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刚过,村里已经开始忙碌了起来,来到环山村的第一个新年,村民们想方设法让这个年过热闹些。
先前舒映桐发过一批棉布和棉花,说给十岁以下的幼童做新年冬衣,并没有量身发放,都是按平均数。
有的妇人看着自家大娃眼巴巴的渴望,心下一合计,拿了自家米粮去找那些有剩余布料的人家换一些布回来。
棉花却是换不到的,大家都宝贝得很。
不过有新布已经足够让娃子们欢喜,把旧棉袄拆出来,外面的面料用新布,里衬就用有补丁的旧布。
反正穿里头也看不到,图个面上光,娃子也高兴。
除了秋雁家,舒映桐给家家户户发了春条和春联,还发了红纸让他们自己剪窗花。
至于其它的,舒映桐就不发了。
无论是米面还是菜肉,她都不考虑。如果开了这个头,往后每年都会因为这件事而被人念叨。
况且这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她没有理由来负担这些。
北村建好房子的村民们开始想办法让自家过个有荤腥的年。
这四面荒山树木杂乱,有时候人都不好走。
他们有的砍了柴挑去镇上或者县城换钱,换米面也是肯的。
有手艺的好多家合伙烧炭,冬天冷得冻手指头,总有殷实的人家愿意花钱买炭。
也有编了竹子器具挑去集市卖的,还有一些原本有手艺的纷纷去镇上或是县里找活。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没有拿得出手本事的也难不倒他们,有活水就有鱼虾。
他们沿着津阳河一路捕捞,大冬天的一双腿被冻得没知觉也没关系,只要能换钱,什么都苦都能捱。
南村就不一样了,之前在黄地主家分过铜钱,来了这里之后也没机会用到。
舒映桐分伙的时候把库房里的粮油米面和各种干货腊味都分了出去。
农家人吃油精打细算,自从不吃大锅饭,他们也回到以前的生活水平,毫无怨言。
平时一顿杂粮粥一顿杂面饼子就过去了,油都省着。
那些好东西也只是偶尔打个牙祭,全都留着等过年的时候敞开吃一顿。
四合院一角起了猪舍和牲口棚,三头小野猪也在一众小豆丁哭天抹泪的哭喊声中被白刀子进红刀子出。
小野猪虽然长得快,不过三头加起来上十六两的秤,毛猪也就一百斤不到。
每天参与喂猪的娃子都分到了猪肉,还不少。
当冬生拎着猪肉条和内脏搭头往北村走的时候眼热了好多人。要不是他和栓儿走得近,不少半大娃子眼红得都想上手抢。
谁也没敢动手。
先前他家的馒头片被偷了,栓儿可是气得嗷嗷叫找姚氏做主。被家里人拿荆条抽在身上疼得打滚还历历在目,没人想作死。
“冬生,拿这么多肉呐?你家吃不完的,分婶子点呗?”
一个洗家俬往回走的妇人扛着两条长凳飞快追上去,腆着笑脸弯下腰笑眯眯的盯着他手上的肉。
冬生平时很好说话,见谁都愿意打招呼问好。他也不傻,肉这种东西谁家嫌多,还怕吃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