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秉安默认了,他知道这行径有些下作, 但他也是被苏泽衡逼到这一步的。苏家劫持邵雍在先, 他利用妇孺在后, 他与苏泽衡都不是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 所以谁也没资格开口指责对方。
“其实你把煜儿送进诏狱也好,只有人在诏狱没了,才能顺理成章躲开所有人的注意,让那两个孩子有远遁山野的可能。”
“哼,想让苏煜假死脱身,我可没那么仁慈。”赵秉安有伤在身,难以久站, 身旁护卫拂完蒲团, 他便捋袖坐下了。
苏泽衡的眼神还黏在那张诡异的星象图上, 对赵秉安的反诘似是不以为意。
“本官遭生父出卖,明日只怕就是大限了,以昏君往日的行事作风,必定会斩草除根, 煜儿与他那未出世的孩子, 该是凶多吉少……”
赵秉安捏着袖角的手一顿,眼睑往下低垂,苏泽衡果然都猜透了。
他没问为何明知是死局还硬要去闯,因为这个问题没有任何意义。
柱国公与武成侯贪得无厌,这些年在北疆妄自尊大,任人唯亲, 俨然就是土皇帝般的存在,国库早年空虚,乾封帝不得不委曲求全,对晋、齐两家种种僭越行为视而不见。
可近几年,江南赋税大增,吏治平稳,朝堂上世家屡屡受挫,乾封帝权柄大盛,内阁掣肘渐小,已经攒够了武力平乱的资本。
以柱国公为首的铁河军团,还有以武成侯为首的屯疆军团,或者说京城里稍有头脑的武勋对圣意的转变基本都有所察觉,但许多人却还没有提起防备的心思。
去年,苏泽均之案曝光,武勋为何群情激昂,一方面确实是为自己不忿,另一方面也是想借机试探一下乾封帝到底对北疆军团是个什么态度。
容还是不容?
尤其柱国公府,那可是当年覆灭漠北军团的始作俑者,萧博远之死最大的祸首就是晋广原,其后受益最多的也当属晋氏一族。
柱国公世子晋恺之尚崇德大长公主,先帝膝下唯二幸存的女儿,出身书香名门。崇德长公主膝下三子,落地即封子爵,次子晋睢尚乾封帝长女溧阳公主,生子晋恾,时年三岁,加身从二品轻车都尉。
乾封帝这么多年一直对柱国公府荣宠有加,去年户部贪渎之案后首先补给的就是铁河军团,这让京中武勋稍稍挑动的神经得到安抚。
可是晋家在北疆风光太久了,不免有些得意忘形。铁河军团是朝廷编制,在北疆,他们直呼晋家军。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河北总督府辖下三位巡抚,接壤防线的平夷道巡抚曹真,出自京中名门曹氏,是内阁顾椿的得意门生,调任辖区不到一年便暴毙而亡,死因至今未明。曹真是吏部干将,赶赴河北为得是整改军政混淆的乱局,他的死可以看作北疆军团对于朝廷插手的排斥,也可从中看出晋家军的跋扈嚣张,堂堂三品地方大员,说杀就杀,可见在他们眼中王法不值一提。
这件事未必是柱国公授意做的,但晋家却一定要为此事负责任。年初,晋广原有意让世子回朝,分弃部分兵权。乾封帝有所意动,下旨厚赏了晋家上下。
可惜,柱国公府摊子铺的太大了,铁河一系的武勋将晋家推上了神坛,自然要得到相应的庇护。北疆是他们的国中国,哪能让朝廷那些口蜜腹剑的小人来指手画脚,没有二两肉的酸儒秀才也想骑在他们头上拉屎撒尿,那是做梦!
不论京城柱国公府摆出何等姿态,铁河军团都誓死维护着他们的利益,宁反不屈。
这种情况下,晋家再有本事,再小心翼翼,在乾封帝眼里都已经不值得信任了。云州侵田案不过是随意找的一个由头,只要立案,都察院、御史台就会没有止尽的撕扯下去,直到把柱国公府彻底扳倒。
晋家对这件事心知肚明,所以他们不得不反!
至于黄沙军团,那是最好拿捏的,只要有清河郡王在手,这批人便是没有头脑不会思考的莽兽,他们里头不是漠北余孽,就是发配前线的军奴,无牵无挂早就把生死弃之度外。
“我与苏煜有怨。”
“这样才能瞒天过海,任谁都不会想到居然是你把人偷走了。”也只有赵秉安,可以在重兵把守的诏狱中办成这件事。
“呵,你还真是高看我啊。”
“不,是我一直小瞧了你,小瞧了所有人,尤其是他……”若非被人拦住警醒,苏泽衡早在带走邵雍的当夜便会回府,继续成为他父亲的棋子,完成原本“天衣无缝”的计划。
知道了邵雍现在无恙,赵秉安心就安了大半。背后的伤让他跪坐的很费劲,干脆前倾身子支在小茶几上。
“条件呢,两条命,你能开出什么样的价码,你手里还能有什么……”
合着赵秉安的声音,一块磨光黝黑的青铜虎符被轻轻地抛到了他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