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有一门技术叫做投胎。
如果一定要论个优劣,那么投到了华夏大地上的人天生就比别的同辈人幸福。
这块土地广袤而丰饶,此处生长的农作物美味又富有营养,为人类从游牧到农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这里的动物种类繁多,有的肉质美味,有的有特殊的驭用方法,于是人类得以开启驯养之路。
这儿的矿产丰富,可以极大程度地满足人类对工具的需求,而工具很快就会化为生产力,生产力的上升让此处的人类得以从“求生”走向“产生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而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先辈从筚路蓝缕中走出,他们一路刀耕火种,与自然和命运搏斗,勇于探索尝试也敢于创新,更舍得传授,所以,这块土地的精神和技术从不曾断绝,更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地传承。
但在这广袤无垠的世界,不是每个区域都能够像中国一样生来就点满了幸运值的。
当华夏人驯养蚕,并且得到第一件可以不由气候决定产量的织物时,欧洲人还在和羊毛、亚麻做斗争;当亚洲人产出第一匹棉布,给买不起裘皮的平民提供一份温暖的保障时,欧洲人还在和羊毛、皮革及亚麻做斗争。
羊毛保暖,但在处理和清洁技术不到位的中古时代免不了会有气味。
亚麻透风,但产量受气候雨水限制,并且在冬季无法满足保暖需求。
至于皮革……原材料来自兽类,生产过程复杂不说,在饲养牲畜过程中还需要付出极大代价,饲养一头牲畜所要耗费的草料化作农田的话,足以养活一大家子人了。
而且无论是羊毛还是亚麻都是粗纤维,质地粗糙是避免不了的,也因此,可想而知当这些受够粗糙布料折磨的欧洲人在第一次接触到来自东方的丝绸时是怎样的惊为天人。
因为生活捆绑了他们的想象力,起初这些人都以为丝绸的原材料是一种特殊品种的羊,并且在之后的几百年里一直想方设法想要找到这种羊。
无独有偶,在接触到棉花的时候,欧洲人也认为这种柔软的纤维是从长在树上的羊身上撸下来的。不过这次他们的运气比较好,比起只能在中国饲养,且被封建帝王和沿途商贩严格保守秘密及来源的桑蚕丝,棉花的封锁并没有那么严格,欧洲人很快就发现了这种“白色黄金”要如何获得。
但认识这种作物并且了解种植方式并没有什么用,棉花喜爱高温多雨,大部分地区气温寒凉的欧洲,尤其是北欧地区并不适合这种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即便是几个世纪后的现代,棉花对于欧洲绝大部分地区来说都是昂贵的进口货。
对面积狭小、大部分地区都是水域的威尼斯大公国来说也是如此,他们那儿的棉花都是由马穆鲁克王国采购来的。
不过,曾经先后抵抗了蒙古入侵和十字军东征的强盛的马穆鲁克王朝如今正值内乱,这也给行商增加了难度,棉花的价格更是一路水涨船高。
所以,用棉花来包裹玻璃器其实也是一种炫富的行为,完全是锦上添花。
但,锦上添花不是说花比锦重要啊!
大明的皇太孙显然对玻璃器没什么兴趣,却问起棉花的来历什么的,完全是本末倒置啦!
不过也不是不可以哈,反正生意一样是做,卖玻璃是卖,卖棉花也是卖,这几个威尼斯商人眼珠子一转,原来想要按照套路再编个有关棉花的神秘来历,描述下自己采购过程的困难,但在皇太孙似笑非笑的表情中,他们咽了口唾沫,还是照实说出了这些棉花的来历。
……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这位皇储脸上的表情和身上的气势,充满了【敢说谎就揍你】的味道。
怪可怕的。
“马穆鲁克王国?”这是个他没有听过名字的国家,木白立刻让人取来画板,请这几位商人一一在画板上绘出这个国家所在的位置。
一人一幅,又是同时作画,自然无法串通作弊。
但是木小白显然是想多了,在这个卖方市场的时代,这些商人为了能在大明采购到足够多的货物才不会做出这种得罪他的事,他们恨不得将肚子里所有知道的东西都倒出来以讨好这位大明的皇储殿下。
威尼斯商人先是敬畏地看了眼面前白得好像是雪花一般的纸张,又壮着胆子伸手摸了一下,随即就为这种比女人皮肤还要柔软光滑的质感震撼不已。
他立即在心中的采购清单上增加了纸张一项,并且放在了清单的前排位置。如果他将这种纸带回去,就连教廷都会为了它而疯狂吧。
这年头的商人兼职探险家,为了活着回到家乡,这些人基本上算得上十项全能,未必样样精通,但基本功都还是可以的,因此几个威尼斯商人交出的作品还是让木白有几分惊喜的。
宋元的海上贸易相当发达,因此传下的海图也相当详尽,尤其是东洋地区,甚至连岛屿、物产都标注了出来,但对于西洋地区,尤其是真腊和苏门答腊以西的地区就极为陌生了。
在以往,华夏的船只会在这里卸货返回,后面的路就交给大食商人和波斯商人了。
而这几个商人现在弥补了这部分的空白,虽然在东进的过程中这些商人一路跌撞,在大海上翻滚打圈无数次,但对于这部分地图他们还是相当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