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事说好了, 赵士程和王洋都很满意,而这时道路拥挤喧哗, 牛车走过去还要一点时间,趁有空,赵士程便随意和他聊起了这新镇的建设中的各种细节。
王洋终于得到可以可以在信纸外畅所欲言的机会,当然是有问无不答,细细讲了出来。
一年前的时候,那些饥民刚刚来到新镇,对一切并不报期望,他们充满了警戒与攻击性, 和本地居民们生出了不少冲突, 王洋最初还是当个和事佬,想尽力弥补双方间的冲突与裂痕。
但这用处不大, 两边都不觉得自己得到了好处,反而觉得他在偏袒对面,如果不是有乡军压着, 会出什么状况,真的很难说。
王洋当时反复翻看了和师父交流的信件, 最终决定把矛盾放到明面上来, 而划分街区,是为了让治理更加容易,毕竟那么多的人,不给他们找些事做, 就会生出许多事端。
但这一步就遇到挫折——没有人愿意推举区管,更没有人愿意去当区管, 在他们眼里, 这都属于是遥役, 而且是役法中最倒霉的差役,去给衙门跑腿办事,不但没有钱拿,若是出了什么事,还得自己掏腰包赔偿,这百年来,他们吃的亏数不胜数,就算是傻子,那也得长点记性了。
王洋当时做了许多保证,结果都是失败,正好,赵士程那时从京城回来了,便给他补习了一些骗人的、咳,是展望未来的套路和办法,王洋一开始是拒绝的,觉得这样的不好,回信说这样欺骗百姓非君子所为。
赵士程则直接了当地告诉他,团结基层就要想办法拉拢,那不是欺骗,只是把话说得好听一些,画饼充饥,那也得先画出来,这点都做不到,后边的事情,你也别干了,最重要的是,这第一波,民众不知此事好坏,选出来的人,反而会是一些胆大心细,有执行力的人,你以后可能都找不到这么好用的人才了。
王洋纠结许久后,觉得还是要先试试,于是便一个个街区地找过去,开始了演讲,画起蓝图,讲起故事,说起情怀,聊起将来。
他本就是个饱读诗书,才华不错的士子,讲古说今头头是道,引经据典信手拈来,那些连说书都没听过的农人哪里见识过知识的力量,一晚就被说得信心爆棚,有些人一时昏头,便自告奋勇,当了这个街管,这种人数溢出的好事,还让他很是挑三捡四了一番。
自信和积极都是由成功积累的,当底线被突破了,人生观和价值观调整起来就非常容易。
王洋从那一刻起,就开始有了一位优秀基层执政官的素质,各种谈心引导的工作都如鱼得水,很快把整个新镇的人心统一起来,发挥了十二分的潜能。
说到这里,王洋反复强调:“对了,我可是不骗人的,只是有些事情不说得那么明白而已。是有的人自己没有领悟到!”
赵士程鼓掌:“说的没错,这小镇有今天的成就,阿洋你功不可没!”
王洋本想说名是长辈才能唤的,你该叫的我表字符渤,但转念一想,师父自然是长辈,这样更显亲切,便默认了这个叫法,他矜持道:“师尊过奖了,都是您教的好。”
赵士程很满意,又问道:“这次的张叔夜的事情,你有什么大概的想法么?”
王洋微笑道:“张叔夜是显贵世家,又是蒋之奇门生,那么就是妥妥地变法一派,蒋之奇当年追随王荆公变法,算是能吏,观张叔夜行事,也是有济世安民之念,若是可以,当从此处入手。”
“这也是我看中他的原因,说来阿洋你也是士子,若是愿意,我可以推举你去太学,到时封个县尉在此,当是无碍,”赵士程有些不好意思,“至少比你如今当个里正强。”
大宋是没有镇长一职的,城镇一般是一县的县衙所在,小一点的镇子,其实还是属于乡村的编制,只有里正这个职位。
王洋断然摇头:“不必了,如今我在新镇做得很好,不想回到学舍,去搞什么八行取士,徒然浪费光阴。”
他如今已经不想走学舍的路子,而是准备用自己尝试走出一条可以富国安民的法子,而不是入朝去当童蔡之流的附庸。
赵士程点头,这就不得不赞如今的风气了,虽然理学被诟病的很多,但至少现在,主导的思想还是济世安民,为天下先,像范公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张载的横渠四句等等,都是天下读书人的信仰——有许多士子,都是以此为己任,虽然被蔡京画宗等人祸祸了不少,但在王朝倾塌之时,舍身取义,拼死抵抗的,还真是不少。
闲聊的时光里,车驾已经走到了那小衙门,王洋掀开厚帘,首先下车,然后伸出手,小心地想把老师抱下来。
赵士程断然拒绝,并且很灵活地跳下车驾,表示自己不是三岁小孩。
王洋忍不住调侃道:“我知晓,你今年六岁,再过些日子,就七岁了。”
赵士程噎住,生气地瞪了他一眼,转头走进了门里。
王洋忍住了笑,跟着走了进去。
……
张叔夜父子还在厅堂里等待,他们倒也不闲着,不知从哪找来了一些旧的小报,正在一一翻看,那神色真的是十二分的认真,已经进入了浑然忘我之境。
赵士程跳到椅子上看了一眼,发现张叔夜看的是政务版,而张伯奋看的是财经版,啧,这爱好差距这么大,这父子两平时一定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而王洋一进去,那坐堂的青年便主动迎了上来:“王里正,你回来了?”
