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来时的路不同,这次杨青帝没再走下项、东平、广陵、海陵,而是选了一条沿海路线。
他打算自静海到解(hai)州,然后过海州进入齐鲁大地,直达琅琊。
因为知道了鬼玺的所在地,杨青帝求玺心切,所以一路上两人几乎未做停留,每日白天赶路,夜晚休息。
这些时日来,杨青帝修炼剑术愈发勤奋刻苦,甚至屡屡到了深夜仍在练习,加上他已经踏足了修炼之境,故而剑术提升的速度极快。
这一日,两人进入解州地界。
在穿过射阳山之前,于沿海边遇到一座盐池。
解州盐池闻名于天下,是很久很久,久到已经没人记得那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
杨青帝现在作为觉者,自然清楚盐这种物质对人体的重要程度,不过其实人们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只是没办法解释其中的道理而已。
哪怕是秦朝的孩提,也知道长久少盐,人则无力,所以盐这东西,乃是家家户户餐餐必备的物质。
自古以来,盐流通于市,都会受到严格的限制,大秦亦是如此。
自打始皇帝陛下登基之后,各种律法相继颁布,其中便有管理食盐的“海盐令”。
盐成为了官家垄断的货品,贩卖食盐更是杀头之罪,而秦朝广而推之的,正是这解州盐池。
可以说,大秦朝的各地百姓,几乎无一例外是吃这解州盐长大的,一提及到食盐,人们想到的第一个名字便是解州。
解州因盐出名,故而私底下人们都有另一种说法,久而久之便有了个俗名——盐城。
主仆二人路过此地时,本无意停留,只是天公不作美,接连下了几天的大雨。
古代不比后世,远远不懂得“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要知道当初秦皇封禅泰山时,上山的路也只是临时修成,足以见得古代基础建设有多差劲,甚至就连很多大城镇之间也都是人走久了形成的黄泥巴路,更别提乡间小路了。
多数都是坑坑洼洼,泥泞难行,如今下了大雨那是难上加难,马匹那叫一个寸步难行。
大雨连绵。
主仆两人只好在一处渔民家中暂住下来。
今日无事,观潮听雨。
杨青帝身披蓑衣,居高临下,站在海岸边石碓中的一块巨石上,静静地看着大雨灌入盐池,海面随之不断拔高的场景。
一直听闻解州盐池闻名天下,可这打捞食盐的场景,今日却是头一次看见。
渔民李牧祖祖辈辈都在海边以打渔为生,等到了他这里,为了早日娶妻,他除了日常打渔外,还会到海盐司中做苦工做些碎钱。
日子虽然过得苦了一些,但好在有个盼头。
接连几天的阴雨天,让盐池倒灌了不少海水,这是打捞海盐的好时机,海盐司的大人们也特意给足了半吊,并说让他们加把劲,事成之后还有另一半的半吊。
李牧心里乐得不行,一大早起来和家里来的两位小哥打了招呼,便早早赶到了海盐司。
狂风大作。
大雨滂沱。
李牧和数百位苦工在风雨中不断穿梭着,呼喊声逐渐被风声雨声淹没,电闪雷鸣,海盐司大人们手中的鞭子挥得啪啪作响。
大雨天对百姓们而言无疑是赖天,可对他们而言,却是析盐的好日子。
可就在这么一个风雨交加的好日子里。
意外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