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映寒看着幕僚,自然猜的到他心里在想什么,笑了笑并不在意,干脆利落地着手开始处理宁成渊留下的政事。
幕僚心惊胆战地看着她以极高的效率处理着那些折子,起初看她的速度,幕僚甚至疑心她是根本看不懂随手乱写的批复。
幕僚担心她耽搁正事,站在她身后右侧方,急得凹了一个极费力的造型去偷窥她写下的内容。
宁映寒很快察觉了他的意图,笑了笑把写好的批复递给他:“请于先生帮忙看看本宫的批复是否有不合理之处。”
顺着这个台阶,幕僚就坡下驴,口称“不敢不敢”,但手下动作极快地翻开了折子。
元康帝把一部分政事交给楚王处理,显然是对楚王的信任,决不能让安国公主随手乱批复影响了楚王的清名。
幕僚想着,低头看向折子,首先赞了一句“好字”,但乍看下,以他的学识,竟看不出是什么字体,细细辨认下,才发现是大概是介于小楷和行草之间的一种字体。
幕僚不解,怎么会有人把字练成这样的?小楷和行草那是多么南辕北辙的两种字体,怎么会有人把这两种字结合起来?
他自然不知,宁映寒少时,虽父母宠溺,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但基本的书法还是要学的。
当年晋王妃自己写得一手好簪花小楷,押着女儿练的,也正是这一种。
但宁映寒于此道实在没什么耐心,能每天写一幅字交差就算不错了,更别提像有些读书人在腕上坠着重物刻苦练字了。
但好在她习武,腕力本就不错,人又聪慧,就这样,在晋王妃追求美、她自己追求速度的情况下,硬是练出了一笔外观可以唬人,落笔又不会太慢的字体。
晋王妃看着她的字一时失语,无奈之下,懒得理她,干脆随她去了。
幕僚不知个中内情,也未多想,忽略字迹去看内容,细看之下,怔了怔,又迅速翻开下一本。连着看了几本后,他停了下来,忍不住想长叹一声。
他跟随楚王,除了正统的身份,也是看中宁成渊聪慧敏锐,于政事颇有见地,年纪轻轻便有未来明君之相。
但看了宁映寒的批复后,他忍不住感叹,这元康帝的孩子是怎么生的?都说“聪慧无双”,无双无双,结果他这就遇见了两个。
他起了惜才之心后,又难免担忧,既生瑜何生亮,这样的继承人,有一个足以维持大启稳定,现今有两个怕不是要龙虎相争啊。
他这边心情波澜起伏,自己臆测了不少。
宁映寒专心批复着折子,丝毫未注意到身后的幕僚,短短时间内百转千回的心思。
让幕僚更为担忧的事很快来临了。
惠盈帝在位时,南狄便小规模试探进攻,只是没有得到朝廷足够的重视。
元康帝整肃朝堂后,便着手重建边军,准备对付南狄。这一动向自然被南狄察觉,他们有了危机感,打算趁边军重建好之前,先打大启一个措手不及,抢一波钱粮,再图后续。
这一举动,让元康帝脾气也上来了,当场决定御驾亲征。
这在不明真相的人看来,也许是一时激愤下冲动做的决定。
但宁映寒知道,父皇不是会下这种冲动决定的人,他这般举动其实也算是不得已。
满朝武将,几乎都被惠盈帝的重文轻武、不断削减军饷等行为弄得心凉。当初边关调回来的将士们,要么身处闲职,要么干脆解甲归田。
元康帝此时御驾亲征的决定,也是做给他们看的,给他们看到帝王的决心,让他们愿意重新拿起兵甲,随帝王赴前线。
下了旨意后,元康帝又一一顾茅庐,请了几位赋闲在京的老将出马。这些人和南狄交战多年,就算出于身体原因已上不得战场,也有丰富的经验在。
看到元康帝的态度,渐渐有一些将军主动请缨出战。
当初看到惠盈帝毁了针对南狄的防御时他们有多痛心,此时他们就燃起了多大希望。在边关多年,曾亲眼见到过南狄人如何屠戮大启百姓,心下自然难平。之前他们无力改变惠盈帝的想法,但如今机会摆在眼前,他们无论如何也要拼上一拼。
不过,让楚王府幕僚担忧的,倒不是边关战事。
而是元康帝在临行前,下旨命楚王宁成渊与安国公主宁映寒一同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