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天命所归也无他,惟太平尔!”
俞正楷自从母亲俞老太、弟弟儿子过世之后,就没有再说话过。如今他额头上系着白带,终于说了这第一句话。
战争的残酷,他们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经历过了。对军队、钱币的更改,无非是为了下一步走得更顺而已。
所有的付出和牺牲,都是为了“太平”二字,都是为了让普通人活得像个人而已!
“那么,袁某,甘为犬马,愿为前驱!”袁焕站了起来,一抱拳这样说道。这个决定,是他来去江边上,就思度良多的,这一刻,终于定下了。
听得袁焕这么说,沈华善和沈则敬都松了一口气。其实,带领十万士兵的,不是非袁焕不可,但是良将难得,一国栋才要倾力培养,况共同浴血死战过来的,沈家真的不愿意失去这样一个人才。
就这样,改制的指令,通过了在场十二人的一致认同。两个让西宁、岭南两道普通士兵和百姓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决定,定下了!
军队,改!名号、戎服、常服等,统统改掉,凡是在这两道的士兵,称之为禁卫军;
钱币,改!重铸铜钱、银子、银锭、银票的样式,上印太平通宝四字,西宁、岭南两道的交易、流通,皆用太平通宝……
对于军队名号、戎服的改变调整,是立即就可以进行的事情。
当这个命令在西宁、岭南两卫执行的时候,遭到了这两卫士兵的抗议和不解。作为每一个士兵,都知道名号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如今说改就改,他们一下子接受不了。
哗变倒不至于,但骚动在所难免。
面对士兵们的骚动,除了用“菩萨心肠、霹雳手段”这个办法外,也无计可施了。
沈则思、彭瑾、袁焕三个人,召集了这两卫的中层兵将,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威之以势,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息了士兵们的骚动。
幸得有八万新士兵、愿意投诚的三万招讨司俘虏,在这个时候补充进西宁、岭南道两卫。因有新士兵加入,改号、改服趁着这个机会,改制事宜一步一步地推进。
正如沈华善先前计划的一样,精挑细选的三万人,成了虎贲营,直接听令于沈则敬;弓弩士兵、熟悉弩床操作的三万人,则组成了弓弩军,负责操作沈家兵器司制作出产的兵器;还有士兵各十万人,由袁焕和彭瑾带领,成了神策左军和右军。
这样的军队架构,并不成熟它只是一个雏形,针对现有的三十万兵力,而做出的安排。在沈华善和俞正道的构想中,这个架构,随着兵力的增多,必定会延伸、拓展。
沈家敢对兵力调整,当然不是毫无准备的。在定下改制的半个月之后,第一批军中戎服就发到了虎贲军和神策左军那里。
铮亮的铠甲,明显加强的防护,穿在虎贲军士兵身上,显得威风凛凛。握着沈家兵器司最新研制出来的长刀,士兵们的气势,和以往似乎也不一样了。
袁焕摸着身上的铠甲,感受到它们的凉意,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铠甲全用甲片编制,对豸纹饰也刻在了上面。这铠甲看着厚重,披上身却颇为轻便,
将这一身铠甲穿在身上,袁焕又再一次清晰地意识到:如今不是岭南卫,而是神策左军!
当江成海和杨简锐风尘仆仆地赶到岭南道,见到这些新戎服时,真的是吓了一大跳,这……看着就很有威严啊。
戎服的功能,什么防护、象征、识别这些,江成海和杨简锐这两个文官,一点都不懂。
他们只是觉得,穿着新戎服的士兵们,看起来威势十足,尤其是十万神策左军集结的时候,仿佛天地都要震一下。(其实是这两个文官,都很少看到十万士兵集结的场面,长知识了~)
他们少不得要感叹一句:果然是人靠衣装!
这第一批戎服,只够用在虎贲军和神策左军,其余的士兵暂且还用旧戎服。没有对比就没有鉴别,当这两种戎服在一起对比时,高下立见了。
面对着神策右军羡慕嫉妒恨的目光,神策左军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走路都觉得脚底生风。
神策右军乃彭瑾带领的,当然可以稍微延迟一点。纵如此,还是有不少中郎将前去打听第二批戎服何时到达了。
第一步军队的改制,似乎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弹,这让沈华善等人松了一口气。
随着江成海和杨简锐两个人的到来,第二步关于钱币的改换,也开始了。
却没有想到,这第二步要比第一步难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