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这个阶段,已经不存在几场球并行的情况了,每一场都是万众瞩目,也都是多平台直播。
先进行的是沃尔夫与皮克之间的较量。
赛前所有人都认为这会是一场一面倒的比赛,因为沃尔夫这两年状态是真的很差,而皮克,自从去年阿曼公开赛崛起后,一直状态都不错,这一次港区公开赛,也是一路零封,以绝对碾压之姿杀进了四强。
英格兰主教练敢公然放罗尔斯科夫的鸽子,也是因为他和皮克都对这一次的港区冠军很有想法。
他们并不认为战胜拜耳的王超就一定是无敌的。
这其中其实就隐隐流露出了此刻皮克选手内心的真实想法:他并不觉得自己比拜耳差。
昨天讨论的时候,皮克相对低调,是因为他确实在战术执行力上做得并不好,而且,本身就是拜耳在八进四的时候遇到了王超。
但战术执行力的强弱,跟战斗力的强弱,并没有必然联系。
他去年在孙天龙状态大好的时候,硬生生抢下两局胜利,这是他所有信心的来源。
林梓君不也是因为从孙天龙手底下抢下一局球才一战成名的么?到现在都被誉为超天才。
可我比他还多抢下一局呢。
区区一个被孙天龙虐了27场的拜耳,凭什么被默认为欧洲乒乓球选手的天花板?
皮克这场球信心满满,想要暴打沃尔夫这个德意志二号人物。这种心态有些类似于“我不敢公然宣称我能打赢你,那我就先把你小弟打一顿再说。”
但这场球的激烈却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
面对刚崛起的英格兰人,沃尔夫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顽强斗志。
迪米特里.沃尔夫,其实有一半的华国血统,他的母亲是华国职业乒乓球选手。
正因为受到母亲的影响,沃尔夫从小练习乒乓球,又因为母亲的人脉,他很小就来到华国体校训练。
他有着欧洲球员的高大身材和超强力量,也有着华国球员的丰富战略战术和细腻手感。
他能在德意志这个欧洲乒乓最强国成为二号人物,正是因为他比绝大多数欧洲选手都更坚韧,更刻苦——这其实是华乒选手的特征。
这份刻苦,让他过早的伤病满身,所以近两年才会始终状态起起伏伏。
但当他充满极其强烈的求胜**时,他也会比绝大多数欧洲选手更加能扛。
这场球,沃尔夫在第一局直接被皮克11:4碾压了。
沃尔夫是传统的双面弧圈,擅长中台相持,无论正反手拉球都非常稳定,但他的问题是,打法不够犀利,只有厚度,而无锐度。
这也是他始终无法超越拜耳的原因。
皮克却是那种单项超级突出的类型,他与沃尔夫很少打台内小球相持,都是迅速过渡到对攻阶段,然后皮克的反手开始发威,拧出各种又快又刁的神球,沃尔夫的反手根本扛不住,一次次被打穿。
局间休息时,教练罗尔斯科夫嘴里就没停过,一直在给他滔滔不绝的说着各种战略战术,沃尔夫一边喝水一边点头,喘着气,尽管只打了一局球,额头上却大汗滚滚。
于是等再度回到赛场前,他换了件球衣。
第二局他放弃了自己最擅长的打法,有意识的打控制球,尽量不给皮克主动进攻的机会,给皮克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但可惜的是,他台内短球的细腻度终究还是不太够,而皮克,虽然不喜欢台内斗短,却也并不是真的就完全不行,他依然可以通过与沃尔夫周旋而得到各种各样的进攻机会。
归根结底,新世代的乒乓球已经与几十年前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的球口径更大,导致速度变慢。
新研发的胶皮、海绵和胶水可以制造更强的摩擦和弹性。
各种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几乎可以在球台的任何角度起板。
于是当一个选手的进攻能力强大到一定地步后,你不可能完全封死他的进攻路线。
皮克正好就是这种类型。
他的反手台内拧并没有林梓君那么可怕,但是他力量更大,旋转更强,当遇到长球时反手甚至可以靠快撕和大力反拉打出媲美正手爆冲的杀板来。
而且他的执拍角度很怪,与绝大多数人的反手弧圈都不一样,他的侧旋非常明显,于是球的轨迹比一般选手拉出来的还要飘得多。
沃尔夫努力打控制,但终究控不住,输掉了第二局。
局间休息时,罗尔斯科夫依然滔滔不绝说个不停。
这其实代表着罗尔斯科夫也是非常厉害的教练,他有这么多话要说,代表着在这样极端的劣势下,他依然知道如何利用手头这点东西来寻求逆转的可能性。
当然,英格兰主教练那边同样滔滔不绝,面授机宜。
上午这两位主教练还并肩作战,引发欧洲球迷狂欢,仿佛欧洲各国是一家,可到了下午,他们已经分别坐到球台两侧,情绪激动,口若悬河,脸红脖子粗,宛如公牛,摆出了死斗的架势。
不是他们太夸张,而是因为这次公开赛发展至今,真的已经引发了全欧洲乃至全世界乒协的强烈关注。
有这样一组简单的数据可以说明此刻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