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第二次斋戒沐浴之后,第三日,秦王的冠礼如期而至。
春末的风柔和了许多,青天白云,日光灼灼。
蕲年宫正殿之前宽阔无比的直道两旁站满了禁军侍卫和文武百官,却唯少了赵姬和华阳两宫太后。
梁儿走在赵政身后、长长的宫人队伍之首,紧随赵政的步伐,缓缓顺着直道前行。
赵政所过之处,所有人皆跪地相迎,震声高呼“大王万岁”,响彻天际。
古老的蕲年宫在这一刻,仿佛也与之生出了共鸣,回声连连,此起彼伏。
梁儿一边走着,一边痴痴望着眼前赵政高大的背影。
耀眼夺目的金玉冠冕,奢华霸气的玄金长袍,腰间配有冠绝天下的名剑泰阿,一米九十多的身高,宽阔挺拔的脊背,强壮坚实的身形……
他是人人口中寡言多变的秦王政,他是隐忍了整整八年的秦王政,他是愈发成熟内敛的秦王政。
这在场的所有人,除了梁儿自己,恐怕再无第二个人知道他真实的面目。
从他身为质子出生于赵国,直至如今走在这条通往亲政掌权的直道之上,每走一步,究竟包含了多少屈辱、多少苦楚、多少忍耐?又包含了多少人的期待、多少人的背叛、多少人的鲜血?……
梁儿清楚,她曾经看到的种种,不过也只是凤毛麟角。
赵政到底承受过多少,就只有他自己才最清楚。
就连此时,他的战争也未能停息片刻……
“报——”
赵政刚刚走到直道尽头,登上了高台,就见一个禁军满身是血,由直道直奔而来。
众人见状皆是大惊。
“启禀大王!长信侯嫪毐手持秦王玺及太后玺,自咸阳调用五千县卒和官卫士卒向蕲年宫攻来了!”
一时间,在场的百官都慌了手脚,议论声、惊呼声不绝于耳。
唯有稳立于高台之上的赵政面上无波。
他淡声问向台下之人,语气平平:
“昌平君熊启何在?”
“回大王,昌平君与昌文君正带领三千咸阳士卒截击长信侯!”
众人一听更是惊得合不拢嘴。
那昌平君不是称病告假了吗?怎得又带人跑去截击长信侯了?
难道这一切都是大王早就安排好的?
百官齐齐望向高台上那个他们日日晨议都能见到的年轻君王。
中午烈日的万丈光芒自秦王脑后迸射而出,刺得大家有些睁不开眼。
二十一岁的秦王政面容清冷,眸光幽寒,竟与平日他们所见的优柔寡断、毫无主见的大王判若两人。
“相邦吕不韦、郎中令王绾听令!”
王绾果决出列,应声施礼。
站于百官之首的吕不韦则是浑身一震,亦俯首施礼。
“老臣在。”
听见大王未如平常那般叫他“仲父大人”,而是“相邦吕不韦”,他便心知自己已无退路,大王竟然还联合了楚系来遏制他,这是他无论如何都始料未及的。
“寡人命你与郎中令王绾一同带领蕲年宫内两千禁军前去支援昌平君。此战凡立战功者,均拜爵厚赏,即便是内侍宦官参战,也可破例拜爵一级!”
梁儿立于一旁,对于他如此安排,心中无比清明。
赵政直至此时,仍不肯拿出虎符调兵,只是动用身边少量禁军前去镇压,他是要防着吕不韦以虎符号令大军策反。
禁军为王绾统领,吕不韦其实并无实权,赵政不过是将吕不韦交由王绾监视,不让他趁机逃走罢了。
吕不韦已如刀俎鱼肉,只能听得赵政安排,跟随王绾前去支援昌平君。
有了赵政那道以战功可封爵的口谕,除禁军外,还有内侍百人也赶赴了战场。
为能加官进爵,所有人都奋力杀敌,嫪毐的人马很快溃败,叛军数百人被当场斩杀,而嫪毐则与其党羽仓惶逃出了雍城。
高台上的赵政手执泰阿长剑,眸似深潭,俯看台下众臣,幽幽开口,犹如神祗:
“寡人冠礼已成,自今日起,收回相邦吕不韦之权,统领百官,扬我大秦国威!”
众人齐齐跪地,行拜礼,高呼:
“大王万岁!大王万岁!大王万岁……”
呼声震天,久而不散……
礼毕之时,赵政又下令:
“长信侯嫪毐谋逆,活捉嫪毐者,赏钱百万;击杀嫪毐者,赏钱五十万。”
重赏之下,秦国士卒个个摩拳擦掌,全力追捕嫪毐及其党羽,未出三日,他们便被一网打尽,嫪毐亦被活捉回了蕲年宫。
经查,此番嫪毐叛乱牵扯甚广。
甚至还包括了卫尉、内史、佐弋和中大夫几个高官。
其中卫尉和内史,一个执掌咸阳各宫门的禁军,一个是咸阳的最高行政主官。
这二人更是位列九卿。
赵政对此非常气愤,打算借这个机会将一些重要官职的人员彻底清换。
而此行,无疑又一次打击了吕不韦的势力,赵政无形间,竟是将他的人手也一并换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