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湘又一次回了娘家, 她丈夫不给力,只能时常回娘家求父兄帮帮忙,就算郑父已经退下来了,人脉也是不简单的。
但她回娘家次数多了, 郑母就劝她:“你都嫁出去了, 这么频繁的回娘家,你夫家会有意见的。”
郑湘面露苦笑, 她夫家怕是巴不得她多回娘家找父亲帮忙, 否则她一个出嫁女, 怎么有时间常回娘家?但对郑母她却没这么说, “母亲, 我这不是想念您吗?时常回来看看您不好吗?”
郑母脸上表情有点尴尬, 压低了声音:“湘儿,你总回来, 你嫂子有意见的。”今个儿儿媳罗氏来给她请安时还阴阳怪气的嘲讽郑湘总回娘家打秋风, 让郑母心里十分难堪。
但如今郑府的管家权落入罗氏手中, 就算是看在两个大孙子的面子上, 郑母面对罗氏也得让步。因此儿媳妇对女儿不满, 她也舍不得女儿受气, 只好劝郑湘少回来了。
郑湘心中比郑母更感觉难堪,若是依她年轻时的脾气,她能立马找上嫂子罗氏把话扯清楚, 但现在她只能咬牙忍了,还要挤出笑容, 说道:“母亲,我今天来其实是想跟嫂子亲上加亲,到时候成了儿女亲家, 嫂子就不会有意见了。”
郑母皱眉:“亲上加亲?你是想把媛姐儿嫁给成哥儿?不过成哥儿已经定了你嫂子娘家的侄女。”
媛姐儿是郑湘与丈夫后来生的嫡女,成哥儿是郑迟的次子郑成。
郑湘说道:“母亲,尧哥儿不是还没定亲吗?”她的女儿是嫡长女,所以一开始郑湘盯上的就是郑迟的嫡长子郑尧,而非次子郑成。
“不行!”郑母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
郑湘惊问道:“为什么?母亲,尧哥儿不是还没定亲吗?”
郑母十分为难的看着自己女儿,若是资质平庸的次孙还没定亲,她还能为了女儿答应这门婚事。但嫡长孙是郑家的继承人,她那外孙女媛姐儿不过是个小官之女,哪怕是郑湘的嫡亲女儿,也万万配不上她的嫡长孙的。
郑母面露迟疑,郑湘便恳求纠缠的想让郑母松口答应这门婚事,但郑母却犹豫的告诉她:“你哥哥和嫂子都打算让尧哥儿娶杨元嘉的女儿。”
郑湘脸色顿时大变:“让尧哥儿娶郑澜的女儿?郑澜就是个庶女!”
郑母叹息一声:“可杨元嘉如今是内阁首辅,权势滔天,世人只看郑澜如今是首辅夫人,谁还会在意她曾经是郑府的庶女?”
便是她自己,不也希望嫡长孙娶郑澜的女儿吗?
即使郑澜曾经是郑家低到尘埃里的庶女,郑湘是高高在上的嫡女,但如今,郑迟的嫡长子郑尧娶郑澜的女儿是高攀,若是娶郑湘的女儿就是低娶。
在这个世道,女子身份高低,主要还是看父兄的。
郑湘心口一阵阵的疼,她心中不得不承认,她后悔了,极度后悔自己当初把那么好的一桩婚事白白送给了郑澜。若是她没有拒绝郑父给她定下的与杨元嘉的婚事,那么如今成为首辅夫人的就是她了,而郑澜那个庶女也不会有如今的造化!
但世上没有后悔药,郑湘只能着眼于眼前,舔着脸为自己一双儿女谋个好前程。
即使她从郑母这里得到了答案,郑湘还是不甘心的找上了哥哥郑迟。
年过中年的郑迟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孤高傲气了,什么不屑于钻营,什么不愿同流合污,自以为清高,不仅在官场受人排斥,还把杨元嘉这个好友兼妹夫越推越远。
但已经醒悟过来的郑迟依旧在官场上难以爬上高位,如今年龄大了,他难免就要考虑为儿子铺路的事情。
嫡妹郑湘找他商量他嫡长子的婚事,郑迟同样毫不犹豫的就拒绝了:“尧哥儿的婚事我心中早有打算,必须得给他娶一个有助力的妻子。”
郑湘再次被拒绝,心态崩了,口不择言的道:“大哥,你该不会以为郑澜会愿意把女儿嫁给你儿子吧?首辅家嫡长女,你也敢奢望?当年你跟郑澜可没什么交情,你还为了你那可笑的自尊心主动跟杨元嘉疏远了!”
郑迟脸色顿时沉了下来,郑湘的话确实是戳中了他的痛处。
因为早在郑湘来之前,他就厚着脸皮登门拜访了杨府,跟杨元嘉提起了这门婚事。结果自然不必说,杨元嘉直接就拒绝了他,并道:“我已经给小女定好了亲事。”
在郑迟看来这就是杨元嘉不愿意嫁女而说的托辞罢了。但他又能如何?不仅不能露出不满之色,还要挤出笑容恭喜杨元嘉喜得佳婿。
要说后悔,郑迟心中的后悔大概也就比郑湘少了那么一点点。
“大妹妹这话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从来没说过要与二妹妹亲上加亲!”郑迟的妻子罗氏忽然推门走了进来,目光冷漠的扫过郑湘,“我们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我们高攀不上首辅千金,不像某些人,毫无自知之明,区区小官之女也配做郑家未来主母?”
