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两全其美的法子,也有,不过……”
陶融话说到一半,故意卖关子闭口不言。
纪辞伸长了脖子,焦急地催促,“可是什么啊?快说嘛!”
“开设榷场,通商往来,对两国民生大有裨益。两国已然接洽许久,怎会因为这些小打小闹,便将榷场一事推翻。”
“平息这场风波的最佳手段,莫过于,我娶云幼卿为契王妃,继续这桩政治联姻,那些流言也会逐渐散去,”
陶融用的是“娶”,也就是说,婚事一定,陶融便会和云幼卿回西陶完婚。
陶鉴与陶融不对付,陶融回西陶,莫过于羊入虎口。
“不行!你不能娶云幼卿!”
“来辞国为质,什么都搭进去了。迎回去的不是你,我也不甘心。”
纪辞心虚地避开陶融的目光,“如今的情势,我们还有的选吗?”
“也不必如此悲观,是泥足深陷,婚事作罢;还是柳暗花明,出现转机,明日才见分晓。”
明天,辞陌衍正式入住太子府。
京中有头有脸的人物,都会前去太子府恭贺此事。
纪辞先是一乐,而后又苦巴巴着一张脸,“我在孝期,这次宴会,我可能去不了了。”
还好,辞国守孝只需要一年。
若是按照孔老夫子提倡的丧礼,守孝三年,那真真是怎一个愁字了得。
“事急从权,心意到了就好。其他的,只是形式而已。”
这一日,陶融给纪辞乔装成小厮模样。
黑黑的,瘦瘦的,当真看不出本来面目。
陶融与辞陌衍交情颇深,得知陶融过来,特意出府亲迎,引得往来宾客纷纷侧目。
“今日宾客众多,陶兄先入座,本宫先失陪片刻。改日,定宴请陶兄赔罪。”
陶融微微含笑,“太子殿下无需客气。”
辞陌衍对陶融称兄道弟,不少朝中官员和辞陌衍说不上话,交换眼神后,都上前与陶融套近乎,“契王才学斐然,夺下重阳雅集魁首,料想,来年春闱定然胸有成竹。”
“契王登科后,我等与契王便是同僚,以后还要仰仗契王互相提携。”
“……”
陶融哂笑道:“陶某提出要参加科考时,诸位无不口诛笔伐。”
有些官员脸色挂不住,悻悻离去。
不过,也不缺脸皮厚的,“当初,是下官有眼无珠,契王海量,自然不会同下官一般见识。”
纪辞跟在身后,暗暗翻了个白眼。
用力拉踩的,大力吹捧的,永远都是同一拨人。
“恐怕要让诸位失望了,陶某素来睚眦必报。”
真是刚直!
不愧是陶融。
一个看着比较精明能干的男人,自来熟地搭在陶融肩上,“契王如此年少有为,与辞郡主的婚事取消后,下官便将小女儿许配给契王。”
“老徐,可别和我抢女婿,你家小女儿才十岁出头,契王得等到什么时候。我的二女儿正值婚龄,才是契王的良配。”
“郑老头子,你家二丫头才许配给孙家公子,你还想退婚不成!”
“……”
纪辞脸黑了,还没退婚呢,就有这么多人抛出了橄榄枝。
俩老头争执不休时,陶融轻轻牵起纪辞的手,不动声色地离去。
这里是片四下无人的竹林,秋风阵阵,竹叶沙沙作响,就像是鼓掌欢迎他们的到来。
纪辞微微用力,将手收回,背在身后,指节渐渐陷进肉里,“如今,你这么受人欢迎,没必要吊在我这颗歪脖子树上。”
“我刚入郡主府那年,辞莫莫伙同徐家姑娘,往我口里塞馊饭。至于郑二姑娘,更不是善茬,对我用了三个月针刑。细细想来,也只有你给了我温暖。”
往日的桩桩件件,陶融果然都记得。
正在纪辞沉思之时,陶融忽的伸手将纪辞揽入怀中,“别动,有人来了。”
没见陶融怎么动作,二人便双双没入了茂密的竹林之中。
纪辞和陶融紧紧地贴在一起,几乎是密不可分,纪辞轻轻推了推陶融,“我们躲什么?”
“先别说话,仔细听!”
纪辞闻言,抓着陶融的广袖稳住身形,眯着眼睛,目光透过竹林的间隙望去。
“京中内城那么多空置的宅子,太子殿下不选,偏偏选在郡主府这一条街。郑姐姐,你说,太子殿下是不是还惦记着纪辞?”
郑婕掩唇讽笑,“徐妹妹,快别开玩笑了,我可是一直盯着太子殿下,殿下最近都没正眼瞧过纪辞,反倒是对陶融走得近。”
徐巧心这才反应过来,“这么说,太子殿下是为了方便和陶融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