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在朱首辅和几位次辅过来的路上, 杨云清已经和裴安这个皇帝商议过了一番。
朱首辅说的没错,此事的确是不能操之过急,必须拿出相应的章程来, 不然那些女子因为与表哥表弟结亲后生下的孩子可能有问题, 心中要受到一番煎熬也就罢了,若是再因此而被找到了名头休弃, 那么这人生也是太过无辜了些。
毕竟在这个时候,就算夫妻双方是未出五服有血缘的, 最后这生出有问题的孩子之后, 责任也都会推到女方的身上, 在这个时代, 三妻四妾到底是社会主流,能守着妻子不偷腥的还是少数, 这么一来,等那些男的知道近亲成婚生下的孩子容易出问题,还不趁着这个机会使劲偷腥纳妾?到时候宠妾灭妻也有了由头了, 谁让你这个妻子不能生出健康的孩子呢?他们可不会觉得自己本身也有问题。
杨云清的确是想要改革,想要百姓不再因为近亲成婚而酿成悲剧, 但是他也不想牺牲这些女子, 毕竟她们也是受害者。但是说实话, 这件事的推行, 不管怎么样, 都是势必会伤害到这些女子的, 这个只是一个伤害多少的问题, 而杨云清要做的就是让伤害降到最低,尽量让那些无辜女子能尽快回归到一个正常的生活中,不要被流言蜚语所扰。
他主要提出了两点, 一是那些已经成婚的夫妻,如果有血缘的,成婚时间不长尽量和离,但是若是女方不想和离,男方也不得因此而迁怒女方,更不可宠妾灭妻。
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杨云清提议成立一个女子衙门,就是相当于后世的妇联,按照正式官员的待遇给她们,官服办公处也必须一应俱全,这样才能让这件事正规起来。
杨云清第一点提出的事情,也是存在弊端的。就比如若是女子跟男方和离,和离之后的名声总归是受损了些,就算能再嫁,大多数也只能选择低嫁,这是时代的局限,人们总是对女子有着诸多苛责,对她们的贞洁异常在意,就算不是她们的错,最后受到流言蜚语纷扰的也是这些女子。而要是不和离,就算朝廷下旨不能苛待妻子宠妾灭妻,他们私下里没人管着,这怎么做还不是都是由着他们的心思来吗?
而第二点则是杨云清考虑再三才决定下来的。不是说女子和离之后身价低了吗?既然如此,杨云清便将她们的身价提高。若是成立这样一个女子衙门,让那些和离了的女子到这个新成立的女子衙门当值,她们专管的是出台了禁止未出五服有血缘者成婚旨意后,那些借着这个由头宠妾灭妻或是苛待妻子的事情。
杨云清已经可以预见,等这个旨意下了之后,那些夫妻之间若是有血缘的,之后男子还能愿意让妻子生下子嗣吗?有良心的男子有,但是实在是太少了,多数的都是中山狼和负心人,他们会怎么对不能给他们延续子嗣的妻子就可想而知了。
普通百姓家倒是对寡妇再嫁或是女子和离之后再嫁的接受程度高一点,毕竟他们有的连媳妇都娶不起呢,哪里还在意得上别的?可越是世家大族就对这种事情越在意,生怕损了脸面。
历来女子和离或是守寡之后,除非是娘家里对女儿特别疼爱的,不然少有能让和离或是守寡之后的女儿再嫁的,甚至还有的人家把和离之后的女儿当作弃子,觉得平白添了晦气,在女儿有想要再嫁心思的时候甚至还要阻止,这么一来,那些女子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要么是去庄子或是家庙青灯古佛,要么就是深居浅出,不露面人前。
而现在等旨意一出,那些已经出嫁的女子如果是选择和离,娘家若不慈,就算和离之后的日子也不好过,若是不和离,娘家碍于女儿无法生子没有脸面来给女儿出头,这做丈夫要是混账一点,还能有那些女子的好日子过吗?
所以杨云清才会想到成立一个女子衙门,专管这些事情,给那些没有和离或是因为此事和离之后过得不好的女子做主,跟后世的妇联一样,保障女子的权益。再者这么一来,那些有点心气儿和离后走投无路的女子要是能进衙门,也就能有个出路了,这个时候有个官职在身,以前的娘家还有夫家想要拿捏她们也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至于说女子不能抛头露面,还有之后一系列的名声问题,在杨云清看来都不是问题。能想到进这个女子衙门的,肯定是处境艰难,走投无路的,她们的娘家觉得她们和离是耻辱,以前的夫家也更是借着她们生不出孩子而苛待她们,然后和离之后她们周围也自然是有不少流言蜚语的,这个时候,进这个女子衙门之后紧跟而来的闲言碎语又有什么呢?总归她们过得好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