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八柱国是仅次于宇文泰最富声望的人物,他们原本是军事统帅,只负责打仗,被设立为柱国之后,就上升为了政贵族。也就意味着他们说出将入相的,既参与军事,又参与。威望军功以及地位稍次一点的,便是这十二大将军,杨坚的父亲杨忠就是这十二大将军之一,同样也有特殊的政地位。
从横向的角度来看,这一措施不仅满足了各个将领的野心,同时又把将军的军权予以分割,又可以彼此相互牵制,一箭三雕。如同把一块蛋糕,平均切六份,分别赐给六个柱国,每个人不多不少,都有份。
从纵向的角度来看,这严密的上下级统属关系,很多都是靠血缘和联姻组织在一起的,不仅是上下级,而且还是亲属,是捆绑在一起的,所带来的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这样,宇文泰不仅可以最大程度的掌握最高军事权力,达到军事上的集权,同时可以大限度的发挥各级将领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战场上燃起建功的欲望。同时还配备了一些辅助鼓励措施,诸如赐姓、改郡望、分田。
我们不得不佩服宇文泰的高明的智慧,而这一制度就是著名的府兵制。
著名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讲到宇文泰的府兵制时,最后一句说“将来中国全盛时期之再临,即奠基于此。”这里的“全盛时期”所指就是隋唐。由此,府兵制的历史重要性可见一斑。
而由府兵制所确立的这一军事贵族集团,后世称之为“关陇贵族集团”,隋唐两代帝王以及诸多王侯将相,都来源于此。
然而这一系列的军事改革,也绝不是宇文泰一人所为,他还有一位好帮手,我们需要提及一下,虽然这个人和本文关系并不大。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苏绰,他遇到宇文泰,如同孔明遇到刘备,诸葛亮为刘备提出了《隆中对》,苏绰为宇文泰提出了著名的《六条诏书》,宇文泰主政时期的诸多改革,也都是出自他之手。后来,在苏绰病逝之后,宇文泰为之抚棺痛哭,二人的关系,真可谓惺惺相惜。
苏绰是一位有非凡才华的人物,他也是一位被低估了的家,他的能力绝对不低于“房谋杜断”(唐朝的房玄龄和杜如晦)。然而,苏绰的才华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人知道。人们都知道诸葛亮,以及他的《隆中对》,可是又有几人知道苏绰,以及苏绰的《六条诏书》呢?苏绰的治才华长期以来被淹没,实在令人惋惜。
历史往往如此,很多在历史上真正有闪光点的历史人物,却并不为人所知,而一些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也并非就真的对历史做出过多少业绩。
苏绰就是这样有闪光点的历史人物,他做出了它应有的历史贡献,却不为人所知。苏绰是这样,本文以后还将遇到更多其他这样的被历史淹没的人物,我们需要为他们一一正名。
江陵建功
让我们把话题再转回到杨忠参与的这一场战争。
在宇文泰的带领下,西魏逐渐强大起来,也不甘心蜗居在这小小的关中,逐渐开始觊觎周围的对手。而西魏此前也一直被强敌东魏欺负,双方争战不断,但是强敌东魏始终没有吞并西魏。而且,比起西魏早期的贫穷落后,此时的西魏底气也足了不少,虽然谈不上发家致富,但是小康水平还是有的,抗击东魏的军事能力也越来越强。
而东魏也在550年的时候,突然换了旗帜,做了加强和升级,东魏变成了北齐,而北齐当家人的叫做高洋。但是,这只是把国家的名字变了,实力却并不比之前的东魏弱。因而西魏和北齐之间,还不敢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当时的宇文泰,把目光盯上了南方的江陵。因为南方刚刚经历了一场大,这场乱严重破坏了南方的社会经济,同时也让当时的梁朝走向衰败,这场乱就是侯景之乱。侯景之乱之后,北强南弱的格局也自此奠定,南方的梁朝顿时成为了三国中最弱的那一个,西魏也摆脱了倒数第一的尴尬境遇。
而梁朝的皇帝,就坐在江陵城中,这位皇帝就是梁元帝萧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