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侯离开后, 宁成渊感叹:“他这样的人,倒是生了个好女儿。”
他指的自然是方诗琪,得知她帮宁映寒逃脱之事后, 宁家父子都对她极为感激,城破之日,宁成渊陪宁映寒一起去了天牢把方诗琪带了出来。
见到他们二人, 方诗琪消瘦的面孔上露出一个释然的微笑:“恭喜郡主旗开得胜。”
随即, 她便晕了过去, 还好太医看过了,没有大碍,只是这段时间精神太过紧绷, 又没有充分休息,此时骤然放松下,便晕了过去。
宁映寒这才放下心来。
“那些宫妃们安置的如何了?”宁成渊又问道。
上任皇帝逃窜时,轻车简从, 妃嫔中仅带了三位他最喜欢的,其余的都被瞒在鼓里,连一个刚出生未满月的小公主都被他嫌累赘留在了皇宫。
事关这些妃嫔, 元康帝不太方便出面, 便将这差事交给了宁映寒。
此时听宁成渊问起,她便如实以告:“她们都恨透了惠盈帝,没人愿意痴心等他回来。想回父母家的便让她们回去, 不想回的和无处可去的,就先住在长青山的行宫。”
宫妃要安置,宫人自然也要安置。元康帝在此事上采取了和女儿相似的策略除了惠盈帝的一些心腹需要换掉外,其余宫人想走的走,想留的留。
至于苏礼, 元康帝本想让他留下,但苏礼为了避嫌,主动请辞,打算和义父苏沈河一起闲云野鹤去了。
元康帝自然尊重了他的意愿。
“魏太师找到了吗?”宁映寒问宁成渊。
魏太师不愧是个老狐狸,离开得比皇帝还要隐秘。甚至没人知道他是何时离京的,连负责守城的五城兵马司的人都不曾发现。
只是之前惠盈帝逃走,一些太师一党的官员们慌乱之下去找他商量对策时,才发现近期一直闭门不出的魏太师其实已经不在京城了。
既然连五城兵马司的人都不知情,大家只能推测他是在京城城门出入查验还没那么严的时候混出去的。
这么一推测,众人讶然发现他逃的比皇帝都早。
而且他做的比皇帝还绝,仅带走了大额银票和一些碎银,带不走的财产,他毫不犹豫地放弃了。不方便带走的家人,他也很果断地放弃了。
皇帝好歹还带走了所有儿女,除了一个未满月路上不方便照顾还会成为累赘的小公主。
而魏太师仅带走了两个嫡子,其余连自己的发妻、庶子、女儿们,全都被他留在了府里。
若不是太师夫人还在,这些日子甚至偶有出门,大家也不会过了这么多天,才发现太师已经不在京中了。
而太师夫人肯为他遮掩,倒也不是为了绝情的魏太师,而是为了那两个和魏太师一路逃走的两个儿子。
魏太师逃得这般果决,显然是知道,新皇若登基,必然会要他的命。
他猜得倒也没错,此时听到宁映寒问起,宁成渊面色肃然:“还没找到,但他做了那么多伤天害理之事,不管耗费多少人手,都定要把他抓回来让他接受审判。”
宁映寒点了点头,魏太师此人绝不能放过。
元康帝正式登基没过多久,秦宣从江西回来了。
要说秦宣,实在是个妙人。最开始魏太师刻意打发他去江西,找了个借口让他调查江西知府是否曾与李辉勾结。他就真的花了几个月时间把江西官场查了个彻底。
和他同行调查的,另有两名京官,一开始这两位就知道此事不过是魏太师刻意打发他们出京的借口,便压根没把调查之事放在心上,每日只是做做样子。
只有秦宣在认真调查。
中途听说晋王起兵,和他同行的官员均是慌张不已,哪还有心思查什么江西官场?平日里连做做样子都懒得做了。
秦宣仍然在认真调查。
直到山河易主,两位官员惦记着自己的前途,私下商量着是否要立即回京。
唯独秦宣,丝毫不见慌乱模样,按部就班,细心调查。让同行的官员们纷纷侧目,也不知此人到底是心宽还是单纯的傻。
如今他回京当日,便在朝上一五一十向帝王汇报了江西官场的调查结果。
若不是宝座上听他汇报成果的皇帝换了一个,他这幅模样,几乎要让同行的两位官员怀疑这几个月其实什么都发生过。
似乎他此去,就真的单纯是在帝王的旨意下,去调查江西,此时调查结束,便回京汇报,一切就这么简单。
岳父看女婿,本是越看越挑剔,但此时元康帝翻着秦宣那份详略得当的江西官场调查报告,都忍不住赞了一声“好”。
年纪轻轻,就这般沉得住气,委实不是一般人物。
其实要说焦虑,秦宣不知比同行的官员还要煎熬上多少倍。
晋王起兵时,宁映寒还在京城。以他的智慧,何尝想不到自己赴江西一事,很有可能是宁映寒刻意促成。
宁映寒在京中的处境,凶多吉少。
那一次告别,那一曲莲花舞,很可能就是他们最后一次相见。
秦宣心如刀绞,他只是没有表现出来。
此时身在江西,鞭长莫及,他根本没有办法去保住心爱之人的命。他只能继续做着能做的事,认认真真地调查江西官场。她要给这山河换新天,那他便尽自己所能,让这片山河成为更清明的地方。
再到后来,听说宁映寒成功逃离京城,秦宣才从那种哀伤的状态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