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嬷嬷道:“可不是?据说这位乌娘子的祖辈在前朝的时候,也是位封疆大吏,不过,那年月烽火连天的,家族也就没落了。如今嫁给了姨娘的远房表哥,也住在京城,在城南开了一个做灯笼的作坊,生意还不错。他们也是最近才打听到,居然和姨娘的母家有亲,这不是就想连宗吗?”
谢亦彤接过丫鬟再次上的茶,喝了一口,轻蔑道:“连宗?哼,我看是打秋风是真。”
李嬷嬷叹了口气,道:“姨娘在秦家是庶女出身,身后没有什么大的背景,母家的亲戚也不是很多,这位表哥虽然不过是个平头百姓,可据说接手了两家相府的灯笼买卖,在城南也算是个人物。”
谢亦彤轻微嗯了一声,也并没有觉得两家相府有什么了不起。宰相高贵,也不过是个臣子,哪里有他们这些世代袭爵的勋贵人家有体面?
李嬷嬷告辞出来,进入主院,看那位乌娘子还在,便轻声走到秦姨娘身后站定。
乌娘子道:“表妹也知道,京城这样的地方,贵人太多了。虽然南城不像是皇城里一半皇亲,一半高爵,可到底也不少身份贵重的。”
秦姨娘笑着道:“表嫂哪里话?听说表哥的生意都已经做到了两位宰相府里。百姓们都说,‘万家的灯笼,苏家的纸’。这可不是将名头打出来了吗?”
乌娘子不好意思地笑笑,道:“也不过是个虚名。今日我过来,也带了一些灯笼。你表哥说了,给自家的,必须挑好的。”
秦姨娘有些纳闷,这灯笼罢了,还有好的不好的?
乌娘子对身边的一个婆子道:“去一样取一个,给表妹瞧瞧。”
那婆子去了,一盏茶的功夫,就带着几个婆子进来,每人手中都提着一两个灯笼。
乌娘子叫一人走上前,指着她手中的灯笼道:“这是用羊角做的骨,用的绢纸几乎透明,是苏家的琉璃纸,专用来做灯笼和窗户的。灯顶还有个小碟子,是放香艾草汁的。这种灯笼放在廊下最好,夏天装上香艾草,能驱蚊。”又指着另外一个灯笼,道:“这个是用银丝和香樟木做的骨,这个透明的罩子叫做水琉璃,是最透亮的琉璃了。这种灯最好是挂在屋子里的正堂,又亮堂,又驱蚊虫,还能防火。”
乌娘子一个个介绍过去,秦姨娘的眸子越来越亮,原来真正的富贵人家都是用这样的灯笼吗?谢家在开国之前不过是名不见经传的武将,后来随着先皇开国打天下,大老粗一跃封爵,成了人上人,可到底没有世家的底蕴,根本不知道怎么享受才是最奢华的,只知道一味用金银。至于秦家,那就更别说了,小得不能再小的门户出身,据说,三十多年前,也只是乡下的一个土地主,是因为昌宜伯随父出征,路过那个村子,才有了联姻的事情,否则,秦家如今应该最多不过是个大一些的地主罢了。
乌娘子说话并不快,也一直看着秦姨娘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轻轻挑眉,推出了最后一款灯笼。“这种灯笼最难做了,是整块烧制的双层水琉璃,好处不只是透光好,外头那层薄如蝉翼的外罩还能做走马灯。表妹想要什么花样?我回去叫他们画上。”