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苏自然知道的,他入蜀地,一路上早就领略了道路的艰险难行。他思索了一会儿,“这件事的确有些难度,不过我会好好考察规划。蜀地的路难行的问题还是有必要在下一步开始计划。毕竟茶叶,粮草这些都需要从蜀地供应出去。如果路的问题不解决,将来只怕就会束手束脚。”
听到卫苏这么说,孙章高兴了,“如此最好不过了,”随即又皱起眉头道:“不过如果真要规划修建道路,只怕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不在少数。”
“是的。话虽如此,可我们该做的却不能少,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大事。路修建好了之后,百年甚至千年后都能够惠及子孙后代。我们有能力去为子孙后代做这些事,为什么不尽早去做呢?”卫苏说道。
他已经考虑好了,要致富先修路,这不只是口号而已。其利以及作用,卫苏可以说是一清二楚的。
孙章听这话,自然也就想到了这样做的结果,也只有卫先生才有如此魄力,能看得如此长远吧?
这事还不急,卫苏提上一嘴,目光又落到了地图之上,他指着北边的平原,思索道:“粮食主要就是靠这些地方种植了,不知道这些地方水利情况如何?”
粮食必定离不开水源,虽然如今的蜀地的水患问题经过历任先王的治理,水患已经不成问题了,可水利还是重中之重。
孙章看了一眼,“这个先生大可放心,蜀郡中如今已经普及了先生的水车。百姓饮水浇灌是大大方便了,这两年粮食产量比以前增产了两成,这都是先生之功啊。”
卫苏摆摆手,“可不能算做我的功劳。我知道,秦王为此做出的努力不比我少。还有就是像你这样的,或者底下基层的官员,有你们尽心尽力,方才有今日。”
孙章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暖心窝子的话,心中感动,他来到蜀郡也有两三年了,当然知道百姓的辛苦以及官员的不容易。上任太守的遗留问题不少,那些蜀地的世家阻碍之力也是不小。好在有秦王一力支持,他接手这个烂摊子后,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理清头绪,让蜀郡的政务走上正轨。
当然,其中他耗费了不少精力,可以说是心力交瘁。然而他毫无怨言,他知道,自己只有守稳了大后方,才能让大王,让先生放眼天下。这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抱负。
现在先生看到了他们的辛苦付出,他也得到了先生的肯定,夫复何求?
“先生过誉了。”孙章谦虚道:“我们也只不过是尽自己的本分罢了。”
“有你在蜀郡支撑起来,我是很放心的。你要记住一点,农,天下之本也,万万不可忽视。”
孙章深以为然,就听卫苏继续说道:“我希望你能办学,召集经验丰富的老农,或者头脑灵活的年轻人,让他们学习做研究。”
“学习,做研究?”孙章疑惑,“种地也能像学宫中那般学习研究?”
卫苏笑道:“如何不能?这可是一门大学问呢。”
见孙章依旧不明所以,卫苏这才进一步解释道:“老农根据四时变化,看准天时进行耕种。土地的肥沃,作物耕种的深浅距离都是很深的学问。将它延伸总结出来教学,将好的经验留下,不好的糟粕则取缔。形成一套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的体系出来,你看怎么样?”
孙章还没消化掉卫苏的话,卫苏沉思了片刻,自言自语的又道:“仅仅这样还不够,还要有思想的年轻人,培训钻研。将这个真正当成学术研究,改良种子,改进方法让粮食多产量产。过程虽然会很漫长很艰难,可总比固步自封,不思进取要好。”
孙章听得一愣一愣的,卫先生的话一个字一个字分开来,他能听懂。可连在一起,他怎么就一个字都听不懂起来?
卫苏回过神才看到懵逼的孙章,笑着拍拍他的肩膀,“你现在听不懂没关系,以后会明白的。最最重要的是要留意人才,不管哪方面,只要有思想,有才能,那就是可造之材。”
孙章似懂非懂的点点头,卫苏叹气。可惜他却不能在这里多待,否则他一定要将初步的架子搭起来才敢放手。他所说的这些东西都是破天荒的,这个世界没有的理念。现在只能说是慢慢探索,万事开头难,只要能带一个头,相信人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你放心,我也不是马上就要离开,我在这里的时候会尽量做一个安排计划。另外我之前还在娄国主持种植茶树之时,就费了些功夫,整理了不少有用的东西,相信到时候能够用得上。”
当初弄茶树之时,他就跟经验老道的茶农探讨了树木嫁接,土壤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各个方面。加上他脑袋中还有不少来自后世的见闻,后世人总结的经验,应该可以应付一下。只要将他们引到一个正确的研究方向上,具体的卫苏可以放手不管,让人可以自行发散思维。
卫苏其实也有些头疼,他还想着能在这里等半年。到时候娄国的风云变幻肯定也是需要应变之策的,如果自己在这里也能随时应对。有什么问题也能及时的引导方向,让秦国也能抓住时机得到最大的利益。
可是秦湛哪里可能等那么久?朝中事务还等着他决断。他能来蜀地一趟,只能是短时间内,时间一长,谁知道朝中的魑魅魍魉会不会蠢蠢欲动。别忘了宫中还有个颛太夫人不安分呢,虽然秦湛暂时肃清了其他势力,可谁知道还有没有潜伏在暗处没人发现的。
自己本就打算了让秦湛先回,可秦湛理由也多,甚至让卫苏无法反驳。
“所有的事总不能让你一个人操心完了吧?该怎么做,完全可以安排下去,给底下的人一个锻炼的机会。否则你全都做完了,下面的人又能做些什么?不给他们机会又如何能成长起来?
况且,你又怎么会知道这些事他们就一定不行?秦国大大小小的事务这么多,都一个人操心完了,累死又能做多少?你要知道,秦国并不只有蜀郡,还有草原戎夷,还有邹国的欺压。军备问题,变革问题,这些也都是重中之重。需要齐头并进尽快采取措施,越早实施越好。我等了这么久,等到就是这一天,先生你难道不愿意看到秦国尽快强盛起来吗?”
道理是这个道理,卫苏心中也都明白,只是很多事情旁人都不会理解。像孙章,谢灼,陶瑾他们还好,他们都是他的学生。受到他的思维熏陶,只要解释透彻一点,他们也都还能理解。
可是旁人就没那么容易了,这也是他操心的原因之一。不过卫苏听了秦湛的一番话,已经妥协下来,答应尽快安排好一切,就随他一同回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