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堂堂的烛光里,一个华服丽人坐在软塌上将手中的画卷打开,一株幽兰映入眼帘,她细细的看了许久,也不知怎么的,今日送来的无数礼物中,只有这一副兰花图入了她的眼。
她总觉得这幅画给她一种很亲切的感觉。
不少达官贵人都知道,安王妃最喜欢兰花,为了投其所好,每年都有人为她送上与兰花有关的各种事物,起先是送新鲜的兰花,后来发现安王妃更喜欢兰花的图案后,之后送的东西就转变成了带兰花图案的画卷、瓷瓶、摆件之类的物件。
单是这样的兰花图,她这一天便收到了几十幅,安王妃因着与谢家关系交好,随手便拿起了他家送来的画,懒懒的问了一声:“是何人所画?”
“据说是一位姓裴的公子。”
安王妃随口应了一声,她并没有听说过当世有什么姓裴的画作者,而如今当世名人的兰花图,她收到过数不胜数。
她当时便要把手中的画放下,刚要离开的时候,却不知怎么的,又把那幅画打开了,这一看之下,她心中便觉得惊赞无比,安王妃以前虽然不懂画,但在品鉴了如此多兰花图之后,眼光自然不是平常人能比得上的,她看得出此画作人的技艺高绝,虽说是寂寂无名者所画,可这画的价值,却值得人收藏,怪不得谢家会把这幅画送过来。
安王妃随意欣赏过几眼后,便不以为然的把那画放了回去。
再美丽的兰花,她也欣赏不来。
别人都以此来投她所好,实际上,她想要的兰花根本就不在于此。
本来这件事也就这么过去了,可在之后的宴会上,安王妃频频失神,总是会想起之前看到的那副兰花图,她不知道自己是在回想那副兰花图,还是在想一些别的什么事情。
宴会结束后,安王妃吩咐人把那幅谢家送过来的兰花图送进了她房里。
安王妃看着手中的这株兰花,在这样的烛光下,轻轻叹了一口气后,忍不住思绪纷杂。
她二十三年前曾经有过一个孩子,孩子刚出生的时候,左手手臂上有一块红色的胎记,她生产完醒过来后,第一眼看到这胎记,便觉得这胎记轮廓像兰花,而那时孩子他父王,也就是安王在一旁笑她:“孩子手上这团丑东西,也就你这个亲娘能看出像兰花。”
对,她就觉得像兰花,这种感觉她记了二十多年了。
只是她的长子出生没多久,孩子便丢了。
她失去了她的亲生儿子。
也许是这些年她兰花图看的太多了,日日又挂念着她丢失的那个孩子,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她梦见过好几次,对方手上的那块红色胎记,逐渐长成了兰花的轮廓。
兰是花中君子,二十年过去了,他是不是已经长成了一位温润如玉的翩翩君子?
……
“你又在想孩子了?”一个身着紫袍的英俊男人在她的身边坐下,给她搭上了一件披风,安王妃偏过头来看身边的人,缓缓的点了点头。
“只要我们不放弃去找,一定能找到澜儿。”
安王妃轻轻应了一声。
找了这么多年都没找到,安王妃几乎都要放弃希望,她现在只盼着当年被审问的贼人没有说谎,君澜没有被他们灭口,而是在这个世上好好的活着,只要孩子能好好的活着她就心满意足了。
“母后近来也派了不少人马南下暗中寻找澜儿的下落。”
安王妃收起手中的画卷,揉了一下鼻子,压抑住眼中的热意,“母后她年纪大了,想念孙儿。”
安王是如今太皇太后的小儿子,先帝的一母同胞的亲弟弟,太皇太后只得这么两个嫡子,长子继位后,自然十分宠爱这个幼子,对当初丢失孙子的事情痛惜不已,如今安王膝下无子,是太皇太后的一块心病。
上次回京的时候,太皇太后拉着他们的手说自己时日无多,唯一的心愿就是想看到儿孙安康,盼着自己在入土前,能找到她丢失的爱孙。
吕公公是太皇太后安排下来寻找安王世子的领头人。
安王府门前。
一堆身着轻甲的人马在吕公公面前躬身行礼,“参见吕公公。”
穿红衣带高帽披着灰色大氅的吕公公笑着点了点头,“你们这批人马去临安,找约莫二十三四年前出生的孩子,他的手臂上有一块红色的胎记,喏,这就是胎记图。”
“不过……这些年过去了,这胎记总会有些变化……”
临安开始下雪了,这一场雪足足下了一个晚上,鹅毛大雪飘飘洒洒,第二日整座城里都银装素裹,珠帘碧瓦附上一层白霜,满树皆是梨花,墙角的腊梅,早已经开了。
清晨,雪初霁。
这一日裴疏和薛清灵没有去医馆,而是留在了家里。
难得的一场大雪,自是要赏雪一番,才能不辜负如此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