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兵便把这几天来的情况述说了一遍。
原来,元旦后潘建兵发现彭建武与张得益等人做事总是慢腾腾的,潘建兵负责碎浆,彭建武负责筛选,两人以前合作很顺畅,可是这几天自己碎浆后,筛选环节却跟不上拍,需要自己不时停下来,等筛选工序完成了又重新开始。潘建兵要彭建武快点做,彭建武却说,他一直是这样做的,埋怨潘建兵太快了。张得益负责的卷曲和外涂布也一样不能按时完成工序任务。这样持续两天后,潘建兵向何一海和左东明反映了情况,可是彭建武张得益依然如故,潘建兵只好来找唐青莲。
说到这里,潘建兵说:“青青,这还是我这个班的情况。周清那个班情况更不好。他们那个班有些纸的涂布和烘干还要在我这个班来完成。这样肯定搞不下去了!青青你要赶快想办法!”
唐青莲说:“建四叔,他们是不是对拖欠工资有意见?”
潘建兵说:“青青,你反复讲了呀,春节前一定搞清大家的工资。我估计有的人可能有意见,但都没有明说出来。”
唐青莲听后,安抚了潘建兵一番,潘建兵走后,又要何旭辉拿来这几天的生产记录看了,元旦过后四天时间,潘建兵班比平时一共少了差不多四吨纸,周清班少了六吨多纸。唐青莲问何旭辉报告了没有,何旭辉说,这个情况已报告给了父亲和东明叔。
唐青莲要何一海和左东明来办公室,把情况说了一遍,问道:“姑爸,东明叔,这是怎么回事?”
何一海道:“潘建兵与周清前天就来跟我说了,周清反映他那个班的问题出在谢顺泉和左东星身上。我找彭建武、张得益还有谢顺泉三人问了情况,要求他们遵守工序操作规程。他们几个都讲了一些原因,还说以后一定会按要求工作。左东星我没去说,是让东明去说的。”
左东明道:“我找东星讲了。他说以前也有过这种情况,要我不要大惊小怪,过两天就好了!”
唐青莲问道:“一海,东明叔,怎么不在早会上讲这件事?我爷晓得吗?”
“青莲,我想看几天再说。”何一海笑道,“我也没说你给你公公听,他不晓得!”
左东明道:“我也是这样想的。”
又过了几天,生产车间的情况没有改观。
袁桂山知道情况后,找何一海和左东明商量对策,三人下到车间开了班组会,与彭建武左东星几人单独谈了话,但情况依然如故。
厂里开始人心浮动起来,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说,前进纸厂库存越来越多,又拖欠了他们工资,这些人心里有担心、有怨恨才这样的;有人说,股东对唐青莲承包有意见,本来利润都是股东的,这样让唐青莲拿走了一部分,股东便挑起这些人来磨洋工、闹事。议论越来越厉害,湾里一些人也知晓了前进纸厂事情。前进纸厂的工人们心思乱了起来,干事没有了以往的劲头,生产情况越来越糟糕。
生产车间的情况袁桂山早就看在眼里,也听到了这些议论,他心里明白,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其实,从唐青莲坚持满负荷生产,拖欠工人工资开始,他就知道唐青莲的心思了。既然自己都看出来了,左东明那样精明的人难道看不出来吗?袁桂山算了一下,唐青莲承包所得比他们股东的分红还高,这让左东明怎么能甘心!
袁桂山忧心忡忡地回到家里,说起了纸厂工人和湾里人的议论,担心这样下去会影响前进纸厂以后的生产。刘妹辉一听就急了,嘴里念叨着:“这可怎么得了!这可怎么得了!”
唐青莲听了没说话。
袁五华道:“爷,你总是担心些不要担心的事!青青是写了承包协议的!官司打到联合国去都是我们赢!”
袁桂山抬起头来,盯着袁五华说道:“你就是一个蠢包!不说你姑爸、东明叔和湾里人怎么看我们,就说厂里那些人用这种磨洋工方法让我们无法正常生产,你有什么办法来解决?”
袁五华笑道:“爷,不要那几个人来了不就行了吗?”
“不要他们来?你想开了他们?你去看看青莲的用工协议吧!”袁桂山冷笑道,“只有违犯了协议上的内容才能开了他们!他们犯了哪一条?旷工、迟到、早退、导致产品出了质量问题造成了损失?这些他们都没犯!”
“他们不服从安排呀?”
“不服从安排也算一条,但是怎样来认定?建四、周清的安排这些人也在听,就是动得慢点!他们在磨洋工你晓得吧!”
“不会吧?磨洋工还不算违反协议?”
唐青莲说道:“爷没说错,协议中没有规定这一条。我们实行的是产量与工人绩效挂钩,当时以为工人为了效益会使劲生产,所以根本就没考虑有人会这样磨洋工!”
袁桂山问道:“青莲,你有什么办法没有?”
唐青莲说:“我还在想办法。爷,现在还有一个情况,萍姨今天打电话来了,下周尚峰公司的陈主任会来我们厂里实地考察,并考虑与我们签订合作协议。我担心车间这种情况会影响到我们与尚峰公司签约!”
袁桂山听了,苦笑了一下,说:“怎么办呢?这是我们纸厂内部矛盾引起的,政府与纸业协会也不好插手来处理。我工作了这么多年,这种事情是头一次碰到。”
袁五华说:“青青,爷,我看干脆放假算了。”
袁桂山对着袁五华眼睛一鼓,道:“你就只晓得讲一些没用的话!”
唐青莲听后地却笑了,道:“爷,我倒是觉得五华的主意不错。”
袁桂山抬着看了她一眼,道:“青莲,你想到办法啦?”
唐青莲点点头,说:“爷,你看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宣布纸厂放假,把拖欠的工资发了,然后以进行维修的名义请建四叔周清他们来,每天一个班生产!”
袁桂山笑了,说:“青莲,这个办法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