导演和总美工师来跟她沟通。
总美工师跟王青青握手,言谈间话里有话:“塘西汉服周的时候我去听过梅老师的讲座,梅老师对汉服形制的深入研究令人十分敬佩, 我当即就给我们总导演推荐了你,还希望梅老师千万不要推辞,务必加入到我们的团队里来。”
旁边儿的副导演也明里暗里表示要不是有总美工师的推荐, 剧组就要错失了她这位出众的人才, 听话听音,这两位的意思王青青心领神会, 她从善如流地先谦虚了一番后又表达了谢意,接着隐晦地暗示这笔生意若是能成,一定按合同金额给付相应的酬劳。
大家都是人精, 交流起来毫不费劲儿,一顿饭吃下来,双方就明里和暗里的合作都达成了共识, 速度极快地进入了正式洽谈阶段。
“我们这部剧是历史正剧, 总导演的理念是在服化道方面全都要尽量贴合史实, 所以这戏服的形制一定不能出错。”
甲方爸爸提出了要求:“但这毕竟是戏不是纪录片, 适当的艺术加工美化还是很有必要的,学术界的大拿倒是能指导服装形制问题,但是在形制正确的基础上如何进行艺术性的美化想来诸位专家们未必有梅老师有想法,还望梅老师千万不要藏拙,务必全力以赴才好。”
剧组选中王青青不是没有道理的,若是为了保证形制正确请了学术界人士做顾问,那必然还得另外安排服装师跟顾问反复沟通,效率低下不说还容易产生意见分歧,王青青能兼顾两者之长,选她能省不少事儿。
再则说颐绣堂的汉服在全网都是有口皆碑的质优价廉,王青青又是颐绣堂的老板,选她做服装师还能省了跟厂家的沟通环节,又能省不少事儿。
因为这几个省钱又省事儿的原因,所以总导演才在总美工师的怂恿下抛弃了自己的关系户,选择了跟娱乐圈八竿子打不着的王青青。
王青青连夜通读了副导演提供的资料,第二天早上就按照甲方爸爸提出的还算明确的要求出了构思图,总美工也不知道是看在即将到手的回扣份上,还是真的认同王青青的审美,一点儿意见也没有就让王青青打了小样。
小样发给了总导演,或许是想吃回扣的这二位暗中出了力,总导演只对颜色搭配提出了一二点修改意见,并未有过多刁难。
甲方爸爸的要求对于王青青来说就是送分题,她完成的一点儿难度都没有,这笔生意意外的顺当,几件样品成衣由副导演带回去给总导演过目,三天后副导演就带着合同回来了,紧接着第一笔款子就打进了颐绣堂的账户里。
新剧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王青青有条不紊地在完成合同的过程中顺便扩充了自己的团队,设计、宣发、生产、客服、售后全部员工加起来,足有四十多个人。
王青青退了妇产医院旁边儿的套房在近郊的工业园租了办公楼,颐绣堂终于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网商店铺了,正式迈入了小微企业的范畴。
新建设完成的团队在王青青费心的领导下经过几个月的磨合终于步入了正轨,新聘请的几位设计师都很有才气,就算没有王青青出图,也能维持一个月上新一次的频率,生产销售这块儿有老员工带领,更是不用王青青多费心,众人各司其职,整个团队运转极其顺畅。
剧组也完成了漫长的筹备过程,终于正式开拍了。
虽说这是一部历史正剧,剧组为了收视率还是启用了好些个正当红的流量明星,整个主创队伍一水儿的高颜值小生小花,穿上王青青用心设计搭配的戏服,再加上高质量的场景道具布置,每一帧画面都能让人眼前一亮。
开机仪式过后剧组很快就放出了定妆照,主要演员们的海报下,全是一群嗷嗷叫着舔屏的颜狗们。
王青青对于总导演的要求理解的很透彻,现在的观众们审美眼光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挑剔了,简而言之就是观众们越来越不好糊弄了,想要讨好观众,那在这部披了“历史正剧”皮的戏中,服化道就不能偏离史实太远。
掌握住这个大前提,剩下的就只要“美”就完事了。
她有服装设计的经验,也不缺乏做演员的经历,她很知道戏服要怎么做才能在镜头里显得更好看,经她手设计出的戏服,穿到演员身上全都能扬长避短,本就容貌出众的一众男女演员经过精心设计的服装加持,男的更帅气,女的更秀雅,全都美出了新高度。
王青青前期的调研工作没有白做,诸多的古籍善本也没有白读,她不嫌麻烦地做了一份资料,详细列明了哪件戏服的形制是从哪本古籍里考据出来的,或是哪里出土了同样形制的文物,把每一件戏服的形制出处都讲得一清二楚。
这份资料能给那些挑毛拣刺的观众们一个强有力的交代,总导演收到它时大喜过望,当天晚上就把这份资料截选了一部分放到了V博上,并且毫不吝啬地在博文里圈了颐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