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摄政王高明(1 / 2)

京师的夏,愈见燥热,大地干裂,万物颓然,在光天化日下行走,就如同过火焰山一般。

民生愈艰,百姓流离失所,若有官方统计,估计人口流失率是个惊心的数字。

朝堂之上,一众酒囊饭袋犹然不觉,任下面的各种灾情急报如雪片送来,却浑不当回事,更多的都被有心人留中不发,就似从未发生过。于许多人而言,上朝倒变成件最令人头疼的事,毕竟要冒着大太阳,天天去打卡,步行走不起,坐轿又热死个人。

圣聪多蔽,说来,小皇帝反正也不过是个娃娃。朝政,仍牢牢地握在摄政王靖王的手里。

对于来自各地的这些消息,靖王还是很清楚的。除了有星月道的地网在搜罗消息,他自己也有安插在各地府衙的官员和眼线。如此纷乱的局面,是他始料未及的。

这不是他的初衷,这也不符合他的利益,他也想做一个文治武功都盛极一时的明主。但事与愿违,对外扩张是收效甚微,反而惹起了极大的民怨,如今暂偃旗息鼓,倒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舆论危机。可老天爷也似与他作对,各地的灾情是层出不穷,像变着法儿地让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纵使大部分消息都故意被掩盖,可该解决的事情还得解决。而指望朝堂上这帮子人,无疑是不太现实的。

更让人头疼的,江南终于有动静了。

这个福王,看来自己是真看走眼了。明目张胆地支持侠义盟,不正是收买人心的第一步吗?而且,还直接剑指星月道,让自己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毕竟,谁也不敢摘了星月道谋逆从犯的帽子,即便自己已经差不多一手遮天,也要掂量掂量轻重。可,谁不知道,星月道是靖王府扶持的。几大藩王,不都在乖乖地装傻充愣吗?为何这个时候,你福王要站出来?真以为本王不敢动你!

只是,当前却实在不是兴师问罪的时候!如果贸然见责,只怕适得其反。明面上,人家干得确实没错,朝廷应该嘉奖才是。但长此以往,就成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