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送茶茶的娃娃车启动后,卯生在原地一直站到看不见车尾巴才慢吞吞地转身回了家。
门被打开。再轻轻的关上。
松了松筋骨的咒灵先生开始做枯燥无味的家务。
先把浴室洗衣篮的脏衣服倒进洗衣机里,按照说明倒入一定量的洗衣液,在按下水位和开始键后,就开始去擦拭桌椅柜子,来回至少清洁两遍,尤其是厨房,清扫的格外仔细。
擦完后,就挨个房间进行扫地、拖地……连卫生死角都没有放过。
等做完这些,洗衣机一般也已经运转结束了。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把湿衣服拿到院子里的晾衣架上晒晾。
……
为了茶茶的生活环境,每天都花费大量时间、甚至对此不厌其烦的咒灵先生在竭尽全力的保证家里每个角落都没有陈旧的灰尘。
像是对待工作一样。
其认真——甚至已经到了会用宛如战斗般的锐利眼神蹲下来、仔细眯着眼观察地面清洁状况的程度了。
而从打扫程序和卫生涉及范围来看,卯生的每天的家务量,都堪比年节的大扫除。
像转季后天气渐暖、出了大太阳的日子,还时不时会多出[要把被褥挂到阳台栏去晒]的额外项目。
……大概也就只有身强体壮的非人类先生才能这么轻轻松松的在短短两、三个小时内完成那么庞大的工作量了。
而且还雷打不动的坚持了四个多月。
这么一套繁琐的家务做完之后,已经十点半了。
不需要再教导茶茶读书认字,也不需要再去准备午饭,忽然就空闲下来的咒灵定定的站在客厅里,顶着一张颓废脸,木木的发了会呆。
“虽然不至于说是舍不得,但好像……”
黑皮白发的咒灵用低沉的声音喃喃着,随后抬手伸到了后脑勺,挠了挠那头蓬松的像羊毛又像是云朵一样的白发。
“好像稍微有点不习惯了。”
没有了那个活泼热闹的小家伙在身边,就只有自己一个人……
恍惚好像看到了过去的五十年岁月一样。
不。
早就不同了。
揉着自己后脑勺的咒灵先生晃了晃脑袋,他转头,暗沉沉的红眸看向鹤见佐知子的牌位。
——牌位前,小小的瓷白花瓶里放着卯生今早刚买回来的花,旁边还有一盒茶茶分享的酸奶。
“……是不是有点丢人呢?明明先前信誓旦旦的对茶茶说[早就不会寂寞了]这种话。”
“啊啊,果然是有点丢人吧,母亲大人。”
客厅通往缘侧和庭院的拉门被打开来通风了。
高大的咒灵对着母亲牌位那颇有些难为情的低语,在风声与鸟鸣声当中被模糊。
。
卯生到底是个成熟又理性的可靠大人。
他很快就调整了心态,将茶茶上学后自己空余出来的时间进行了再安排。
比如说,处理出版社寄过来的“读者来信”。
[平松编辑:上个月期刊的读者反馈相当棒喔,有好多读者寄了信件过来呢!]
[平松编辑:《旅者21年见闻笔记》能收到这种程度的反馈我倒是不惊奇,但《绘谈》上的短篇童话也能得到那么热烈的反响是我没想到的……]
[平松编辑:啊!当然,我并不是指角尾老师的童话写得不好啦,真的不是!老师每个文字都非常的惊艳!我已经把它们读了至少二十次了,甚至还有好好收藏起来……!]
[平松编辑:只不过和其他两个期刊相比,《绘谈》的受众比较有局限性,上个月的销量会翻倍着实让我们很惊奇,后来我们从网站上得知了原因……是的,我想说的重点是——有很多新读者都是为了角尾老师你才去购买《绘谈》的喔!!]
[平松编辑:“我家没有小孩,最初只是打算支持角尾老师,所以才在书店店主的推荐下买了《绘谈》……结果买回来后,我再度被老师的文字所征服了,不愧是角尾老师,哪怕是童话也依旧如此精彩,虽然和《旅者21年见闻笔记》的风格截然不同,但依旧不失为一篇好文章……老师的两篇童话,都温暖的让我落泪,我现在,万分期待老师下个月的新作!”]
[平松编辑:这是我从网站上截下来的回复喔,这条的点赞数是最高的!大家都对您的新故事非常期待。]
……话痨编辑平松和宏的激动回复再度刷了屏。
卯生的电脑滴滴答答响个不停,他看着信息一条接着一条的冒出来。
点赞数是什么……?
完全不明白平松编辑为什么打字能打的那么快的电脑白痴对着刷屏的消息手足无措。咒灵先生最后放弃了纠结,只是用手指缓慢的敲了[是,我会继续努力]这几个字发出去。
平松编辑从出版社寄过来的第一批读者来信,就已经有近百封了。
收到快递的咒灵先生看着那满满一箱的信封和明信片,满脸震惊。
[平松编辑:老师有收到快递了吗?]
[角尾:……是的,我会好好回复这些信件的。]
卯生敲下这句话的时候,感到自己的脑壳都在不断抽痛。
那么多的来信……要回复多久呢?
[平松编辑 :欸?不用一封封回复啦!]
[平松编辑:这是读者给喜欢的作者老师的鼓励制度,并不强制要求回信的!]
依旧记着母亲教导的礼节,卯生在纠结后,还是一板一眼的在键盘上敲字,[但是,信件不回复的话,会显得不礼貌吧。]
另一头的平松和宏疯狂摇头:[不不不!请不要这么想,看看我们出版社签约的其他作者老师……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真的不需要一个个回复,这只是出版社提议和组织的对作者老师的鼓励制度而已!更何况,以后的信件数量肯定会比现在更多,虽然我们会帮忙挑选过滤,但全部回复……花费的时间真的太长了,会渐渐比写作时间还长。]
……要是为了回信而来不及写稿子,那不管是对读者还是对出版社来说都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