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得胜归来,辞帝犒赏三军将士,可在军营欢庆三日。
有大功之人,则入宫赴宴。
纪辞、陶融的席位,被安排在最前面,仅次于辞帝、辞陌衍。
说完一系列歌功颂德的套话后,便是正式的论功行赏。
辞帝满意地看向辞陌衍,“此番,太子率领大军,助陶爱卿攻城拔寨,朕心甚慰。”
辞陌衍喜笑颜开地对辞帝敬酒,“父皇,这些都是儿臣分内之事。”
辞帝一口饮尽金玉杯中的佳酿,“既是分内之事,这奖赏,便免了罢。”
等着辞帝奖赏的辞陌衍,尴尬地举着酒杯,“父皇,儿臣……”
他不是这个意思啊。
“太子还有别的想法?”
辞陌衍耷拉着脑袋坐下,“儿臣不敢。”
纪辞看着眼前这一幕,偷偷地瞄了一眼辞帝,“陶融,待会儿,你就别说什么分内之事了哈。”
陶融不免觉得好笑,“不妨事。反正,五座城池已是囊中之物。”
辞帝又不紧不慢地看向云时和,“云爱卿,配合陶爱卿调度三军,着升任为从四品国子监祭酒,教化大辞学子。”
“臣谢主隆恩!”
辞帝看向萧裕时,似乎有些为难,“萧爱卿……”
“皇上,臣愿请命,带领10万萧家军,镇守边疆,抵御西陶进犯!”
萧裕这员猛将,愿镇守边疆,辞帝求之不得,“萧爱卿请命,朕便册封萧爱卿为镇远伯,守我大辞百姓安宁。”
“臣……定不辱使命!”
最后,辞帝才对着陶融敬酒,“此次大捷,陶爱卿当领头功。不知,陶爱卿想要何奖赏?”
为了给辞陌衍搭一个好的班子,只要陶融的要求不过分,他都能满足。
陶融正在给纪辞挑鱼刺,被辞帝点名,不急不徐地放下银筷,“夜梧郡修建的水渠,不日便要竣工,还请皇上赐名。”
“陶爱卿还要回夜梧郡?”
辞帝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
文武大臣也睁大了双眼,根本不理解。
陶融就算要兵部尚书的位置,也是理所应当,为何还要回夜梧郡。
“臣志在夜梧,还请皇上恩准!”
辞帝转头看向纪辞,“辞丫头的意思呢?”
兰温不禁对辞帝竖起大拇指,“夜梧郡虽好,却没有京城繁华方便。况且,京城是公主从小长大的地方,到处都是公主的亲人故交,多少都比人生地不熟的夜梧郡要好。”
她在夜梧郡的故交也不少啊。
再说,她离开之前,还答应过他们一定会回去。
纪辞很是不厚道地推锅,“这个,我们家的事,都是陶融做主,我从来不插手。”
纪辞说这话,文武大臣很想跳出来,问问纪辞说张口说瞎话,良心会不会痛。
辞陌衍想起陶融昨夜的话,缓缓起身,“父皇,陶兄既然去意已决,也不必勉强。如今,大辞、西陶尚未正式宣战,便让陶融去夜梧郡躲躲清闲。”
辞帝不由得又对辞陌衍点点头,“便依太子所言。至于水渠,便赐名为‘辞渠’。”
他的衍儿,果真是长大了。
已经明白,如何笼络人心。
这江山社稷,他也能放心转手了。
推杯换盏的宴席,在一片歌功颂德之声中,拉下帷幕。
群臣散去,辞帝又将纪辞、陶融单独请去了平章殿。
辞帝又在棋盘上落下一子,“陶爱卿,你们将喜事办了之后,再启程回夜梧罢。”
陶融似乎没有听懂辞帝的话,“什么喜事?”
“自然是你和辞丫头的婚事。”
“一个月前,臣已然奉旨与小小完婚。”
辞帝一急,也没有细看,随意便落下一子,“朕不是说过,等你们回京后,给你们证婚?”
陶融抓紧时机,落下一颗白子,“此局,皇上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