王洋点头,自然地和助手说起了政务,新镇虽然小,但多得就是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把这些小事解决好了,才有这么迅速的发展。
青年那声“王里正”仿佛打开了什么开关,让沉浸在其中张家父子同时回过神来,看向来人。
张叔夜看着如此年轻的王里正,脸上闪过一丝困惑,然后又浮起钦佩,一个二十三四的年轻人,还没有他的儿子大,却能治理出这样一番事业,实在是让他感慨不已。
建城并不是难事,他曾经在西北兰州任录事参军,那里每年都能建许多新城,但城中的守备、粮食,都需要内地供养,整个西北开拓边疆之后得来的三百多座城池,有大半都无法自己自足,去岁甚至出现了巨□□。
如果能让这位王里正将去西北治理那些城池,说不定便能让那些城池扭亏为盈,不再拖累大宋财政,如此,也可以让这位年轻人平步青云,而不是只在这小地方,做一位不入流的吏员。
想到这里,张叔夜整了整衣襟,准备等那位里正忙完之后,约他一见。
但这一等就是大半个时辰。
“里正,这个申请,是碳坊要求将铁路修到他们那坊中……”
“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封了吧,让他们起一个计划书,铁路要耗费铁坊很大产量,让他们先去协商。”王洋翻看了纸页,提笔写了几句,交给助手。
类似的事情,如南区要修沼气池;东区新修了一座水塔,邀请他去参加落成宴;码头区的市舶务想要修一片住宅,要批地;育幼园的人手不够了,要求增加;码头的船只经常带淮南东路的流民过来乞讨,要不要对这些船进行罚款……
这些事情各种各样,乱七八糟,这间房子不大,声音断断续续,张叔夜带入自己,有的他很容易解决,有的要想一会,有的解决不了,但那年轻人却是举重若轻,知道所有的细节,能很容易地处理问题。
终于,那助手抱着一堆书文出去传达了,王洋这才抬起头,对着张家父子笑道:“宋澜走时才说两位是来寻吾,实在冒犯,让两位久等了,不知两位客人有何事指教?”张叔夜拱手道:“冒昧来访,未能及时递上名贴,还忘见谅,只是老夫初到贵地,看此处风土人情有异,且有诸多不解之事,所以才未忍住,前来求教。”
王洋微笑道:“张先生不必如此,这也不是什么机密,只是这新镇之事,内容繁杂,怕是一时难以说清。”
张叔夜展颜道:“是老夫孟浪了,这天色渐晚,如王里正不嫌弃,不如由老夫做东,择一处客店,以茶酒拜见。”
王洋当然说好,赵士程懒得走远,立刻跳出来道:“就去我住的客栈吧,我得早点回去,不然老爹又要抱怨。”
王洋拉起小孩的手,用询问的目光看向张氏父子。
张叔夜当然应允。
于是一行人都上了小孩的车,赵士程觉得无论古今,都是有车一族比较方便啊。
-
天色已晚,主路上挂着许多风灯,光芒明亮而稳定,张叔夜疑惑道:“为何要路上点灯?”
王洋道:“工坊做工很晚,夜路难走,这主路上的灯,也就点一个时辰,却可以让人归家容易些,好过他们在路上耽误,也更能安心。”
张叔夜赞道:“善行也。”
晚上车马少了许多,速度也快了起来,不到片刻,就已经到了那处客栈,张叔夜觉得很是巧合,但也省了回来的脚力,便去请了一个雅间,煮茶上菜,双方攀谈了起来。
赵士程先上去给老爹报到回来了,然后又拒绝了老爹一起吃晚饭的要求,噔噔噔地从楼上跑下来。
张叔夜对这个不吵不闹的孩子也不介意,随他了。
而他们的讨论,也开始进入正题。
“……张先生的意思是,想知道如何将西南边境城池,扭亏为营,不再成为财政负担?”王洋温和地问。
张叔夜道:“不错,正是如此。”
如果能有办法,献上朝廷,他必然可以官复原职,而不必在西安草场里牵牛喂马。
王洋看了一眼旁边的小孩,两人相视一笑。
然后,前者正色道:“张先生既然诚心请教,那我便如实回答,此事,非一朝一夕功!”
