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就是周澜被老翰林带着出去讲书了,不仅仅去宫里,人家还去国子监,京城有名的书院多了,只要老翰林愿意去,那都是竭诚欢迎的。
老翰林最近讲学很上瘾,哪里来请人家都去。而且周澜都是随行的助教。这从六品是当的非常扎实。
周澜就体会了一把,常乐这个古代版百度过的什么日子。
老翰林当真是敢呀,讲学的时候赶上什么,就说什么,随口问,都不带提前商量的,周澜随口就要做答。
老翰林对此乐此不比,这么多年了,就没有讲学,讲的这般痛快过。字里行间都是对周澜的欣赏。
周澜是不是想要被如此欣赏,只有周澜自己知道。
周澜每天回家,都在看书,如今姜常喜肚子里面的娃娃,胎教都已经越来越生僻了,因为周澜没有时间温故知新了,看的都是生僻一些的,没看过的书,对着媳妇的肚子,念几遍也就记住了。
姜常喜反正都同听天书是的,也只能边上可怜周澜工作辛苦。
周澜叹口气,遇到这样的上官,除了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努力不被为难到,当真是没有别的好办了。
周澜就没有同外人说过,人家翰林才是博学多才呢,自己讲过的东西,偶尔老翰林在补充那么几句,他也受益匪浅的。而且还能知道,别人读书是如何融会贯通的。
受苦受难来的学习方法,自然是不怎么想同别人分享的。也是怕让人说他周澜卖乖。
榜眼,探花还在边上说风凉话:“别不知足了,能让老翰林带着如此扬名,多少人求不来的机会。”
周澜眼皮一翻,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怨气:“你来,你们来。”
两个人扭头就走了,这活他们接不住。人家老翰林可没想带着他们。
最要紧的是,他们若是去了,可未见的能够如周澜这样应付自如,一不小心掉坑里,榜眼,探花的名声就搭进去了。
得失之间,人家想的明白着呢,他们按部就班的走就可以了。别回头扬名不成反倒丢人。
榜眼还暗搓搓的询问周澜:“当真没有同老翰林提前套题吗?”不然怎么就一直都能如此顺遂。
赵侍读,赵榜眼的小心眼,周澜也算是领教了,仰天长叹:“江郎才尽了,赵兄,小弟不才,还请赵兄帮衬一二。”
赵侍读就不知道,怎么问一句话,还被赖上了呢:“这话说的,周贤弟呀,你这说什么呢。”
周澜要求也不高,挑眉就说了一大串:“赵兄,可有什么办法,从翰林大人那边套出来明日讲什么书就成,至于题,小弟不才,可以自己琢磨。”
额,就人家这个高度,榜眼觉得自己就做不到,毕竟一本书涉及的东西太多了,谁知道老翰林,从哪开始讲呀。
若是换成他自己,别说套出来讲什么,即便是套出来老翰林要问什么问题,他都没有把握能够控场。这就是差距。
探花郎也是唏嘘不已,不说学识,只说气度,人家周贤弟就胜了榜眼好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