罗氏牙尖嘴利,绝对不承认想为儿子郑尧求娶杨元嘉女儿这件事,各种指桑骂槐的讽刺郑湘,郑湘论起这方面的‘口才’可比不过她嫂子罗氏,被讽刺得脸红耳赤的匆匆走了,之后好长一段时间不敢再登门了。
<<<<<<
江南,张家。
张家家主多年无后,年过四十方得一女,其独女招赘,赘婿名为杨元启。
张家家主年事已高,在独女成亲生子后没几年便撒手人寰。
张家家主给女儿孙子留下的偌大家业引起了别人的觊觎,张家小姐被父亲宠溺,只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弱女子,毫无守住家业的能力,孩子又还小,根本不知事。
而赘婿杨元启又是个只知道贪图享受没接受过精英教育的,没了岳父压着,他只会帮着外人一起败光张家家产。
于是没两年,张家家主留给女儿孙子的偌大家业就只剩下一间破房子了。
自以为翻身的杨二柱也不再把自己当成赘婿,他认为自己是当家人了,儿子也要从张姓改为杨姓,对妻子张氏也不好。
这一天,杨二柱喝醉酒呼呼大睡,忽然从梦中惊醒,看着家徒四壁的场景,脑海中的记忆慢慢的复苏,“我这是……重新活过来了?”
杨元启临死前子孙众多,可惜他却死得比他亲爹还早,还是病死的,临死前生病的那段日子简直痛不欲生。
但即使是那么痛苦的重病日子,他也舍不得死,他想活下来。或许正是因为强烈的求生欲让他重新活了过来。
杨元启慢慢的接收了杨二柱的记忆,本以为自己是借尸还魂的他心中震惊,他竟然是重活到过去的自己身上了?
可是为什么这个杨二柱混得这么惨?
七岁被二叔二婶过继到膝下就没尝过苦日子的杨元启发现,这个杨二柱竟然没有被过继,反而亲生父亲早逝,在老家混不下去出来跑商,好不容易搭上了张家小姐,却只是入赘,入赘后没过多少年荣华富贵的好日子,张家家产就被夺走了……
地狱般的开局!
杨元启走出门,见到自己曾经早逝的原配嫡妻张氏,现在的她跟他记忆中死前的模样差不多,都是一样的年纪一样的面貌。
只是他面前的这个张氏是因为张父死后家产被夺沦落到穷困的地步才这般憔悴,而杨元启前世的原配嫡妻张氏是在张父死后在他的默许下被妾室磋磨成那个样子的。
再见到张氏,杨元启心中并没有多少波动,一个毫无利用价值的女人而已。
倒是再见到年幼的嫡长子时,让杨元启心情不错,上辈子他这个嫡长子是他第一个孩子,他还是非常喜爱的,就是后来继妻容不下这孩子,他只能忍痛放弃了。
但杨元启走过去想亲近亲近这个孩子时,却发现这孩子竟然躲在张氏身后用仇视的眼神瞪着他,这让杨元启心中登时不满:“小兔崽子,我是你爹,你居然敢用这个眼神看我!”
张氏见他生气,立马抱起儿子就跑。
杨元启一愣神,就忘了追。
转眼张氏母子就跑不见了。
杨元启也懒得去找,反正这对母子在他心里都没多少分量,他现在更在意的还是这个世界的杨二柱是怎么回事,以及他要如何摆脱这种困境。
杨元启细翻杨二柱的记忆,发现一切就是从杨元嘉的死开始变得不同的。
本来该死的杨元嘉竟然没死,那么他二叔二婶有亲儿子,当然不会想要过继侄子,杨二柱没能过继,自然就没资格上学读书了,更别提成为举人了。
大字不识几个的杨二柱能混成张家赘婿,全靠他那张脸和花言巧语哄了不经人事的张氏对他死心塌地非他不嫁。
可如今张父已死,张家家业也没了,杨元启重生过来又是一穷二白的处境。
杨元启当然不愿意重生一次还过苦日子,他第一反应就是重新科举,等他再考上举人功名,就能重新获得前世的身份地位。
于是杨元启趁着张氏不在,在破屋子里到处翻找财物。
张家虽然败了,但破船也有三斤烂钉,张氏有不少值钱的首饰细软。
但以前杨二柱就喜欢偷她的首饰出去换酒喝,因此张氏早就把自己的财物藏了起来,杨元启翻遍了破屋子也只找到一点碎银子。
钱太少,杨元启又拿走自己儿子的屋子里几样值钱点的摆设,打算当了换钱。
有了钱之后,杨元启就不管张氏母子,一走了之了。
张氏母子从邻居家回来,发现家里跟遭贼了似的,也不惊讶,只是默默的收拾好。张氏以为杨元启会喝完酒又醉醺醺的回来,但没想到这次等了好些天都没等到杨元启回来,她心中怀疑杨元启是不是死在了外面,但心底却隐隐松了口气,若是没有杨元启总是抢走钱,她自己靠着那笔金银珠宝完全可以养活儿子,还能供儿子读书。
拿着财物离开的杨元启把张氏母子抛之脑后,他要科举就得回原籍,也就是回平安县参加科举。
杨元启想到老家应该还有家人,正好他读书科举是对家族有利的事情,完全可以让家里人供他读书。
就是他现在年纪有些大了,都三十多岁了,不过他有前世的读书基础,不需要从头开始读,直接参加科举考试就行,三十多岁也不算老,还是能够做官的。
杨元启自信满满的回乡了,然而他回到杨家村时,都有些不敢认这铺着敞平整水泥路,建起一排排敞亮大房子的村子是他记忆里那些穷破小的杨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