张叔夜认真道:“请先生赐教。”
王洋道:“西北诸城,位于边境,无论发展何等产业,都离开不开两者,一者为利,一者为人……”
张叔夜认真听着,他是能中进士的人,记忆极好,倒也不用做笔记。
“而西北之利,最为重要之处,便是全要依靠中原财力供养,所以,就以羊毛为例,需要水、需人,我们找一处临水之城尝试,而在最初之时,必须有一富饶州县,全力扶持……”王洋不知道西北有什么好的东西,但没关系,老师肯定知道,只要先让张叔夜明白,当好密州知州有多关键,其它的,回头问过老师再补。
老师的给出的价码,他还没见过谁能拒绝得了。张叔夜拱手道:“冒昧来访,未能及时递上名贴,还忘见谅,只是老夫初到贵地,看此处风土人情有异,且有诸多不解之事,所以才未忍住,前来求教。”
王洋微笑道:“张先生不必如此,这也不是什么机密,只是这新镇之事,内容繁杂,怕是一时难以说清。”
张叔夜展颜道:“是老夫孟浪了,这天色渐晚,如王里正不嫌弃,不如由老夫做东,择一处客店,以茶酒拜见。”
王洋当然说好,赵士程懒得走远,立刻跳出来道:“就去我住的客栈吧,我得早点回去,不然老爹又要抱怨。”
王洋拉起小孩的手,用询问的目光看向张氏父子。
张叔夜当然应允。
于是一行人都上了小孩的车,赵士程觉得无论古今,都是有车一族比较方便啊。
-
天色已晚,主路上挂着许多风灯,光芒明亮而稳定,张叔夜疑惑道:“为何要路上点灯?”
王洋道:“工坊做工很晚,夜路难走,这主路上的灯,也就点一个时辰,却可以让人归家容易些,好过他们在路上耽误,也更能安心。”
张叔夜赞道:“善行也。”
晚上车马少了许多,速度也快了起来,不到片刻,就已经到了那处客栈,张叔夜觉得很是巧合,但也省了回来的脚力,便去请了一个雅间,煮茶上菜,双方攀谈了起来。
赵士程先上去给老爹报到回来了,然后又拒绝了老爹一起吃晚饭的要求,噔噔噔地从楼上跑下来。
张叔夜对这个不吵不闹的孩子也不介意,随他了。
而他们的讨论,也开始进入正题。
“……张先生的意思是,想知道如何将西南边境城池,扭亏为营,不再成为财政负担?”王洋温和地问。
张叔夜道:“不错,正是如此。”
如果能有办法,献上朝廷,他必然可以官复原职,而不必在西安草场里牵牛喂马。
王洋看了一眼旁边的小孩,两人相视一笑。
然后,前者正色道:“张先生既然诚心请教,那我便如实回答,此事,非一朝一夕功!”
张叔夜认真道:“请先生赐教。”
王洋道:“西北诸城,位于边境,无论发展何等产业,都离开不开两者,一者为利,一者为人……”
张叔夜认真听着,他是能中进士的人,记忆极好,倒也不用做笔记。
“而西北之利,最为重要之处,便是全要依靠中原财力供养,所以,就以羊毛为例,需要水、需人,我们找一处临水之城尝试,而在最初之时,必须有一富饶州县,全力扶持……”王洋不知道西北有什么好的东西,但没关系,老师肯定知道,只要先让张叔夜明白,当好密州知州有多关键,其它的,回头问过老师再补。
老师的给出的价码,他还没见过谁能拒绝得了。张叔夜拱手道:“冒昧来访,未能及时递上名贴,还忘见谅,只是老夫初到贵地,看此处风土人情有异,且有诸多不解之事,所以才未忍住,前来求教。”
王洋微笑道:“张先生不必如此,这也不是什么机密,只是这新镇之事,内容繁杂,怕是一时难以说清。”
张叔夜展颜道:“是老夫孟浪了,这天色渐晚,如王里正不嫌弃,不如由老夫做东,择一处客店,以茶酒拜见。”
王洋当然说好,赵士程懒得走远,立刻跳出来道:“就去我住的客栈吧,我得早点回去,不然老爹又要抱怨。”
王洋拉起小孩的手,用询问的目光看向张氏父子。
张叔夜当然应允。
于是一行人都上了小孩的车,赵士程觉得无论古今,都是有车一族比较方便啊。
-
天色已晚,主路上挂着许多风灯,光芒明亮而稳定,张叔夜疑惑道:“为何要路上点灯?”
王洋道:“工坊做工很晚,夜路难走,这主路上的灯,也就点一个时辰,却可以让人归家容易些,好过他们在路上耽误,也更能安心。”
张叔夜赞道:“善行也。”
晚上车马少了许多,速度也快了起来,不到片刻,就已经到了那处客栈,张叔夜觉得很是巧合,但也省了回来的脚力,便去请了一个雅间,煮茶上菜,双方攀谈了起来。
赵士程先上去给老爹报到回来了,然后又拒绝了老爹一起吃晚饭的要求,噔噔噔地从楼上跑下来。
张叔夜对这个不吵不闹的孩子也不介意,随他了。
而他们的讨论,也开始进入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