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康熙想着她能做成官报就好,如今官报还没做出来,印刷技术就已经改进了。
“皇阿玛,如今有了打印机,儿臣还有一个想法。”
“你说。”
康熙觉得戈柔现在有什么想法都应该被赞同,他的好大儿啊!太给他长脸了。
“儿臣想在各府城建书肆。”
“书肆?”
“皇阿玛,读书使人明智,如今朝廷强大了,洋人那边虎视眈眈,大清需要更多有才能的人,如今读书人不少,但是还是不够,民众不开化,现在看着不碍事,但是对日后推行政令必然有极大的阻碍,儿臣觉得该鼓励百姓读书,儿臣觉得可在各府城建免费书肆,供百姓随意进出,可凭借各书院分发下来的凭证免费借阅书肆里的书籍,如今纸张价格低廉,打印成本也降低下来,如今一来,筹建书肆,也不是什么难事,儿臣觉得可行,不知皇阿玛觉得如何?”
康熙想了想,最终同意了。
虽然还有些顾虑,但是还是同意了。
康熙从这件事便隐约看出来她似乎对开化民智十分在意,特意注重让百姓读书一事。
如今朝堂有钱,也不是不可以做。
这对康熙来说,也是件收买人心的好事。
从前可没有哪个朝代皇家出资筹建书肆供普通人随意借阅。
古代书都金贵,一些书香门第都是以家中藏书多少来彰显家族底蕴。
在官报发行之前,书肆先建起来。
这事对天下读书人来说是极好的事情,消息一经传出,天下读书人纷纷开始称赞朝廷此举。
康熙更是重视这件事。
未必,特意让三阿哥负责主持这事。
说是让三阿哥负责,其实就是负责主持修建,更多是当个监工,不过三阿哥可能在这方面有点能耐,竟然让他稀里糊涂的忽悠了不少人要捐书。
这可极为不容易的。
哪怕是手抄本,那也是极为珍贵的。
各府城的书肆慢慢建成,戈柔的官报终于也开始发行了。
官报是月刊,主要是考虑如今蒸汽火车覆盖的地方还是太少,确实打的太勤,未必能够达到效果,一月一次,哪怕偏远地方延迟一些也不要紧。
比起新闻更加注重时效性,戈柔发行的官报时效性倒是没什么,不过准确性还是有的,这个绝对要保证。
别的地方效果如何还有待反馈,不过官报在京城一经发布,确实有很好的效果。
戈柔直接在最热闹的茶楼让说书先生书官报的内容。
说书说到最精彩之处,停下来,说一下官报,几天下来,京城百姓对当月的物价就了解的十分清楚了,另外还了解了许多政策。
比如,哪个地方皇上下令年初了赋税,哪个地方皇上下令减免赋税。
这些事,从前衙门也会张贴告示,但是大部分百姓看不懂,效果不佳,如今这样,可不存在欺骗人的事。
官报的出现,让更多百姓发现,皇上一心为民,许多事。
一时间,康熙因为报纸,名望都上涨不少。
这对康熙而言,简直就是意外之喜啊!
报纸已经出现了,这一步,戈柔在普及基础教育和增加国民经济之间难以抉择。
最后还是胤禛给拿定了主意。
先把经济搞上来。
先教育也可以,但是朝廷拖不动。
自古以来就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理念存在,普通百姓都懂读书好的道理。
以前不是不想读,是读不起书。
百姓手里有了足够的银子,交给读书成本,那么再加大力度宣传,必然能达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