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婆子这才罢了。
忽然又想起一事,问冯氏道:“黄鹂没来,也没闹?”
冯明英听了噗嗤一笑,朝杜鹃瞄了一眼,道:“怎么没闹!可杜鹃有法子治她。她不只好乖乖听她二姐姐的。”
说着,把她们姊妹之间的事捡些说了。
众人听了都忍俊不禁。
热热闹闹吃了晚饭,大人们收拾行李,把带的土产山货一一摆出来,大人娃儿都开心得不得了,丝毫没有睡意。
杜鹃却顾不得了,满身疲惫,泡了个热水澡后,倒在床上,连李墩的事也来不及想,就被打入黑甜梦中。
第二天早上起来,已经是日上三竿了。
大家都吃过了,任三禾不在,跟四舅舅去了府城。
他这次出来,带了几十张好皮子,还有一些药材。想着在附近小镇卖不划算,因此去了荆州府城。
杜鹃也更加确定:她一定不是土财主杨家丢失的女儿。
否则的话,任三禾不会这样丢下她。
倒是她昨晚听说他要去府城,恳求说也想跟去见见世面,他却把脸一放,说“路远,再说府城也没什么好玩的,就是人多。你这么小,跟了去,我一个看顾不到,被拐子拐去了,回来怎么跟你爹你娘交代?”
杜鹃心里就有数了,忙听话地点头。
她也不想原来的身份暴露,巴不得永远不见天日才好。
且说杜鹃起来后,翠儿引着她去洗漱、吃饭。
大舅母正在厨房里面忙,见她来了,忙将留的饭菜端出来,又问她睡得怎么样,可还觉得累等等。
杜鹃一一答了。
吃完早饭,她拉着翠儿和两个小表妹在院中晒太阳,一边询问各种情况。
问后才明白,为何外公要他们过了十五再来。因为镇上私塾十六开学授课,想必那杨家的儿子也在私塾念书,平常是见不到的,只能趁着他上下学的时候,才能看见。
翠儿知道这么清楚,是因为冯家有两个男娃也在那私塾读书,就是大表哥冯志才和三表哥冯志明。
正问着,就见一个不知叫什么的小表弟跑进来大喊“奶奶,马车来了。快点!”
冯婆子便急忙出来叫杜鹃,说她要带她娘和小姨去镇上逛,让她跟着一块去。
杜鹃顿时激动不已,飞一般进屋去准备。
很快,她们就坐上了驶往黑山镇的马车。
黑山镇离外公家大约半个时辰的脚程,坐马车更快些。才说了一会话,马车拐过一座山,就望见前面房屋聚集,外婆说,那就是黑山镇了。
杜鹃眼不眨地盯着前面的小镇,而坐对面的冯氏也是一副紧张的模样,连小姨跟她说话,都心不在焉地回答。
到了镇口,下车后,杜鹃才得以细细打量这小镇。
说是集镇,更像一个大村庄。因背靠着一座青灰色的石山,所以叫黑山镇。整个集镇除了两条相交如“丁”字形的街道外,余下全是民宅和庄院。
集镇不大,但人流却多,也很热闹。
杜鹃很快就发现根源:镇尾有一条近三米宽的官道从石山右边拐进来。官道上,来来往往背挑挽扛的商贩和马车很多。
怪不得,这小镇是一个交通要道呢!
于是,几人就在街上逛起来,看中了东西也不买,等下午走的时候再买。
冯明英以为杜鹃会觉得新鲜,带她把每一间铺子和商行都跑到了,又问她想要什么、吃什么,她都给买。
杜鹃哪里会在乎这些,就算对一些小玩意感兴趣,眼下也没心思挑。她一反常态地紧紧拽着冯氏衣袖,只要她去找儿子,她也必定要跟着。
临近晌午的时候,冯婆子对冯氏道:“秀英,你去私塾,等你侄子下学了,带他们来这。我跟明英先去‘黑山酒家’点菜。”
看来外婆已经跟娘商议好了,这就制造机会了。
杜鹃立即道:“我也要去。我想看私塾是什么样的。”
冯氏忙道:“好,你陪娘去。”
她紧紧拉着杜鹃,好似在寻求支撑。
冯明英道:“娘,不如咱们跟姐姐一块去。接了志才他们来再点菜不是更好?”
不知冯婆子怎么想的,拒绝了。
她道:“我年纪大了,走不动了。你陪娘去酒家坐下歇会儿,说说话。让你姐姐和杜鹃去吧。都跑去干嘛?”
冯明英只得罢了。
杜鹃就按照外婆指的方向,拉着冯氏往“丁”字街道的脚头走去,找一间叫做“张宅”的大院。
母女俩站在院门外街旁,也不说话,盯着那大门,各怀心思。这会儿,冯氏顾不上杜鹃,杜鹃也管不了冯氏了。
才等了一会工夫,就见门内三三两两出来些孩童,从六七岁至十几岁不等,叽叽喳喳说不停。
冯氏便急切地上前,挨个察看。
杜鹃则两眼一扫,掠过大多数人,将目光定格在一个少年身上,激动地想道:“就是他!”
******
虽然还差一票,但原野今天准备加更的,于是就加了。谁让亲们一直支持原野呢,原野也不好意思太计较。咳咳,不必太感动!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