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路李渊只走了三个月,你猜刘武周会走上几天?
李渊心中焦急万分,一个弄不好他就是下一个杨侑。经过了紧张而慎重的思考,李渊决定派出第三波部队去山西。从这一次的部队将领人选上,我们可以看出李渊的态度已经不像前两次那么轻松了,他找到人是永安王李孝基、工部尚书独孤怀恩、陕州总管于筠、内史侍郎唐俭。李孝基是李渊的堂弟,独孤怀恩是李渊的表弟,唐俭是李渊的兄弟的儿子,于筠是李渊的那个那个、反正关系都很近就对了,这些都是李渊觉得最可靠的自己人,一股脑都派了出去也可看出他对此事的重视程度已经提高了好几个级别。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些人虽然目的地跟前两波人一样都是去山西,可他们的目标却是不一样的。李仲文和裴寂出去的身份是援军,李孝基他们则应该算是远征军,而且他们的最终目的地也不是太原,而是夏县。
裴寂冬天里的一把火烧出来的吕崇茂折腾的越来越厉害,闹的动静越来越大,听说还跟宋金刚眉目传情搅和在一块了,李渊认为应该先收拾一下新冒出来的家伙,至于太原…只能暂时放一放了。
好吧,坦白地讲,李渊是认怂了。他下达了称“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这就是李渊思考出来的结果,他只想守陕西这片新地盘,陕西老家放弃了。
不要以为李渊做这个决定是轻松的事儿,那真是把牙都咬碎了,头发都挠没了才无可奈何定出来的。
细看一下当时山西的情况,实在是太复杂了。光是刘武周来势汹汹、风头正劲,自己派出几波人都吃了其大亏不说,现在旁边的吕崇茂都让自己疲于应付,据传闻一直跟自己作对的隋将王行本也投靠了刘武周,而且刘武周的背后隐隐约约还有着突厥人的影子。
刘武周根本就不是一个人,他已经成为山西几股综合反唐势力的结合体,实力像滚雪球越滚越大太不好对付了,李渊放弃太原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连老板都这么说了,底下人还好意思说什么呢,只能默默的接受这个憋屈的事实。但有一个人不想这么憋屈,在看完之后,立马给李渊写了一封信。
“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富实,京邑所资。若举而弃之,臣窃愤恨。愿假臣精兵三万,必冀平殄武周,克复汾、晋!”
此言豪迈而奔放、荡气而回肠,可上阵杀敌不能光凭一腔热血的,前面已经有好几个失败的先例了,就凭三万人去打刘武周,收复失地,可能吗?
其实是可以的,因为说这话的人,是李世民。
李世民这个时候站出来,可不是像裴寂那样不自量力的吼上一嗓子刷存在感,他是真正意识到山西的问题不是想不想解决,而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大唐丢掉了太原,不是一个没了老家丢了丢脸面,而是关乎争霸天下成败的大事件。唐朝如今占据关西,下一步争霸的焦点必然是洛阳,而刘武周的势力已经伸到了两城的中间位置,唐朝想对洛阳用兵,就一定要从刘武周的眼皮子底下过。这就非常被动了,刘武周的选择余地很多,既可以从后方狙击唐军,又可以直接进逼长安,就算他什么都不做,唐朝也要时刻警惕他会有什么动静。若是大唐选择就龟在关西,那就更难受了,这意味着争霸天下已经成为别人的事,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所以无论如何,一定要收拾了刘武周!
这其中的关节,李渊何尝考虑不到,只是一直苦于没有合适的人选去解决,现在李世动站出来说他去,可把李渊给感动了。李渊真是一个幸福的父亲,别人挨欺负了都是去找老子,他受欺负却可以去找儿子。李渊一口答应了李世民的请求,并亲自设宴为儿子饯行。
武德二年(619年)十一月,大唐第四批部队也是第二批远征军,由李世民统帅再次向山西开拔。这是唐朝在统一全国的战争中连续向一个地区用兵最多的一次恶战,同时这也是最后一次。
李世民第一个敌人是宋金刚。当时宋金刚已经攻下了浍州(今山西翼城),并以浍州为根据地进逼绛州(今山西新绛),绛州一旦丢失,唐朝在晋州以南黄河以北就再也找不到一个像样的防御据点,所以李世民到达山西之后,首要任务是应该保护绛州,可李世民没有选择直接进入绛州接手防务,而是在绛州以北二十余里的柏壁驻军。
柏壁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关隘,这个地方放在地图上就是用放大镜也得细心找一番才能看得见(本人亲自实践过),李世民这么多地方不选偏偏选在这里扎营,站在当时的角度看,是不太好理解的。不过李世民打仗从来不做无谓的动作,他走的每一步都大有深意,只需粗浅的了解了他背后的深意,都会被他无比精准的计划和超然的智慧所折服,这次也一样。柏壁这个不起眼的地方,将成为唐军随后的战争中致胜的关键所在,至于到底有多关键…不用急,现在咱先卖个关子,慢慢看下去你就知道了。
李世民来到柏壁,立刻就遇到了一个难题,某种意义上讲这个难题比干掉宋金刚还要麻烦,那就是他没有粮食。因为裴寂的焦土政策做出的卓越贡献,晋州以北的粮食储备不是被烧了,就是被抢了,粮食供应非常紧缺,而从长安运过来也是很麻烦的,最便捷的运粮道是水路,可此时已经到了数九寒天,至少数到了‘四九五九冰上走’——李世民带来的军队就是从结了冰的黄河上踏过来的,这样的鬼天气根本没法指望水路运粮,陆上运粮又太慢,大伙都已经挨冻,现在再挨饿仗还怎么打。
这个难题确实很让人头疼,李世民就是再牛也不能凭空把粮食给变出来吧?可事实上李世民真的把粮食给‘变’了出来,用一种简单到让人掉下巴的方式。
李世民命令手下写了N份宣传单发给周边的老百姓们,这个宣传单里除了废话以外最重要的信息就一个: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李世民来了。
看起来跟现在当红歌星去巡回演出印点宣传海报,差不多一个意思。李世民既然敢做这么自恋的事情,是因为他觉得在当地老百姓里,他的人气很高,而实际也确实如他所料,告示一经贴出,周遭百姓闻风而动,都抢着过来一睹李二王子的风采,而且想要参观的人越来越多,多到快把城门都挤爆了。
会造成这种奇异景象,也有一部分是裴寂的功劳,他在这里实行的焦土政策可是千人唾万人骂,大家对这个老头子的印象是坏到了极点,而李世民则不同,去年他来的时候对大家嘘寒问暖,没有半点惊扰,非常亲民,群众们对他有信赖的基础,再加上人又年轻长得还特帅,想不招人喜欢都很难。可李世民怎么说也是有身份的人物,哪是能说见就见的…怎么也得付点门票吧?李世民要的门票,就是粮食。只要交一点粮食,除了可以目睹偶像李世民的风采,还能受到他保护,非常划算,而且没有任何强迫,纯粹是自愿的。有时候自愿捐助比定额交付收到的数量还要大,比如这一次。在无数粉丝的支持下,李世民募集大量的粮食,轻松的解决了粮食危机。
终于在柏壁站住了脚,李世民马上又开始下一步行动,侦查敌人的情报。作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官,李世民很清楚情报对战争的重要作用,他投入了大量的轻骑兵去刺探宋金刚的情报,甚至不惜亲自出马。《资治通鉴》中就记载李世民和一名士兵在侦查过程中,由于过于疲惫睡在野外,还差点被敌人给抓住,万幸是一条蛇在追老鼠吃碰巧把那名士兵给惊醒了,两人才逃离那个包围圈。虽然我对大冬天蛇不去冬眠而去追老鼠这种有反生物学常识的事有所疑问(当然也有很多解释,这里不再纠结),但我相信以李世民的人品和胆识,亲自去侦查情报这种事情,他绝对是做得到的。
现在粮食有了,情报也有了,下一步就该采取具体的军事行动了。李世民经过仔细研究认真考量,认为此时不宜跟宋金刚交手,原因有两个,其一是今年的宋金刚跟去年的宗罗睺一样,接连打胜仗部队的气势正高昂,在敌人求战欲最浓的时候和其接触不是明智的选择,而其二是宋金刚也缺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